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尽管"健康中国"建设已经具有良好基础,但依然面临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居民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有待提升,社会贫富差距和二元结构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风险加大等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从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构建健康社会、加强健康支撑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健康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健康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市场化过度,基本医疗保障差异化,政府对健康服务机构监管不力,公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够强等。随着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多元主体参与健康治理,建立健全健康治理的各项工作机制,构建一体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健康治理的法律法规及全民健康保险体系,借助互联网、移动社交平台、大数据等新媒体新技术做好健康促进工作,保障健康中国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贫困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与贫困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农村人口健康贫困主要是由于农民公平参与和利用健康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削弱或丧失、既有制度缺位、健康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农民支付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构建政府主导的基本健康服务公共支持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健康教育是摆脱我国农村人口健康贫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我国大健康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国家政策扶持、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环境支持等各项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还处于由单一救治模式向“防治养”模式转变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结构发展不均衡、资金制约短板明显、产业与科技融合深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及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重点加强部门协同、金融支持、科技转化、鼓励创新与强化监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健康责任与健康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健康已经成为一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随着疾病模式的变化,人们对健康责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健康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健康不是个体的健康问题,但它与个体的思想、行为以及个体的健康不无关系。公共健康伦理是指个人、团体、国家对公共健康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或者说是个人、团体、国家在对待公共健康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威胁公共健康安全的因素是多层面的,从个体责任主体的角度看,有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健康旅游顺应了人类追求健康的潮流,拓展了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学术界对健康旅游研究对象的边界并不是很清晰,因此有必要构建健康旅游研究对象体系,界定健康旅游者,从年龄、消费层次、旅游目的三个层面划分健康旅游者类型,分析健康旅游吸引物,划分健康旅游产品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生活医学化是指对生活中原来不是医学问题的某些方面,加以医学的定义,纳入到医学范围之内,对这些问题进行医学的解释,并且提出医学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医学作为一门职业和知识体系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农民生活的医学化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农业现代化同步的过程.农民生活医学化的根本机理就是健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开始逐步占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变化,衡量生活的标准也逐步由温饱变为健康.农民生活医学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环境的医学化、政策环境的医学化两个方面.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生活医学化的现状与医疗保障制度和健康传递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健康优先”的需要日益增强,顶层设计也及时做出了回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优先”的重要论述,结合社会现实指向和未来发展愿景,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施行“健康优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健康优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着实践逻辑上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既与我国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一脉相承,又厚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并且作为顶层设计其本身也经历了由建立到完善的历程。确保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优先”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秉持“大卫生、大健康”“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将“健康优先”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加快形成健康绩效评价评估制度,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治理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健康家庭建设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塑造影响很大。阐述了健康家庭的含义和特质,论述了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关系,提出人格塑造事关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前途,同时又提出家庭健康状态对未成年人健康人格有着重要影响,应通过建设健康美满的婚姻、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创建学习型家庭,促进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昂 《家庭科技》2010,(3):32-33
“健康是吃出来的”。可要怎样吃、吃什么才健康却复杂得让人头痛。近日,美国多位营养专家联合提出15个原则,让你吃得轻松、正确又健康。  相似文献   

13.
14.
医养结合作为健康中国战略下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的重点内容和重要途径,同时也体现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四大核心理念——"大健康""全周期""全人群"和"大环境"。目前,我国在医养结合服务的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养中设医""医中设养""医养合作"和"依托社区发展医养结合"的四种发展模式,为机构、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了专业的健康养老服务。但由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尚处在探索阶段,仍面临政策理念、体制机制、专业人才和信息共享等方面问题的制约。为此,笔者提出了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健康路径,即优化政策设计理念,构建按需有序的服务供给体系;创新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充分挖掘专业人才资源,建立长效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健康养老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健康优先”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首要原则,有着明晰的逻辑理路。从范式遵循来看,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赋予了健康宽广深刻的内涵,也折射出系统论的哲学思想,更决定着多主体的协同治理范式。从本体逻辑来看,健康的属性与转归凸显着健康的价值,健康既可正向转化为幸福、劳动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可负向转化为疾患、疾病成本和经济社会损失,这本质上在于健康乃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消费属性与投资属性、目的属性与工具属性的集合体。从议题缘起来看,透视国内外疾病谱的状况及其变化的特征化事实,健康的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且社会性因素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亦不例外。从治理上来看,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多个主体,包括国家顶层设计,不同领域、行业、省份、城市等中观集成,个人、家庭及社区、村庄、单位等健康细胞,相应“健康优先”的具体内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又同中有异、各有特点,在健康目标的追求中呈现出与自身特征相契合的治理意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根据大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各种非健康性表现,用求实的态度、辩证的方法、发展的视角,就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现能动性进行了探述。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健康传播学科设置及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传播学在中国还是较新的概念,但是它在美国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发挥了巨大的学术潜力和社会效应。2002年爆发的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和人民对卫生与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健康传播的发展壮大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美国大学健康传播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状况,可以给中国健康传播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探讨贸易开放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利用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为健康”的概率,并显著地降低了流动人口“最近一年患病或身体不适”的概率。其潜在的影响机制在于:贸易开放度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当地污染物排放和当地污染治理能力三个路径影响其健康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开放度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会由于流动人口就业身份、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家庭成员同住人数和健康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精准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逐步取消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壁垒,以进一步发挥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