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爱情作为人类体验深重久远的感情之一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其隐喻表达在人类口头与书面语言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英汉爱情隐喻跨域映射可分为“爱情域与具体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和“爱情域与抽象域之间的跨域映射”两大类。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分析“AT”作为隐喻意项在各目的域中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探讨“AT”的方位意项在英语作品中的隐喻表达功能。使用的语料来自艾米莉·勃朗特小说《呼啸山庄》构成的小型自制语料库。基于这部英文小说的空间隐喻分析,有益于读者从独特的视野来解读英语文化,并以认知观点来解析和理解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即两个认知领域的结构映射。认知是形成隐喻这种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科技英语中广泛存在的隐喻表达的生成也正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空间映射、再经过概念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识抽象的事物。认知隐喻是通过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完成的,即从抽象的源域到具体的目标域。“人是动物”的认知映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空位映射、特征映射和关系映射。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它是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以达到认知的目的。从认知视角分析文学名著《围城》及其英译本,可以鉴赏其新奇、犀利的隐喻和准确、传神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诗经·国风》中包含了大量的"水"概念隐喻,文章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情感是水"及"困难是水"的跨域映射,对水喻爱情、思念、哀愁、怨恨及障碍、禁忌、离间等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映射是把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联系起来,以具体的或熟悉的概念理解抽象的、陌生的概念所形成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是通过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映射机制的特征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隐喻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通常把拟人视作最典型的本体(实体)隐喻,称为拟人隐喻,从而认为隐喻和拟人都是基于体验性和相似性的源域向靶域的映射。在认同隐喻和拟人都是不同概念间跨域联结的心智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隐喻是喻体(源域)向本体(靶域)的静态映射,本体、喻体在字面上兼具;而拟人是将本体融合在拟体中,非人本体被活化在拟体人中,并不显现,源域中拟人之体代其行事,从而得出结论:拟人是基于“转喻人”的隐喻。  相似文献   

9.
对隐喻的相似性理解,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比较语言。语用学派认为隐喻理解是言语行为,要经过语用推理,才能得以理解。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与人们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相一致,不需要复杂的语用推理。基于以上各派的研究,认知语言学派提出隐喻语言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类语言的概念体系之一。认知语言学派的观点符合我们认识世界的现实,认为隐喻的认知方式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隐喻的相似性并不是必然的、预设的和推导出的,而是由人们的心理认知创造的。这一解释合乎人们日常理解隐喻的认知心理过程。认知理解过程依赖的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图式和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它是通过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使人类达到认知世界的目的.《围城》中情感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证明:基于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感概念隐喻系统有着重叠的部分,英汉隐喻完全移植的实现是翻译过程中求“同”忽略“异”的过程,然而对于那些无法忽略的“异”,英汉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优先概念化”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十四行诗"入手,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出发来探析,莎士比亚早期的创作情调明显表现出忧郁、感伤、激愤以至虚无……选择"十四行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从创作时间上看,"十四行诗"(共154首)属于作者早期作品;第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与其戏剧的大众性不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自我写照意义.莎士比亚早期戏剧作品中之所以呈现出轻快、浪漫的风格,是因为他需要得到世俗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12.
运用著名隐喻研究者来考夫的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和归类,发现诗中的隐喻多与爱、生命和时间主题有关.同爱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战争、财富、胃口、负担、旅行、奴隶等源域;同生命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四季、旅程、盛宴等源域;同时间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镰刀、邪恶之徒、窃贼等.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构成隐喻的源域与靶域间存在着相似性与创造性。所谓相似性,是指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所谓创造性,是指人们不断地扩展它们之间相似性的意义,创造出两域间更多的映合。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检验,而其创造性则在文学作品、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颜色域隐喻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颜色域是人类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颜色域隐喻义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于隐喻化过程中。本文通过对颜色域隐喻的意义及产生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 ,认为颜色域隐喻的相似点是人们在隐喻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指出认知能力在隐喻使用者创造隐喻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隐喻无处不在,既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又深植于人类的概念系统中。隐喻作为一种概念认知模式,具有系统性,具有隐喻映现。就经济话题来看,其概念隐喻是从语言中显现的,分析概念隐喻可以揭示隐喻语言的普通性和概念隐喻的存在,进而,认识概念隐喻映现又有助于人们理解经济话语,可见其重要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比喻是《诗经》中运用最多、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或曰表现手法。《诗经》为什么会运用如此众多的比喻?比喻的本体为什么大多是动物、植物、天气物候和自然物象?主要是因为《诗经》中的比喻有着深远的文化根基。具体说来,《诗经》中的比喻与神话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文化是我们研究《诗经》比喻的一把钥匙,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意识是我们解读《诗经》比喻的一条路径,宗教是我们认识《诗经》比喻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7.
在《汉书·艺文志》知识系统中“黄帝书”展现出来的“六略”之间的密切关系问题,对《汉艺·艺文志》中与“黄帝书”有关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黄帝书”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黄帝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共有34种 656篇(卷)和6卷图,广泛分布于“诸子略”“兵书略”和“方技略”之中,是依托黄帝传说而发挥思想、传播知识技能的一种书籍载体,是许多学派或技术门类所依托的著述形式,它们借重黄帝事迹或传说来阐述某种观点,传承某些技艺,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偏重于实用技术的专业知识;中国古人将宗法世系一脉相承的观念引入技术文明的传统,为各种实用的技术寻根,追溯某位先王为思想或技艺的发源,“黄帝书”采取黄帝立言的形式,反映了血缘宗法制对中华文明发展与古代社会特殊发展路径的密切关系,《诸子略·道家》著录“黄帝书”5种100篇,其治国用兵、修身养性、哲理玄思的内涵与“黄帝书”为代表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中的身体技术、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道法玄之又玄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也为理解古代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提供了范例,中国传统技术知识注重通过言传身教和体悟来进行传承,比较缺乏命题性知识理论的建构,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相比有较大不同,需要我们多方位系统化地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主题是诗歌的主要观点或思想,它有别于诗歌描述的对象。"真、善、美"不足以概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全部主题。纵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其他作家作品以及莎士比亚剧作可以看出,时光无情、爱情幻灭、人生无常、诗之永恒,是莎氏十四行诗的四个"另类"主题。  相似文献   

19.
闵宗殿先生发表于《中国农史》(2002)的文章《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木冰”标点的商榷》一文认为,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多次记载的“雨木冰”自然现象,校点者的句读“雨,木冰”是不合理的,不该多此一点,也就是不该在“雨木冰”中间加上逗号,认为“雨”是动词,并用翔实的事例证明,“雨”作动词用时,是与后面的名词联而不分的。但考之于典籍,“雨木冰”之间应该加上逗号,只有下雨才能形成“木冰”;同时闵先生把“木冰”看成是“雾凇”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气象现象。  相似文献   

20.
英汉新闻中的概念隐喻所体现的认知策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新闻报道中都有大量的隐喻性语言,既有失去新鲜性的死喻,也有新隐喻,这些隐喻体现了人脑的深层认知机制。通过对比英汉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包括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揭示了英语和汉语在认知策略上的异同:在以人类自身为认知的出发点的空间隐喻和以人体为始源域的隐喻以及某些实体隐喻中,英汉两种语言呈现相似的认知策略,而一些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隐喻则呈现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