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林寺的真谛乃“佛、武、忠”,佛就是“心念慈悲,行大道仗大义”;“武”即武功盖世,独成一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功名远扬。“忠”乃隋朝末期少林寺助秦王得天下,而成就唐太宗之大唐盛世,而得历史“忠”之美名。靠这三字立传1515年之美名美誉,响彻神舟,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2.
如果不是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这个古老传说或许只能在传统戏曲里咿咿呀呀。此乃“大众娱乐”帮“传统文化”实现涅槃的又一有力例证。  相似文献   

3.
去过台北的人都该会被那些别致的街道名称所吸引,市区几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从北往南依次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名,此外还有四维、八德之类典自四书五经的路名,此乃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杰作。他在台湾除了将传统文化平铺在了城市的路面上,还煞费苦心地把原来的“草山”以其偶像王守仁之字改日“阳明山”,而这里的公园便顺理成章成了阳明山公园。  相似文献   

4.
《周易》六十四卦居首者为乾卦和坤卦,是古人对自然、对社会最基本的认识。乾卦和坤卦的共同特征是“元、亨、利、贞”,即原始、相通、和谐、坚固。“乾坤一于气,至行于圆;圆满而勿损,乃天地之真。”其中的“和谐”思想,对中国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故乡的竹园     
这首诗题为《清化道中》,作者是曾任明朝兵部尚书的于谦,1457年以“谋逆罪”被害。他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可与包拯、海瑞同垂青史。这首诗中的“琅歼”系竹子的美称。“吾乡”即于谦的家乡钱塘,也就是今浙江杭州。题目中的“清化”乃原清化镇,今河南博爱县城所在地。  相似文献   

6.
坐在一个清幽而洁净的茶座上,泡一杯明前龙井,不受俗事的威胁,人的思想最为自由而活泼。老夫久矣夫无此乐矣!今乃偶然想到了“门环”。  相似文献   

7.
张正修 《老年世界》2011,(18):38-39
饮茶自古为养生良方。《神农本草经》即称茶为“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日本曾有高僧云:“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  相似文献   

8.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8,(11):59-59
“拼客”,不是拚命三郎,也不是血拼的拼,此拼乃拼凑的拼,是指几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或活动——AA制消费,目的是分摊成本、共享优惠、分享快乐并可以从中结识朋友。  相似文献   

9.
人生简历 我国私家藏书历史源远流长,它对于保存文化典籍,传播民族文化,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民国以来的私家藏书中,北方周叔弢的自庄严堪、李盛铎的木樨轩、傅增湘的双鉴楼,鼎足而三,而周先生以其藏书之富、之精又超越李、傅,故全困而青,索有“南陈北周”之称.“南陈”即祁阳陈清华,“北周”即天津周叔弢。  相似文献   

10.
公共教育     
十多年前,以所谓气功骗人敛财的“大师”们被尽数收拾了。当下,又一“特异神人”王林现世,虽招式远逊于其前辈,却依旧忽悠得明星权贵们趋之若骛。缘何?有媒体分析日“信仰缺失”云云。非也!君不觉得此乃教育方略的问题吗?——应试教育考得了分数,却未让人掌握科学和传承文明。由是,当然中招。  相似文献   

11.
话重阳     
《老龄问题研究》2004,(4):24-24
古人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极阳”,“九九”则是两极阳相逢,故称“重阳”。古时,在重阳节期间,常有三类活动,即登高、赏菊、结社赋诗。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周慎 《老年人》2015,(5):20-22
2014年8月,著名中医药专家、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刘祖贻荣获全国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此乃湖南省首位获此称号的名老中医。2015年3月17日“中国国医节”前夕,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通知,号召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刘祖贻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日前老夫偶撰俚文,引及《金刚经》之著名偈子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此偈举出六种景象,即梦、幻、泡、影、露、电,来比喻世上一切事物之转瞬即归幻灭,谓之“六如”。于是我问一位比我小60岁的研究生曰:“你知道唐伯虎吧?”她说:“知道。”我说:“唐伯虎姓唐名寅,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那个别号,正是根据此偈而取。”她听后甚感“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宫     
《老年人》1997,(2)
上所好焉某公爱柳,常谓人曰:“‘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夭’。此何等景致!”及升县令,布告这伐杂树,易之以柳。仅3年,任满他去,继任者,恶柳而好梅。曰:“柳无风骨,岂若梅之耐寒也!”乃伐柳易梅。又3年,新官莅任,曰:“梅固耐寒,未若竹之常青。古云: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又令伐梅种竹。民众苦于屡屡更种,疲于劳乏,且无成效。乃作歌长叹:“前官种柳平沙,后官换了梅花,新竹这官种下,心惊胆怕,怕再来的他,又偏爱批把!”高节后果产重爷爷问孙儿:“你考得这么差,将会造成什么后果,知道吗?”“后果严重。爸爸又会…  相似文献   

15.
识度与养生     
国庆期间,有位朋友来看望我,并以一副名家书写的对联见赠,不仅书法刚健挺秀,尤其是联词含义深远。词为:“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其所说“地狱”,乃形象喻词,意指由过错、罪恶所造成的痛苦悲惨的后果。“天怀”是指纯正宽阔的胸怀。上联是告诫世人工作要兢兢业业,遵守规则,不能胡作非为,贪得无厌,以免受舆论谴责和法律制裁,落得个身败名裂;下联指示人们遇到挫折失意时。务必保持乐观、  相似文献   

16.
征婚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百药之王。”(《本草纲目·水篇》)。水,乃生命之源泉。水,乃防病养生之宝。  相似文献   

17.
试试看:服去痛片,治肩周炎肩周炎患者多系老人,故亦称“老人肩”。笔者多次罹患此症,饱尝其苦,求医服药打针,快则三四天,慢则一周半月方可缓解。一次,笔者为求暂时止痛而冒然眼下两粒去痛片,想不到奇迹发生,发作不到一天便痊愈了。原以为此乃偶然或权宜之计,但...  相似文献   

18.
张玉庭 《金色年华》2010,(2):M0002-M000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乃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9.
毛德西 《老年人》2007,(5):53-53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晚年服首鸟延寿丹,须发由白转黑,精力旺盛,享年81岁。清代康熙年问有人收藏董氏手写延寿丹真迹,宁带行草,断为晚年所为;随之,许多达官显贵服用延寿丹,每见黄发转黑、腰脚轻健。晚清名医陆九芝对董氏延寿丹非常信服,亦取此方自养,古稀之年须发未见斑白,灯下能写细宁,乃认为此方治疗老年病“最为无弊”,故将此方收载于所著《世补斋遗书》“老年治法”篇中,后又被苏州名医谢元庆收录于《良方集腋》一书中。至此,在老年保健药谱上又增添了一份上品——首乌延寿丹。  相似文献   

20.
盛勇 《公关世界》2009,(4):26-30
他有一股硬朗强势的风格,令人“5分钟”阐释,显现与含糊者交流时的一股霸气。“别管是什么鸟,先按住再说。”洋漾着他挥刀果断的作派。挥笔几十万置换身份潜入公共关系深海,探寻海底之秘,诠释了他的毅然坚韧气概。没有关系创建关系,让客户成为“同窗”,展开关联通道,是他智慧的铺展。在全国千千万万中小企业“大领袖”中,将公共关系深植企业战略的,此乃经典之例。他在为中华民营企业主,探寻确立公共关系企业策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