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久以来,不论是读者接受还是学者研究,人们作为文本接受者关注的焦点总是小说中的主角,而往往忽略了次要人物的形象与特质。在犯罪小说中这种现象尤为显著,主人公紧张的作案过程及心理活动,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接受者的心绪,以至于几乎完全遮盖了"次恶"形象的气质与光芒。作为中俄犯罪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太阳黑子》和《罪与罚》在成功塑造了犯罪主人公典型形象的同时,也将"次恶"形象的独特气质与生存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作为城市的参与者和旁观者对社会、城市清醒的认知,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残酷阴暗面,回望自己犯下的过往罪恶时所表现出的挣扎与彷徨、忏悔与赎罪,同样意义非凡,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探究后现代小说《V.》的叙事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语言游戏、拼贴、碎片化等成为了其主要叙事特点。要破解这失去了确定性的后现代之谜,就得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去探究隐藏在其深层的叙事轨迹。通过对托马斯.品钦的小说《V.》的分析,本文旨在说明这篇小说的叙事轨迹就像英文字母V一样。围绕着“熵”这一叙事主题,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活动轨迹各构成了字母V的一条边。两个人物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抗着现实和历史中的熵化,不过,殊途同归,由于目标一致,他们终将交汇到一点上,构成字母V的顶点。小说以两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为轨迹,勾勒出一幅在一个混乱无序、走向物化的社会中、人类在绝望中挣扎的画卷。  相似文献   

3.
在路遥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情结投射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使他在所构建的揭示人的自卑及其超越的艺术世界中,始终灌注着一种来自作家心灵和情感深处的盎然情绪和浑然一体的气韵,揭示了人物灵魂深处种种复杂的矛盾、困惑、搏斗和挣扎。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6,(4):122-123
<正>提到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汤亭亭及其代表作《女勇士》总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汤亭亭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是从父辈那里接触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许多作品中,她把中国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作为描述对象,通过塑造不同时期、类型各异的华人女性形象,展现了二代华裔美国人的困惑、挣扎与经历,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美国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女勇士》在1976年获得"国家图书批评界奖"非小说类最佳图书  相似文献   

5.
对于《玻璃动物园》中温菲尔德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过去的日子总是难以忘怀的。他们都陷在对“过去”无止尽的怀念中,同时又不得不和残酷的现实生活做着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每一个人都怀有一种英雄式的信念为自己寻找出路和未来.本文意在对这部戏剧里的英雄主义精神加以分析,试从英雄主义的角度来阐释这部戏剧所表现出的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求存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刻画人物时,总是能抓住人物的灵魂,使他们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即使性格相近也决不重复。同作为贾府备受瞩目的大丫鬟袭人和平儿,她们同样是美丽、温顺的女子,身上都带有一层奴隶以至奴才的色彩,但她们在社会地位、智谋、品行、情感等方面却又是不尽相同的。从人物的灵魂深处看,袭人的灵魂是丑陋的,而平儿的灵魂是善良美好的。  相似文献   

7.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最为令人瞩目的文学形象,又是一个在读者中承担恶名的人物。人们对王熙凤总是极尽道德审判之能事,但作者在小说中却极写她那精明强干的才能,从而为一个黑暗的末世塑造了一只金色的凤凰。  相似文献   

8.
大凡各类"中国现代文学史",都要把沙汀、艾芜列在同一专章中加以论述。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人在同年同月出生于同一个四川省,又是同学并在上海同受鲁迅先生的培养的缘故吧。其实,只要我们拜读了他们的作品,便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小说无论是题材、人物,还是结构、语言等诸方面都有着迥乎不同的风格。本文仅就《在其香居茶馆里》和《山峡中》两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试比较他们两人创作风格的不同。1沙汀的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基调为主,而艾芜的小说则以浪漫主义的风情见长。而这两个不同特点的形成与他们各自的经历和出身以及气质的差异是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权力下的生存--解读《青草在歌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草在歌唱>以深深的笔调描写了社会群体中权力网的作用,以及在这个网中个体的挣扎与生存.小说中的人物,或因追逐权力而疯狂,或用消极对抗以虚无自我从而粉碎权力可操纵的对象,但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因为社会群体中的权力网是人的异己力量,这注定了作为个体的人必然是其牺牲品.小说借用荒原的意象告诫人类,克制对权力的贪欲,领悟"丧钟为每个人而鸣"的生命存在,珍惜生命,走向怜惜、同情与关爱,乃是人类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人性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合乎人性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不一定必须是人类历史上真实人物的表达,然而他们却有着和常人相同的特点和动机。某一人的全部特点从来也不可能都包括在小说里,但由于忠实地描写了某些特点,性格刻划依然可能合乎人性的。在任何情况下,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性,都是以文学作品以外存在的人性为根据的。是生活给了我们试金石,使我们能用以衡量文学中性格刻划的真实程度,而不是反过来。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人物可供文学写照。说一个人物刻划得合乎人性这样的提法是讲得通的;说一个人刻划得不合人性也是有意义的。人物刻划不能“不管怎样”那是真实的。假如某个特定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做A、B和C这句话能成立,那么在同样条件下他不会做D、E和F这话当然一样能成立;如果小说家描写他倣了D、E和F,那么他的描写就不合乎常人的行为了。在小说或者戏剧之类的复杂作品中,性格刻划并没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也许情节更加重要,或者风格比这两样都重要.可是无论如何,性格刻划是评价文学作品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也可以描写错误的或不尽属实的世界观,但评论家并不因此而指摘这些作品。作家唯一不敢大加改动的东西是人性。如果他的性格刻划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人性,我们就会立刻抓住这一点错误来指摘他。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们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精神的失败者。知识分子形象及其精神特征反映了鲁迅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反映了鲁迅对人的生命与价值的理解达到了本体的高度,并深化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12.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一组性格、年龄、职业、肤色各异但却都饱受孤独之苦的人物,指出他们深层次的孤独和哀伤的表现、核心、由来等,小说主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体美国人的精神隔绝和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4.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名作。文章通过对小说中的几位登场人物命运的分析,指出在他们的命运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呈现出颓败和丧失的趋势。作品中的主要登场人物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了莫名的不安和恐怖,而他们的这一命运特征恰恰是和贯穿这部小说的福克纳的时间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按照福克纳的理解,时间并不是按照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线性方向流动着的,时间的流动在“现在”这一点上遭遇到了断裂,处于“悬置”状态,未来的走向被截断。就这样,登场人物未来命运的模糊性与时间的未来欠缺性在这里被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中的“我”,一方面是功能人物,一方面是内涵人物。当“我”以功能人物出现时,承担了小说的叙事功能,读者在“我”的引领下进入了主人公的生命空间;同时,把小说中的人事情景纳入到“我”的情绪中,支配读者的情感反应。当“我”以内涵人物出现时,“我”和主人公参差对照,重叠互映,各得生命;另外,作为内涵人物的“我”,成为一个不可靠的叙事者,在讲述中洞开裂缝,开拓了更深远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6.
尽其态,穷其神——《红楼梦》人物情态透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楼梦》中的尤二姐、赵嬷嬷、秋桐、金钏儿,都是小说中的非主要人物。但他们在各自的故事中又是无人可以取代的"主要"人物。她们的出现为小说人物个性化和故事的多彩性增添了魅力。他们虽然地位卑微,但在艺术上却有他们自己的奇光异彩。创作过程中极可能将平郡王府的家史和福彭的事迹作为"素材"融进了小说的故事之中。因此,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研究和文本解读都应该重视福彭及其家世的全面靠岸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所谓"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这一结论颇影响学人对<儒林外史>内在理路的剖析.本文认为该小说虽有看似无干的几类人物,但他们共同形成的则是明清这一特定文化氛围中儒者在宏大背景上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这一严谨思路,表现的也是王学沉沦之后一代儒者艰难的思维之旅这一共同主题,也因此展示着吴敬梓对儒学重建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德莱赛的《欲望三部曲》描绘了20世纪初美国消费主义兴起之时的社会状况。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在美国消费社会初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领先人物;女性消费表现出三大特征:炫耀消费、替代消费和身体消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不仅消费着商品也消费着“自身”,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道特殊景观。但她们作为消费主体处于两难处境之中,小说中的女性消费现象也反映了作家德莱赛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对福楼拜大加赞誉,认为《包法利夫人》堪称艺术品。而纳博科夫在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对多声部配合法以及预示法的运用都堪称是对福楼拜的模仿。在人物塑造方面,《黑暗中的笑声》中的主人公欧比纳斯与《包法利夫人》中的查理和艾玛也均有某些渊源关系,在欧比纳斯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查理与艾玛的影子;而两部小说中共同的浪漫主题的表达也不得不说是有意而为之。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风流人物,作为本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在映照他们不平凡人生历程的丰富而高尚的人格里,存在着最能体现出伟大精神的契合点,历经风雨而不消蚀,永远闪耀着绚烂多姿的光辉。 一、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构筑愈挫弥坚的精神支柱。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虽然所处的时代有所不同,但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