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按照比较利益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组织生产,逐步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西省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但对于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如经营规模细分化、市场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产业化发展滞后、区域专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加强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区域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受区域影响最大,这是农业部门不同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重要特点。美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农业生产很发达,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及早实行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有密切关系。由于各地区自然的、历史的和经济的条件不同,形成了地区之间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这是区域性专业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和甘肃两省为例 ,对种植业区域分工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省种植业区域分工均与本省的农业经济增长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因此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以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布局为核心 ,通过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逐步提高各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区生产专业化系数,基于1988—2016年6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数据,计算6种农产品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以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并由此得出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为我国当前农业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呈现倒U型趋势,并于2010—2012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从产业角度来看,不同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及趋势差别明显。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增长最快,但2004年以后增长有所放缓。从各个省区来看,各省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整体呈现的上升趋势,部分省份略有下降,最终各省份专业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缓可能源于政策干预,推进专业化需要破除当前的政策约束。  相似文献   

5.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度专业化是适宜选择。本文在界定农业适度专业化的涵义的基础上,就其形成演变机制,包括动力因素、约束因素和政府行为的导向和调控功能,作了概要分析,还就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适度专业化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种植业空间布局是否呈区域分散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的空间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空间布局的演变是趋于专业化还是分散化,直接影响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文章选取了12种主要农作物,以197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种植业区域专业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78年以来,全国平均种植业区域专业化指数呈先降后升的明显趋势,个别年份出现波动,可能与当时的政策或经济环境有关;第二,各地种植业区域专业化指数及其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结构单一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往往专业化指数较高,而且大都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农业大省的专业化指数一般较低,且大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单家独户或小范围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必然会受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制约,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分工深化与职业分化。只有在农业区域生产专业化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劳动者从中得到的收益增加,才会激励劳动者主动参与到分工与合作的进程中来。浪山村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形成专业化,主导产业选择正确,规模报酬递增得以实现,"斯密猜想"的困境就可能缓解,其潜在的收益会激励劳动者进行劳动分工;而生产专业化的同时,也需要农户之间进行合作来降低交易成本,这必然导致农民职业进一步分化。劳动分工与职业分化水平提升反过来可以集中投资,促进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8.
山西主要农产品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山西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定和差异分析,验证了山西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山西应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承包制和农户经济的基础上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来农业规模效益 :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带来农户和共同体内部规模经济 ;通过行业联系带来行业规模经济 ;通过区域集聚带来区域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推动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具备原料生产和供应的优势 ;培育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具备完善的企业化组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从集中走向分散:我国梨生产格局变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地集中度系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测度1978—2008年期间我国梨生产的格局变动与发展趋势,发现我国梨生产的区域集中度较低,且产地不断由集中走向分散,基于气候、品种、成本等比较优势的新主产地逐渐形成。梨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引导梨生产向优势主产地集中,并促进其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提高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一直以来被看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对象,很少有人把农业景观看作审美的对象。现代生态农业不仅注重生产效益,更加注重其生态效益和审美功能。生态农业景观的构成比较复杂,它是由其农业区域的农业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生活场景等多种元素综合构成的。  相似文献   

12.
梁世夫 《南都学坛》2003,23(4):90-94
农业保险制度是通行的农业保护政策之一。它对稳定农户收入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意义巨大。要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上述作用,必须在健全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下从保险的性质、范围和保险费补贴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科学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农业是中国应对未来农业的巨大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存在诸如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的低碳意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农民素质普遍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较普遍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之策,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农业,以促进现代农业由高向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国情出发 ,采取与国外对比的方法 ,通过大量数据图表 ,分析出中国发展农业的特殊背景 :人多耕地少 ;人口绝对值增加快 ;占世界人口比重大 ;农业设施底子薄 ,生产水平落后 ;农业综合生产力落后 ;农业生产规模小 ,经验分散 ;农业人口素质差 ,劳动生产率低。针对这些特殊背景 ,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的相应要求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保证较高的农产品增长率 ;力争稳定增产 ,做到自己养活自己 ;长期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积极发展为农工业和为农事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以便广泛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则是经营这一物质基础的现代化手段。传统农业产业化模式与生态农业存在天然的对抗性,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对规模农业的排斥;农业产业化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体系的破坏;当前农产品需求的严峻挑战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同时,农业资源的现状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高度机械化、专业化。要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就要重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着力发掘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潜力,重视农民增收,在基本农产品供销上进一步削弱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双层经营机制体制问题,能够提高农业效率和促进公平等问题。近年来,延边地区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其生产经营方式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因此,要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延边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做到继续解放思想,发展和完善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7.
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过程中,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及落后的农业基础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农业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三个特点,决定了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指出农业具有产品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全保障和休闲等功能。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农业已经受到限制。社会学从产业结构和农业功能的角度理解农业,认为其更多地体现为公共产品性。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四个特性:农业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产品消费的必须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对农业负有支持和保护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民的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因势利导地提高劳动力和土地市场化程度,使其按照市场信号导向自由地流动,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农业生产托管日渐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趋势,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改变资本-劳动力的要素投入结构等抑制小农户抛荒,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促进小农户规模经营,通过增强小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等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分别对应现代农业的三个方面: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绿色农业,形成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框架。下一阶段,应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列为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经营模式,深化农业绿色补贴制度改革,推进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实现“大国小农”下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