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事实表达的是现实性,事态表达的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在此区分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现实世界——事实——基本事实——对象的外在性,第二个系列是可能世界——事态——基本事态——对象的内在性。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基本事态对应着命题逻辑的原子命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布拉德雷问题的解决来看,维特根斯坦正是基于基本事态的提出,将基本事态看成世界的逻辑原子,并遵从了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才得以避开哲学上对本体的无穷追溯。  相似文献   

2.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影响广泛而又颇有争议之作.除了它的复杂性和不做论证之外,更多的争论源于对其性质的理解.与言说及沉默的分界相对应,隐身于沉默中的伦理和宗教品质,也许比其所言说的逻辑和语言部分更为重要.因此,重要的不是言说什么,而是如何言说;后者构成维特根斯坦风格和启示的一部分.<逻辑哲学论>在言说与否的意义上呈现为沉默,背后则是孤寂.  相似文献   

4.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为了对深入阅读、研究以及正确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有所帮助,从语言、逻辑、哲学3个角度对《哲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反映维特根斯坦哲学体系的思想要点。  相似文献   

6.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8.
逻辑哲学是20世纪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与逻辑学界兴起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它是20世纪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融合,特别是“哲学的逻辑化”与“逻辑的哲学化”这一趋势的直接产物。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始,它就引起了我国的逻辑与哲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一大批逻辑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在逻辑哲学的研究者中,北京大学的陈波教授无疑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十六年前,陈波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逻辑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冠名为“逻辑哲学”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波教授从《逻辑哲学引论》(1990)到《逻辑哲学导论》(2000)再到新作《逻辑哲学研究》(2004)的系列专著,以哲学思考逻辑,以逻辑思考哲学,是一位真正逻辑学人的哲学思索,对中国逻辑哲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著作具有信息量大、论述明晰、思想性强、态度客观、见解独到等特点,很有学术份量,值得反复阅读;还希望拓展某些内容。  相似文献   

10.
陈波教授从《逻辑哲学引论》(1990)到《逻辑哲学导论》(2000)再到新作《逻辑哲学研究》(2004)的系列专著,以哲学思考逻辑,以逻辑思考哲学,是一位真正逻辑学人的哲学思索,对中国逻辑哲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著作具有信息量大、论述明晰、思想性强、态度客观、见解独到等特点,很有学术份量,值得反复阅读;还希望拓展某些内客。  相似文献   

11.
基于哲学逻辑视角解读《道德经》:第一概念为“道”;第一命题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推理过程为运用确定性思维审视整体世界,运用不确定性思维解析具体事件.所带来的启示是:完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命题,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找寻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解决社会矛盾中的根源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把握社会生存的道德底线,推进社会交往中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在一个关注道德的社会中,《道德经》如何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和完整而新颖的理论体系得到学界广泛认同,担当了完成中国修辞学研究重要转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发生的思想转变不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过程,而是在不同层面的逻辑递进。具体表现为:当青年马克思论述社会存在时,主要从唯物主义的现实原则出发,开辟了颠覆传统形而上学思辨逻辑的哲学新路径。但在阐释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时,马克思仍停留在形而上学的思辨逻辑框架内。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天人观,其第一阶段是《易》学宇宙论之认识,第二阶段则将宇宙论发展为天命论、上帝论以及人的德化论,而第三阶段是孔子以后的仁义论。《尚书》的中心思想是德化论,"德化"为政道的起点与理想,治道为达致政道理想与目的的方法与过程,治道过程中"德、政、治、法"是合一的。西方政治哲学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强调的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立场,其政治理论是"契约论",与中国"德化论"并非同一起源,反映了"内在超越"思想与"外在超越"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归纳逻辑首要的哲学问题在于,抽象的归纳逻辑系统的句法及其语义解释与现实原型之间的恰当相符性问题。逻辑哲学作为对逻辑的哲学反思,则着重于从哲学角度探讨逻辑问题。逻辑哲学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形式系统内的推理有效性是否恰当地符合非形式原型的问题,亦即恰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的法律修辞学刺激了辩证法的诞生,辩证法的论证工具——辩证推理同时也是逻辑学的一类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之外创立了论式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继而成为改造旧修辞学的利器。西塞罗在法律语境中将论式理论和修辞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高于古代法律修辞学的新形式。辩证法、修辞学和逻辑,通过论式学说纠结在一起。现代论式学说的复兴,以承认分析性推理和论式性推理或辩证推理的区别为出发点。法律论证三学科——法律修辞学、法律辩证法和法律逻辑的互动发展,表明一种全面的法律论证理论有必要反映这三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和规范,并汲取它们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19.
在柏拉图的哲学家当王的理想政治理论当中,包含着某种重要的修辞学思想。据此,修辞学被看作是一种意见塑造技艺,联结着理想政治中的哲学与政治。哲学家奉此技艺,以其知识为指导,对民众政治生活进行正确的意见塑造。此修辞技艺的可行性和善性,或者说民众意见的正确可塑性及其正确塑造的德性价值,为柏拉图理想政治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我国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的代表作。此书堪称是现代汉语修辞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大作,是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继《修辞学发凡》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巨著的产生必然离不开成功的科学方法,修辞的研究也是在探寻方法中前进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之所以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突破,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体系,是与张弓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张弓尝试着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修辞现象进行分析,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