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学刊》2014,5(5):2
西南民族大学综合文献馆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十五种左右的文字,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古籍文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研究中心综合文献馆建立于2008年,以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长期目标,展示少数民族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收藏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傣族贝叶经等珍稀民族文献。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数字化馆 本馆是以民族文献研究中心丰富的馆藏文献为基础,利用TBRC(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等国外机构的先进技术,建设包括电子文档、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形式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据库和网络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
藏文古籍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看 ,藏文古籍文献 ,包括吐蕃早期文献、吐蕃以后的佛教典籍和藏文历史档案。藏文古籍文献作为藏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责任系统地介绍藏文古籍文献的概况及整理、出版和研究动态 ,是藏文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水西地方民族古籍文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尤以彝族钞本文献为代表,通过对彝族钞本文献的收藏、分类、特征及其分布进行分析,深化对地方民族古籍文献的认知,为进一步发掘、整理、开发地方民族古籍文献起到一定的指导和辨识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籍文献是记载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历史文物.博物馆是馆藏和保护古籍文献的重要场所,随着时间的流逝,古籍文献在灰尘、空气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开始酸化、霉化,并失去纸张的机械强度.保护古籍文献并将古籍文献电子化是当前苏州博物馆抢救古籍文献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的让古籍文献代代传承,苏州博...  相似文献   

5.
德萨 《西藏研究》2002,(4):106-109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和服务的基础。在当今图书馆普遍强调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 ,重视优质服务的同时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质与量 ,对增强图书馆的自身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保证我区各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和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类知识信息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地区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发挥整体效益 ,提高读者的文献信息保障率 ,是我区图书馆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 ,我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文献资源建设 ;其二是文献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刊》2014,5(4):2-F0002
藏学文献研究中心于2003年9月正式开馆运行,2010年6月藏学文献研究中心更名为藏学文献馆。藏学文献馆以抢救和整理藏文占籍文献为己任,并致力于培养文献研究专业人才,逐步建成"集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科研教学、网络信息为一体"的现代藏文文献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刊》2014,(5):F0002-F0002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十五种左右的文字,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古籍文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研究中心综合文献馆建立于2008年,以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长期目标。展示少数民族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收藏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傣族贝叶经等珍稀民族文献。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刊》2014,5(3):2-F0002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文献馆(原名彝学文献中心)创建于2005年5月,该馆以“救书、救人、救学科”为宗旨,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调查、征集、收藏和展示彝文文献,开展彝文文献的抢救、保护、整理、编目、翻译、研究工作。彝学文献馆目前收藏有6000余册彝文文献,包括彝文古籍原件、古籍插图与民间绘画、电子数据库、复印件、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开发与保护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重要职责。论文从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开发范围、开发和保护对象、开发方法等方面论述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继全  赵秀云 《民族学刊》2017,8(5):35-40, 105-108
纳西东巴文献往往被标以唯一性和独特性的标签.东巴文献是其创造主体祭司们在各个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积淀,但从历史层次的角度来看,根本上是长期文化互动过程中和其它民族共创的结果.其内部圈层可分解为民间口诵文献的象形文转写、早期本教经文的东巴文翻译、本教藏语音读东巴文献、藏传佛教藏语音读东巴文献、其他民族文献译本等.以往我们在表述某一民族文化事项时,往往带有主观的惯性思维,即是单一群体独创或借鉴其他群体文化后再创造的结果.东巴文献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哪怕是一些具有唯一性的民族文化也可能是多民族共创的结果.通过对东巴文献内部圈层分析,找到文化共创的主体和客体,是客观认识文化源流和发展脉络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1.

Chaitwat Satha‐Anand

Islam and Violence: A Case Study of Violent Events in the Four Southern Province, Thailand, 1976–1981.

Monographs in Religion and Public Policy. No. 2.,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Tampa, Florida, 1986, pp.54 (bibliography).

Malise Ruthven

Islam in the Worl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rice $10.95

Mumtaz Ahmad (Ed.)

State Politics and Islam

Indianapolis: American Trust Publications, 1986.160 pp. n.p.

Akbar S. Ahmed

Discovering Islam: Making Sense of Muslim History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8, pp.253.

David Gilmartin

Empire and Islam — Punjab and the Making of Pakistan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p. xii+258.

Kail C. Ellis, ed.

The Vatican, Islam, and the Middle East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344.  相似文献   

12.
Advisors of Editorial Board James L.Watson:Emeritu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Harvard University,USA Leonard W.J.vander Kuijp:Professor of 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USA Stevan Harrell: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USA Stephan Feuchtwang:Emeritus Profc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UK Michael Rowlands: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K Nicholas Tapp:Researche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相似文献   

13.
Advisors of Editorial Board: James L.Watson:Emeritu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Harvard University,USA Leonard W.J.vander Kuijp:Professor of 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USA Stevan Harrell: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USA Stephan Feuchtwang:Emeritu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UK Michael Rowlands: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  相似文献   

14.
Advisors of Editorial Board James L.Watson:Emeritu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Harvard University,USA Leonard W.J.vander Kuijp:Professor of 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USA Stevan Harrell: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USA Stephan Feuchtwang:Emeritu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UK Michael Rowlands: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K Nicholas Tapp:Researcher of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onald Sutton: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History,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USA  相似文献   

15.
澳门办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把本澳的人才留在澳门学习和工作。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向应针对目前本澳高等教育的弊端而发,应以学术为主导,正确理解国际化和本地化的问题。本澳建立一个以澳门大学为重点大学的多元高等教育体制,符合澳门的长远战略目标,更是澳门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提升澳大的教研水平和社会地位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澳大的改革应该分两步走,从十五个方面迈开步伐,使澳大具有国际学术水平,是真正的“大”学,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澳门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典范和中心。  相似文献   

16.
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六十个多个年头,在一代代民大人的不断努力和推动下,民族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已形成了民族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相互结合、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说,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当前民族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陈玉屏教授认为,主要是研究方向分散和理论研究稍显不足。今后应该在如何凝炼研究方向,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以及加强理论研究方面再作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赵燕  邢俊利 《西藏研究》2012,(2):112-120
“组织承诺”作为一种心理定式,与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不仅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且影响教学质量,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建立不同职称、性别、年龄、教师满意的组织承诺,将有利于提高西藏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沙儒诚率首届中国留学生前往埃及并担任指导教师,他在埃及所做的贡献主要有五方面:一、沟通云南回族与爱资哈尔大学及埃及官方的联系;二、成立爱资哈尔大学中国学生部;三、指导学生学习;四、投入抗日宣传工作;五、攻读教育硕士及演讲。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掀起了西南民族研究热,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中山大学是西南民族研究与调查的先驱之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该校生物系师生实地调查了两广瑶族.随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调查云南民族,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有组织有影响的西南民族调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山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师生广泛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成就斐然,中大因而成为西南民族调查的重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青海民族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并对其成因做了一些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