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不少评论家特别重视贯穿于书法中的“气”,和书法家的“养气”。对书法艺术中这一带规律性的问题加以探讨,对于造就新一代书法工作者,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鉴赏水平,无疑是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杨再春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15岁来到北京。1966年毕业於北京体育学院,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多年以後,运动员的顽强进取和艺术家的气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他与众不同的性格。杨再春学书法是从小开始的,对“多宝塔”的临习使他在少年时代就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文革”时期,书法艺术被完全搁置,他却抓住这个机会,先後拜著名书法家郑诵先、黄高汉两位老光生为师。临习了二王、黄庭坚、米芾、王铎、康有为的书法字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的磨练,终於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人称“书圣”。其书法历来受到众多大家的推崇,从唐代的欧阳询、诸遂良到颜真卿、柳公权,到宋代的苏、黄、米、蔡,以及元赵孟頫、明董其昌等,都对其推崇备至。在书法艺术上,王羲之在继承汉魏时期笔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其书法以灵动飘逸为核心,后人常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赞美其书法。本文从书法风格、形成原因两方面,浅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4.
经过对散见于古代书论中的片段分析,发现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创新观主要有这样几种集古、明法、功夫、性灵、追本溯源等。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书学范畴中最基本的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可以说连书法艺术的门也找不着,更不用说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书法创新的突破点在何处?经过对古代书法家的风格形成过程的分析,发现书法创新的法门就在于“取法自然”,即从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才是书法创新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家传和师授是唐代书法教育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官宦之家,典籍丰富,范本精良,世代承传,既是书法家传之条件也是其特点,家传保持了书法艺术承传的连续性,但也对创新带来了局限。教学的直观性和古迹范本难觅,促使在家传之外另辟师授之蹊径。“口传手授”,不仅使唐代书法教育呈现勃勃生机,也促进了唐代新书风的创立。  相似文献   

6.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沈伟等教师发明的“书法动态模拟系统”日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书法视频采集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书法动态模拟系统”将现代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书法教学,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使书法教学描“静”字的模式转为动态的学习过程,使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笔法要领的同时感受书写的愉悦和满足。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在书法艺术的传承教育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危机。除了作为极少数孩子的特长教育和极少数学校的特色教育外,书法教育课在中小学几乎已经废止。要解除此危机,在中小学普及书法教育,首先,要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层面上端正思想,充分认识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要靠书法教育机构和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寻找更多途径培养书法人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书法教育的历史责任。第三,应该把在书法教育第一线、有经验的书法教师聚集起来,编撰一套真正适应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教材。在此基础上,还应在具体实施方案和教学方法上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彩虹,安徽枞阳人,1951年3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军旅书法家,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从上世纪50年代上小学时就热爱书法,多年来对书法艺术执著钻研。既研习了晋代书法草圣“二王”(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书法,也吸收了唐代狂草大师怀素书法,并吸收了郑板桥等诸家书法之长。在实践中薄采众长,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书体。其书作遵古求新,书体多变,有的遒劲刚健,有的圆润流畅,有的纵逸奔放,有的严整秀丽。中国书法名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长青曾撰文评论其书法作品,“无论草书还是行书,都有着与其他书法家笔下所不同的古雅和浓郁的书卷气……其楷、隶劲力浑厚,行草笔若游龙。”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老书法家刘艺评价其书法作品“有雄强厚重的风貌,豪放之情跃然纸上。”2014年5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展名的“黄彩虹书法作品展”。出版有《黄彩虹书法作品集》。  相似文献   

9.
从15岁开始自学书法,而后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赵冷月先生,戴建福已经与书法艺术结缘35年。他临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精于行书、楷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古代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是戴建福书法的最大特色,35年间,他经历过多次人生转折,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黄庭坚是我国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开创的“江西诗派”形成了宋诗的新面貌,在书法方面提倡以“韵”为主,进一步深化了苏轼提倡的尚“意”书风。黄庭坚书法艺术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艺术审美观,“自成一家”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对于书法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实践等缺乏清晰统一的理念,同时也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而使得很多学校的书法课有名无实,而书法教育中的名利思想也影响着教育者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深入,这使得书法课程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文章溯本求源,对“写字”与“书法”、“写字课”与“书法课”的关系进行反思,对于书法给人带来的心智的开启进行探讨,从而揭示中小学书法教育目标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古代书法艺术创作与功用书写是同步的,到了现当代,由于书写工具的变化,书法已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这无疑拓展了书法艺术的表现空间,书法家在继承传统功力的基础上,要着眼于时代精神,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项穆,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诗人。有著作《书法雅言》和诗集《元贞子诗草》行世。《书法雅言》是一部比较有系统的书学著作,行文大体摹拟孙过庭《书谱》,气息纯厚,“论旨一贯,条理井然,独抒心得”(《历代书法论文选》)。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在《书法雅言》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并且成为全书贯穿一致的论旨。首先,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表现为他把“中和”之美做为书法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在《中和》篇中,写道:“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在项穆看…  相似文献   

14.
宋代书法家不仅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苏轼重自然,黄庭坚重韵味,米芾强调率意等等。但透过这些不同的表述,我们发现宋代书法理论有一个总的精神,那就是"尚意",这既是宋书创作的美学追求,也是宋代书法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歌唱与书法同属于艺术的范畴。歌唱是一种基本的、以人的嗓音来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它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一样的久远。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它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正如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所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音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因此,歌唱跟书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6.
汉魏六朝书论已形成系统的自然审美观。“书乾坤之阴阳”奠定书法艺术的自然本体论基础;“因物构思”“任情恣性”从主客两方面揭示书法创造的自然追求;“比拟自然”彰显书法艺术的自然风格;“血肉筋骨”等审美范畴的提出,标志着书法艺术自然化审美标准的形成。这种系统化的自然审美观对中国书法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注重“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和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书法传统欣赏习惯中的重要内涵。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单纯的点画线条,在书法中强调文学性或文字的正确性,绝不是对文学与文字的依附与投降。无论是“传统书法”或“现代书法”,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永远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独特艺术。数千年,沧桑巨变,而书法艺术却以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意蕴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为人们传达信息、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线条是书法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是书法艺术的根本和命脉。带有飞动思想的线条穿梭于书法内部的字里行间,体现了书法的生命、力量、神韵和灵魂,展示出时间的节奏和生命运转变化的趣味。书法家利用曲、直混合的线条的互衬、互补、互让,借助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疏密聚散、轻重缓急、起承转合和力量感、体量感、肌理感等的有序组织塑造了自身;充实、延伸、联系、优化了周围的空间和环境;准确、细腻、生动传达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表现出书法家长期形成的审美观和书写过程中即时袒露、宣泻的内在情感;表达艺术家所感、所悟、所思的另类世界。也使得艺术形象赋予情感、情绪的表现上更加准确、细腻。因此,在书法艺术中,线条是构筑书法传神之魂的法宝之一。“点线既是造字材料,又是抒情手段,是形式,又是内容。”当点线组合成了字,就成为点线所框的一块空间。“永”字之法讲的就是用点线构造最美的空间,于方寸之间生出万千种点线的排列组合。建筑则是以墙、梁、柱等为基本构成元素集合而成的空间体,二者都在用线进行空间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唐代,崛起一个高峰,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留下了丰富的书法作品,至今仍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楷模。唐代书法家重视书法理论的研究,许多书家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这是唐代书法艺术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直接原因。批判地继承唐代书法作品,重视唐代书法理论的研究,对于发展今天社会主义的书法艺术大有裨益。唐代书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初唐的欧阳询(557——641)、虞世南(558——638)、褚遂良(596——659)、薛稷(649——713)等,虽然各有创新,但未能脱尽南朝、隋代媚艳书风的影响。直到  相似文献   

20.
近年书法在一些美术院校虽没有专(1课程,但其重要性仍不为一些学生所认识。本文就书法艺术在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性试作论述。一、书法是国画“骨法用笔”锻炼的重要基础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是国画的主要特征,“骨法用笔”指的是笔墨,其中包括勾、毅、擦、染、点,其用笔及要求与书法共通,两者都要求必须平、留、圆、重、变、力透纸背、如折铁股、如屋漏痕,反对不平稳、浮滑、扁、轻、呆板。书画同法,学书法能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国画和书法都使用笔墨,执笔运脱的方法基本相同。书法中“永”字八法,即例、勒、弯、挑、策、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