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天,妈妈做了几道拿手好菜,为迎接客人做准备。与此同时,那只小馋嘴猫也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妈妈把看守饭菜不被小猫偷吃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一定好好完成任务。现在就有我这饭菜联盟保卫长来指挥保卫工作。一提到保卫工作才想到我是个光杆司令,没办法,我只好身先士卒。我拿起我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1):18-29
“我妈妈曾教育我说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就会有所收获。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并且你应该比别人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选择与人生     
如果让你选择:A.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B.今天给你1元,连续30天每天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你会选哪一个?相信你,还有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那你只能拿到100万元。而选B的  相似文献   

4.
邓晓瑛 《社区》2011,(34):47-47
想好好做一桌菜招待亲朋好友,但许多菜做起来很麻烦,光是洗、切、配,就得忙活大半天。于是,许多人经常提前就把菜洗好切好,等到人齐了再下锅炒。但专家指出,做菜的准备时间要遵循“2小时原则”。如果超出了2小时,不但营养会损失,还会导致细菌滋生,埋下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读大学时,有位老教授对我们做过一个测试。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棵粗,另~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群人随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扭起大秧歌;如果——一桌食客拿着刀叉享受一餐中国盛宴;如果——一个穿花衣服的男士问另一个没有穿花衣服的男士:你有花衣服吗?你一定会奇怪:呦,这是在哪儿啊?这是多么奇怪的话题啊?这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啊?呵呵,这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尼山圣源  相似文献   

7.
就从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讲起吧!一个小男孩看见一只将要出壳的小鸡,觉得它那小小的嘴啄着蛋壳会很痛,就“帮助”那小鸡把蛋壳剥了。他得意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连连摇头严肃地说:“孩子,你做了一件傻事!这样小鸡会死的!啄开蛋壳自己钻出来,是小鸡生活下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在多次关于品牌建设的讲座中,我向听众提出一个投射性问题,即如果你企业的命名只能在“虎“和“羊”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不管面对的是哪个行业的管理者,大多数的答案无疑都是“虎”。我想如果让读者做选择,结果也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告诫母亲     
徐国静 《社区》2005,(18):54-56
如果你将要做妈妈;或许你已经是位年轻的妈妈;再或许你已经是妈妈的妈妈了。然而面对“我们如何做母亲”这个题目,您真的知道该如何回答吗?恳请您读读下面这篇文章——原来,做母亲很难,又很容易  相似文献   

10.
饭局     
“知道有的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喝吗?”我一老外哥们很得意地问我,看我一下子没说上话来,就得意地扬着眉毛跟我说,那是因为中国菜好吃!因为饭菜好吃,所以喜欢吃?什么逻辑呀,为什么不是因为喜欢吃而把菜做得很可口,按照中国菜那么讲究的烹调手法来看,那些饭菜怎么说也不是从地里直接长出来的。这绝对是西方人解读东方文化时的典型西式傻话,因为本末不分,很容  相似文献   

11.
营养专家认为,若要带饭,最好早晨起来做,饭菜存放的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最好是在8小时之内。如果是头天晚上的菜,可将其密封冷藏,第二天到单位后将饭菜放进冰箱,吃之前一定要将饭菜热透。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成才与就业》2011,(4):3-3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喜欢做,且愿意无偿做一辈子的.那这就是你必须从事的职业。我从小爱说话,比谁都能侃。有一天,我想通了,我必须找个说话的职业。最后,我成为脱口秀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范越 《成才与就业》2009,(22):42-43
如果你要做一把椅子,一定需要一些木头和钉子,那你会因此去种树、去打造铁钉吗?不要做那些无用功,商店里早已为你备齐了。  相似文献   

14.
安琪 《北京纪事》2016,(8):89-92
现在在北京,如果你懒得做饭,又想在家里吃,那么只要花69元,就会有一位大厨上门来为你做四个菜。更为贴心的是,走前还会帮你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15.
和儿子一起听电台的辩论节目,双方唇枪舌剑,斗争激烈。我问儿子:“如果是让你上去辩论,你愿意做正方还是反方?”儿子说:“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辩论会。正方反方都是抽签的,抽到哪一方就得替哪一方辩论,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说,把对方驳倒你就赢了。”  相似文献   

16.
和儿子一起听电台的辩论节目,双方唇枪舌剑,斗争激烈。我问儿子:“如果是让你上去辩论,你愿意做正方还是反方?”儿子说:“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辩论会。正方反方都是抽签的,抽到哪一方就得替哪一方辩论,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说,把对方驳倒你就赢了。”  相似文献   

17.
朱云 《山西老年》2009,(4):23-23
每到过年,母亲便会早早准备一桌饭菜等着我们回去。她说:"你们平日里上班忙,一年也难得回趟家,过年了,自然要做些好吃的给你们。"母亲的菜烧得可是一流的,我总感到吃不够。  相似文献   

18.
有户人家,两老双全,单个囡儿,十二月十六做新妇,按说十八九娘家要摆回亲酒。老老想:摆回亲酒要花费铜钿,还是叫囡儿和囡儿婿明年正月初五来,回亲酒、新年酒两桌并一桌。光阴如箭,转眼过了年。到了初五,老老娘对老老讲:囡儿婿要来了。旧年底货有剩,你再去买几样鲜的,炒几个菜;老酒舀个十斤,囡儿婿会吃酒的。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学校放假了。妈妈见我回来了,高兴地立刻下厨房给我做好吃的。不一会儿,一大桌香喷喷的菜就做好了。我抓起筷子,一顿狼吞虎咽。这时,妈妈把“朝天椒炒鸡丁”端了上来。我上去夹了一筷子就塞到了嘴里。  相似文献   

20.
人生如纸     
如果是一张白纸摆到你面前,你会说那只是一张白纸,最多不过5分钱。如果把这张白纸印成100元的人民币呢?那张纸的价值立刻升值了,而且它不会因为你的折叠而改变它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一张A4纸放在一家流行的时尚类杂志当中变成广告页的话,你会发现,也许你要拥有它需要几万元!这张纸因为用途的不同而改变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