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语为非普通话的人学说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会表现出母语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母语为靖西壮语的人学说普通话,形成"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僵化的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有相对稳定的语音系统。其对词汇的选择和处理大致为:1.完全选择普通话词语;2.选择使用普通话词语或接近于普通话的词语,但使用不准确;3.套用靖西壮语词汇;4.改造靖西壮语词汇并使用;5.使用周边汉语方言词汇。对语法的选择和处理为:1.放弃靖西壮语语法;2.套用靖西壮语语法;3.融合语法;4.回避普通话语法。  相似文献   

2.
靖西壮语属于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母语为靖西壮语的人在学习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会形成"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其语序、句式和句类的运用既有普通话特点又有靖西壮语特点.  相似文献   

3.
母语为靖西壮语的人在学习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会形成“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其语序、句式和句类的运用既有普通话特点又有靖西壮语特点。  相似文献   

4.
靖西壮语中不具有处所意义的普通名词和人称代词都具有了处所意义,都能充当"趋向动词、源点介词、静态处义介词"的论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民族对空间认知的概念化程度不同.空间的概念化手段使得靖西壮语特殊的方位意义整合形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 ,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通过考察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汉语新借词读音 ,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靖西壮语的单字调进行实验语音分析,提出靖西壮语的第3声调值应为44;第4声和第6声可能趋于合并;第5声是一个两折调,前段略凹后段为凸起的拱弧。进一步的辨认实验证明靖西壮语的第4声和第6声已经合并。另外还考察了时长、音高等对靖西壮语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壮族是一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民族,其语言———壮语在现代社会中,现状怎样,命运如何,令人十分关注与担心,于是关于壮语濒危的研究开始出现.以巴马言语社区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壮语、普通话、桂柳话的使用情况以及语言能力、语言态度情况.通过对这些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巴马壮语面临濒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壮族是一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民族,其语言——壮语在现代社会中,现状怎样,命运如何,令人十分关注与担心,于是关于壮语濒危的研究开始出现.以巴马言语社区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壮语、普通话、桂柳话的使用情况以及语言能力、语言态度情况.通过对这些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巴马壮语面临濒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将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作对比,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靖西壮语的"一"共有4个,分别是固有词ne:u,中古借词?at44,官话借词?at44和粤语借词jat44。  相似文献   

11.
壮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语言。壮语■jou5和泰语ju■5虽是同源,都能用做动词或介词,与汉语"在"意义相当,但是二者的语法化趋势却截然不同,即泰语ju■5具有"进行体"、"持续体"的语法化特征,壮语■jou5则没有。而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又能从中古汉语"在"的助词用法中得以反映。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应是包括壮语■jou5在内的早期侗台语的语法特征之一。只因壮语■jou5深受汉语影响,被迫与汉语"在"的语法趋同,远离汉语影响的泰语ju■5则仍保留着古侗台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汉壮语状态形容词都有后缀式、重叠式和偏正式等形式,两者的语用功能表现为加深程度、表达喜厌情感和调整节奏等.但两者之间并非都是对应关系,在互译中,汉译壮时,汉语的后缀词、重叠词和偏正词都可以译成壮语的后缀词;而壮译汉时,只有一部分后缀词可以译成汉语的后缀词,大部分则视语用意义译成汉语的重叠词或偏正词.  相似文献   

13.
西林地名主要来源于壮语北部方言,也有汉语、苗语、瑶语及壮语南部方言来源,多为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也有聚落、方位和动植物特征、特别场合方面的名称,西林地名演变具有数量增多、汉语地名增多等特点,地名还折射了西林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靖西壮语中的复合式合成词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内部分类。对部分复合词的来历及演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语言接触和语言可加工性理论,运用实证法和问卷法,通过考察三语环境中壮、汉语在语言层面对英语的口语迁移表现,并据此验证迁移的表现是否为三语语言接触和学习者语言加工能力发展的结果。研究发现,壮语、汉语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负迁移,而同时壮语和汉语间形成正负迁移形式;多语际的迁移受语言接触中社会文化、思维方式和学习者的语言加工能力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调查汉语普通话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性别比较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称谓言语行为的使用和态度上同大于异,差异性在于男性多采用次标准称谓形式,注重其身份地位功能,而女性多采用标准称谓形式,注重其礼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壮语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它和汉语都是来自原始汉藏语。它们是亲属语言。壮语和汉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壮语的声调可以根据汉语古借字的音韵系统分为平上去入,又各分阴阳,跟汉语中古音(以广韵为代表)的声调系统相合。壮语韵母阳声韵与入声韵相配,也跟汉语中古音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粤语、客家话、闽南话相一致。壮语和汉语有许多同源词。壮、汉语都是以单音节词根作为构词的基础。壮,汉语都是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不是以词形变化为语法手段。壮汉语也有少数的变词形式,重迭法都是这两种语言的主要变词形式。  相似文献   

18.
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都十分广泛,它们直接体现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映说话人的观点、态度和话语意图。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汉英两种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与"we"的模糊性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动词词头ta3一般只使用于壮语某些土语,在各个土语中有不同的语法特征。壮语ta3与汉语“打”在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均有对应关系,可能于唐宋时期由古平话借入。  相似文献   

20.
"要不要"强调构式是近来汉语使用中所产生的新兴结构,具有强调、表达说话者主观态度的功能,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运用全新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理论对其形成过程及机制进行讨论,认为该构式的生成是大脑通过汉语已有构式类推的结果,并通过一系列构式演变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