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者”字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词,古汉语语法家和不少语法书谈到它的作用时,看法大都有所不同。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认为“者”字是一种特别的指示代词,同时,还是一个语气词。下面我们浅谈一下“者”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兮”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兮字是《诗经》中典型的咏叹词。《说文》云:“兮,语所稽也。”段玉裁注:“语于此少驻也。”刘勰认为:“语之余声。”《诗经》时代兮的读音或以为入支部,或以为入歌部。前者从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直至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表都是如此。但段氏又说“第十七部(即歌部)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①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备的语法学著作,它的开创之功永不可磨灭。书中创立了一系列语法学术语,但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这些术语也不易,有时仅仅依据马氏对这些术语的解释还不够,必须联系其举例全面考察,甚至还有举例与术语的解释相抵摇的地方。起词,就象大多数研究《马氏文通》的著作和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即生语,语词即谓语,大体上不错,但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简单。一、什么是《文通》的起词《文通》正名章给起词所下的定义是:“凡以言所为语之事物者,日起词。”又以“子说”句为例分析道:“‘说’者谁?‘子’也,‘子’…  相似文献   

4.
“貂蝉”探源豫生“貂蝉”之语义,系指古代王公显官冠上的饰物,起始于汉代的武宫。《后汉书·舆服志下》上说:“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宫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晋朝崔豹《古今注·舆服》上说,“出于胡服”。另外,...  相似文献   

5.
修订本《辞源》等四册3022页“载酒问字”条注释云: “《汉书·八七下·扬雄传·赞》:‘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后世传为博学高名的典故。”按:此条注释欠妥有二: 一,书证引文颠倒史传人物行状事迹,以牵强符合成语“载滔问字”之次第,而不符合史传原貌。考《汉书》原文,“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事在前,而所谓“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事在后,当依史传原文次第引证为好。引两处书证之后,宜加说明:“后人合二事为一语,作‘载酒问字’。”  相似文献   

6.
对《“功能划界说”质疑》的质疑──与李文辉韦连文同志商榷柳士发李文辉、韦连文两位同志在《“功能划界说”质疑──虚词究竟能否充当句子成分》一文(以下简称《功文阿中说:“虚词不但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还可以充当句子的状...  相似文献   

7.
鲜卑郭落带     
鲜卑郭落带乃鲜卑人系用的一种腰带,大抵在春秋战国时传入中原。这种腰带,《楚辞》名之为“鲜卑”、“犀比”,《战国策》名之为“黄金师比”,《史记》、《汉书》称“黄金胥纰”、“黄金犀毗”。鲜卑郭落带之名,则始见于《史记》、《汉书》注引张晏语。张晏谓:“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其实,“鲜卑”为东胡语“犀”, “郭落”为东胡语“带”,“鲜卑郭落”译成汉语即当为“犀带”。东胡人(或其中的一支)以犀为瑞兽,则犀之东胡语“鲜卑”意译自当为瑞兽名。 1980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发掘吉林省榆树县大坡公社后岗大队老河深古墓…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规则的范围之内,无一例外。“人”字,按照以上规则界定,当属于象形字。现代书法家邓散木在《说文解字部首校释》中,对周代金文“人”字解释:象人侧立之形,侧立,故见其一臂一胫。可见,金文“人”字是人体形态演变而来的。后来,人们对楷书“人”字结构的解释又有新说,并赋予新的含义。一曰“支撑说”。说“人”字是两人的结合体,一撇为一人,一捺为一人。即“人”是相互支撑的。我们的祖先在造“人”这个字的时候,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期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团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 (以下简称《文通》)问世近九十年了。在此期间,人们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共同的认识,但也始终存在一些分歧意见。仅以近年来有关论著而言,对《文通》的字类问题就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文通》中“字无定类”与“字类假借”互见,二者是矛盾的,有人认为《文通》中“字无定类”不是“词无定类”,因而《文通》不存在“字无定类”与“字类假借”的矛盾。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感到:对《文通》中“字无定类”与“字类假借”的来龙去脉作一具体分析,进而讨论二者的关系,对于正确了解《文通》乃至从事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10.
方玉润(1811~1883),字友石,一字黝石,自号鸿濛子,是清代有名的《诗经》研究家摹妒肌芬皇楸蝗酥厥樱矶嘌芯俊妒返闹骱臀难罚家隽似渲械募狻?方玉润自称要“原诗人始意”,亦即寻求《诗经》本义,这是困难的。来欧阳修《诗本义》中分《诗》义为“诗人之意”、“太师之职”、“圣人之志”、“经师之业”四类。清人皮锡瑞在《诗经通论》中说,“有作《诗》之意,有赋《诗》之意”,“故《诗》有正义,有旁义,有断章取义。以旁义为正义则误,以断章取义为本义尤误。” 在孔子以前,《诗》据说是王者“陈诗观风”的工具。《左…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语典》收有“课钱”一词,该词条下共列出4个义项:1.税金。2、卜金。3.占卜时用作卜具的钱。4.债款。在“卜金”一项内引了两个书证:元王晔《桃花女》楔子:“近因年老,做不的甚么重大生活,只教他管铺,无非开铺面,挂招牌,抹桌凳,收课钱。”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刘我是岳府中,请你卜卦。【丑]就去。【末】少待。[禀介相见介老旦]取深浅来。这两个例证中,第一个是正确的,第二个却弄错了。按,剧中写岳飞母亲得一不祥之梦,因此叫仆人寻一【、卦先生以占吉凶。这里扮岳母的老旦所说的“取课钱来”,指的是…  相似文献   

12.
《明夷待访录》:早期启蒙学派的思想纲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宣民明清之际是当时人们惊呼为“天崩地解”的社会动乱年代,同时也是酝酿社会变革,要求“破块启蒙”(王夫之语)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博山、颜元、...  相似文献   

13.
《说文》:“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说文》此段,已被人们奉为公字的经典性定义,似乎许慎与韩非的解释完全一致。其实,韩非之说并无“平分”之意,《说文》这段话里,并存着公字的两种不同涵义。《说文》的“公,平分也”,是公平不偏之意,其反义词‘私”,是指偏阿不正,《广雅》训“公”为“正”是其义。这是古代“公”字的一种涵义——道德涵义。而韩非说的“背私谓之公”,没有“平分”、及平的意思,它指的是“上下之别异”,“公”指国君公其所代表的“公室”、“公家”——政府,“私”指私人,这是古代公字的另一种涵义——政治涵义。《尔雅》训“公”为“君”,就是专指这种涵义而说的。《尔雅》与《广雅》各执公字的一种古义,《说文》则把这两种不同古义混为一谈。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与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都照抄不误,未予甄别。今据古籍资料,试为辨析,以就正于古汉语诸方家。  相似文献   

14.
蔓字异读     
蔓字异读傅憎享“替你生下个根绊儿!”(62)回注家因不明“绊”不是正字,而是借字记俗语之音,故而误释“绊,北方称子女年幼者为绊腿的。”(吉版《金瓶梅词典》其正字为主,俗语语音为“盼”。根,根抵,蔓,枝蔓。指子息枝生蔓衍,瓜胜绵绵然。《儿女英雄传》作“...  相似文献   

15.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为人和创作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为人和创作态度林锦鸿古今中外的作家们,其创作心态多种多样,但大底离不开“发愤”二字。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  相似文献   

16.
《社会》1996,(11)
这一本《社会》,薄薄的48页,既没有什么花俏的包装,也从来没有想到过以媚俗去招徐读者,只是在默默无声中,一步一个脚印之中走完了她的15年路程;在这15年之中,“成绩”二字,不敢妄自费加;曾经遇到过的困难与曲折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编辑部同仁坚信:历史永远是用“前进”二字作为最好的注释,对于《社会》,也决无二致!值此庆贺本刊创刊15周年之际,回眸相望,我们这本杂志始终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以及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大学及其文学院的各级组织、领导的关心、格导和帮助,方…  相似文献   

17.
实际生活中,终其一生没吐过一个骂字的人怕是绝无;小说中不著一句骂词的怕也仅有。几乎是:人人道骂语,书书写骂语。《金瓶梅》把骂语自然地写进了书内,书中骂语较他书为多。书中无一人无骂语,无一回无骂语。百回大书,径以骂詈标目者即有七、八回,几乎十之有一,可见骂詈之多: 5 《郓哥帮捉骂王婆》7 《杨姑娘气骂张四舅》22 《春梅正色骂李铭》24 《惠祥怒詈来旺妇》45 《月娘含怒骂玳安》75 《春梅毁骂申二姐》79 《刘二醉骂王六儿》既然无人无骂语、无书无骂语,何以对骂语讳莫如深,不加以研究呢?盖因骂语是村粗  相似文献   

18.
《论语·泰伯》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现存对此语最早的注释是何晏《论语集解》所引包咸的《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邢昺《疏》:“此章记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起于《诗》也。立身必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以成之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中又有语曰:“吾闻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世道者孝悌,说之以义而观诸体,成之以文德。”据此,后世学者便普遍认为此语说的是修身所学三门课程的先后顺序,以为其意是说“学《诗》之后,即学礼,继乃学乐”,“把音乐作为他的教学工作的一个最后阶段。”研读再三,总觉此解于理难安。孔子讲授课程也许真象《大戴礼记》所言,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此语却未必是陈述讲授课程的顺序。疑之者有四: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周易》是伪书,你的看法……。我是在1994年发现《周易》是伪书的,为了慎重起见,我不得不耐心地钻到古书堆里去查找自关证据。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材料的基础上,我把研究的结论献给读者。为了理直气壮地说“《目易》是伪书”这五个字,我准备了远远超过五万字的证据材料。请问《周易》的作者是谁?据《史记》的记载,《周易》的经文(即卦辞、爻辞)是周文王所作,《周易》的《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文雪》是孔子所作。绝大多数的后人,相信《史记》的记载。那么《周易》的真正作者是谁?我认为:《周易》…  相似文献   

20.
近读黎子耀先生之《周易秘义》,觉得许多问题难以索解,须加讨论,才能明了。这里就先把我的一点意见写出。黎先生说:“《诗经》为阴阳五行之诗,”他是这样解释的:“关”字表示阴性,象征弓;“键”字表示阳性,象征矢,即箭。接着黎先生将这“关键”一辞的属性阐发。《诗经》的第一篇是《关睢》。《关睢》的第一章开头是“关关睢鸠”四字。这四字一般解释是:睢鸠是一种鸟,关关是它的鸣声。睢鸠在关关地叫,在黄河中的沙洲上。这两句《毛传》云:“兴也。”引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以配君子。我看:这样的解释与理解“关关”,是合理与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