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远离蒙古大草原的河湟地区,很早就居住着蒙古尔(moηGol,土族)人。关于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史学界尚未得到统一认识,但在语言学界坚定不移地确认他们操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并且认为与蒙古语之间的差别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可以说河湟地区的蒙古语正是以统一蒙古语的地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下边我们就蒙古尔语作一些必要的分析,看看它同蒙古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对探讨土族族源或许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土族语出自基础蒙古语,后又发展成为独立语言.其长元音的形成与蒙古语有着共同的性质,只是土族语中还没有完成长元音形成的全过程,很多现象则表现为YFY音组向长元音过渡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蒙古语书面语非词首音节的短元音在现代蒙古语口语中有弱化以至脱落现象。关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蒙古语的重音位置有关,蒙古语词重音在词首音节,所以词首音节短元音发音清晰响亮,非词首音节短元音就弱化以至脱落。现代蒙古语口语非词首音节的短元音弱化以至脱落,主要与它们辨义功能的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因此,语法、词汇、语音等语言的各要素的关系均很密切。从语言的发展情况看,做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比语法、语汇更容易发生变化。我们找出一些同语义的达斡尔语和蒙古书面语的词汇,通过对它们的元音和辅音对应  相似文献   

5.
保安语是保安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但大部分保安族在对外交往中普遍使用汉语临夏方言。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东乡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达斡尔语同源,是蒙古语族中具有个性的语言。在积石山县的大墩、甘河滩、高李等村之间,个别词语音上略有不同,但差异很小,且多半为彼此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围绕内蒙古东北地区蒙古族人(以下简称蒙族人)日常交流用语展开分析了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言文学中所研究的语码转换课题上,中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关注度不够,相关科研文章仍较少。我国十三亿人口56个民族现仍保留着多种语言,随着中华民族经济和交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带来的语言文化逐渐影响了本地交流方式甚至语言,从而语码转换现象越发显著。本章通过研究和分析蒙古语语码转换,进一步明确语码转换的概念,并分析蒙古语语码转换原因、形式、特征及蒙古语语言文化的走势。  相似文献   

7.
土族语、古蒙古语对照词表(一)李克郁,李美玲土族是我国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建国前,文人史家对土族的一些情况很少有报道,因之人们对其很陌生。建国后,在五十年代,国家曾一度组织工作队深人到土族地区,对其社会历史及语言进行了调查,但正...  相似文献   

8.
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一般以音节为单位分开书写,也有书面蒙古 语的两个音节连写的形式。它是反映中世纪蒙古语复合元音和长元音的一种有规 则的拼写方式。  相似文献   

9.
说起土族,人们也许会联想到胡松华唱的土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全国文艺调演时演出的土族民间歌舞《迎亲》,也许还会联想到新近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土族风情》……土族,人口有12万多。除一部分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外,还散居在青海的大通、民和、乐都、同仁县,以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等地。土族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代土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与蒙古语中的喀喇沁方言相近,但也掺杂了一些藏语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世居青海省的六个主要民族所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族,回族和藏族分别操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蒙古、土和撒拉族分别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操着不同语言的这些民族,在青海这块土地上世代相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过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之邻省汉语河州方言区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如回、保安、东乡族的交往,相互都产生过一定影响。青海汉话的许多特点就是在  相似文献   

11.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原保安城附近的下庄、嘎斯尔等地的一些土族也使用保安语。使用人口共约9000人。  相似文献   

12.
保安语的词汇同蒙古语族其他所有语言的词汇一样,由固有词和借词两部分组成。固有词包括与蒙古语或蒙古语族其它语言同出一源的词、独有的词以及在这些词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词和合成词。调查结果表明,保安语是我国蒙古语族诸语言中拥有与蒙古语同源词数量最少的一种语言。拿借词的情况来看,在蒙古语族诸语言方言中,保安语年都乎话拥有藏语借词最多,保安语干河滩话拥有汉语借词最多。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利用第二手语文资料对康家话的词汇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其词法形态在保安语中的对应形式作了探索。得出了康家话与保安语在语法方面的关系,总体上要比跟蒙古语族的其它语言更接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土族语和蒙古语白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族语和蒙古语白色词的文化内涵●贾儒民族习俗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又必须是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习俗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就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在历史的积淀、传承和演变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月笔者同本所贾晞儒、索南才让二人对康家话进行了首次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写出了调查报告,本文在此基础上,仅就康家话的语音系统、词汇构成的一些特点作如下分析。 康家话是我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沙里木、宗支拉、巷道三村部分回族在经商交易或家中来人谈话等小范围内使用的一种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据初步分析,康家话里保存着蒙古语族的许多特点,同蒙古语、东乡语、土族语、保安语和东部裕固语相比较,它居中间地位,但与同仁保安语的共同性似乎要多一些。对此,还有待深入研究。由于  相似文献   

16.
撒拉语、蒙古语同属一个语系。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了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影响。这种接触和影响的结果,就是在各自的语言中出现了相互借用的词语或有同源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撒拉族与蒙古族的历史关系和文化渗透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实验语音学对现代蒙古语语音、语调教学影响显著。在语音教学方面,通过语音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测定现代蒙古语中元音和辅音的准确发音部位、音节的类型以及方言差异问题。在语调教学方面,语音的实验能够揭示现代蒙古语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即语调特征。我们应该努力把传统语音教学与语音的实验研究这两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提高蒙古语言研究的水平和教学质量,拓展蒙古语言研究领域,培养蒙古族语言研究和言语工程所需人才,更好地为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漫话土族服饰文/李琪美(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地,人口19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地区、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土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头饰土族妇女早期的头饰称“扭达”,式样有八、九种。用彩布、银、铜、金属长针、...  相似文献   

19.
语言接触影响是一个历时的、自然的动态过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文以青海汉话和青海蒙古语的关系为例,认为所谓"源语"和"受语"关系是可变的,语言接触影响的概念涵盖了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织的一种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关于阿尔泰语和某些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的第一个假设,出现于十八世纪前半叶。第一个注意到突厥语、蒙古语、满洲-通古斯语之间存在某些相似点的学者,是在北方战争的波尔塔瓦之役中被俘的瑞典军官冯·斯特拉伦伯格。他多年在俄罗斯东部各地调查研究某些芬兰-乌戈尔语、突厥语、蒙古语以及其他语言,他称这些语言为“鞑靼诸语”,分之为六个语群。使用这六个语群语言的人是:1.维吾尔人(他称芬兰-乌戈尔人)、巴拉巴·鞑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