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五代浙江的海外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东汉,浙江与海外国家已有贸易往来了。到了唐代,浙江的社会经济又有长足发展。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失掉河西之地,“丝绸之路”渐次冷落,浙江的海外贸易由是日趋兴盛。本文试就唐五代时期浙江海外贸易的概况、影响浙江海外贸易的诸因素,以及海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 唐五代浙江海外贸易的概况唐时浙江海外贸易港口有明州(今宁波)、温州、台州等处。陈裕菁译订的《蒲寿庚考》中说:唐代“福州、明州、温州,以及苏州之松江等,皆贸易港也”。在《中日交通史》中,对唐时中日商船出入的主要港口,有详细的记载。自庸文宗开成四年(839年)至唐昭宗天祐四年(907年),凡七十年间,中日商船停泊的地点为明州、楚州、苏州、松江口、福州、常州、广州、台州、温州东城县玉留镇等地,其中停泊在明州的次数最多。据《宝  相似文献   

2.
宣德年间“吏治澄明”,可以说是明朝三百年间的最好时期。对于这一点史家不乏誉美之词: 《明史》卷150云:“永、宣之际,严饬吏治。职事修举。”卷158又云。“仁、宣之际,惩吏道贪墨,登进公廉刚正之士”, “风纪为之一清”。 明代史学家焦 称赞说:“永、宣之间士风吏治,庞厚可观。”① 明末著名史学家顾炎武说:“宣庙精勤, 吏治,一时澄清之效如此。后人不知,即知之。亦不肯言矣。”② 明自正统以后,士风日坏,不好拿来与宣德年间比较。如果把洪武、永乐、洪照三朝的吏治拿来与宣德年间的吏治相比,三朝也明显逊色。洪武时期穷治大狱,广兴株连,…  相似文献   

3.
一部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好教材──乐承耀《宁波古代史纲》读后徐规远在六七千年前,宁波地区就有“河姆渡人”生活在那里,从而揭开了宁波历史的序幕。唐宋以来,宁波(明州)成为浙东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中心之一。宁波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宋元时期海外贸易...  相似文献   

4.
郑晓《今言》一书,是一部重要的明代史料笔记。清初编纂《明史》时为郑晓立了传,但只说他是浙江海盐县人,未记载他的生卒年。《海盐县图经·郑晓传》中也同样没有记载。迄今为止,在有关郑晓的论著中,未见有人言及他的生卒年。是否由于缺少史料而无法查考呢?事实上并非如此。最近细读《今言》,从中发现了有关郑晓生卒年的线索,撰此短文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5.
浙江是文物之邦,历代来有藏书之风,特别是到了宋代,杭州成为全国的刻书中心。时人有言;木板书以杭州第一,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后人珍视的宋板书有许多是在两浙的杭州、明州(宁波)、婺州(金华)、绍兴、台州、严州(建德)、湖州、嘉兴、衢州等地刻印的,这又为浙江藏书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本文就我们管窥所及,对宋以来浙江的藏书史,作一略的叙述。一、皇家藏书  相似文献   

6.
勘合制,作为明代一项重要制度,不仅在有明300年行而不衰,而且对后代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对明代勘合制推行的时间、种类与用途、管理及其作用诸方面,作一粗浅的论略。一 关于明代勘合制推行的时间,除去《明史》含糊其辞未作明确交待外,其余诸史书均有明确而且一致的记载。《明史·食货志》云:“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贴,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明史》这一记载没有明确的时间,只云是在太祖朱元璋时实行此制,而且从行文中找不出“勘合”的字样,其实户籍、户帖即是勘合。对这两点不清之处,明人…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7,(6):137-142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二六七卷本《明史列传稿》,是迄今所知张廷玉《明史》现存数种篇幅长、价值高拟稿中的一种,但学界对之研究相对较少,至今只知其于乾隆后的流传状况。文章通过对该书所保存的一个校对题签中"迈注"二字之研究,从该书乾隆嘉庆时曾存海宁拜经楼、海宁人许汝霖之家于康雍年间曾存《明史》拟稿之明朝大臣传部分之抄本、海宁人朱尔迈与许汝霖是好朋友、朱许二人与康熙时《明史》总裁陈廷敬也是好朋友、康熙二十八年至三十年以上朱许陈三人曾同处《明史》纂修馆之所在地北京、康熙二十二年纂修各官撰写的《明史》列传拟稿已经基本完成、康熙二十六年四月《明史》监修徐元文等改修为初稿的《明史》纪传部分已达十之六七、校对题签中的"迈"字、"万"字、"卷"字与现存朱尔迈一封信件中的"迈"字、"卷"字结构和笔画特点十分相似等,推断海宁人朱尔迈当即题签中的名"迈"之人。这一研究对于了解该书之早期形态以及进一步推动关于张廷玉《明史》拟稿状况这一史学史上重大课题的讨论深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松浦章 《求是学刊》2001,28(2):98-104
文章根稀见史料 ,系统地探讨了 1 7世纪初期 ,包含明末的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等广大地域的航海贸易的真实情况 ,尤其是中国福建、浙江商人的航海贸易的实际状况。诸如倭寇绑架中国人又转手贩卖的实情 ,葡萄牙人的亚洲贸易 ,在日中国商人参与策划日本海外贸易等 ,均从不同侧面予以阐述 ,尤其是文中引用大量漂流到朝鲜半岛的中国、日本商人的供状 ,亦属首次公布 ,对研究明代末期的海外贸易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期史书《春秋》、《左传》、《国语》以及《史记》等对越民族的记载,是浙江最原始的文献资料,但简略而久系统。对浙江古民族历史有比较完整系统记载的是浙江人自己撰著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史书。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方志学界集体创作、方志学家魏桥任主编、顾志兴、俞佐萍任副主编的《浙江省名镇志》已于1991年9月由上海书店出版,向国内外发行。《浙江省名镇志》一书荟萃浙江省161个著名集镇,比较全面地记载了这些著名集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物以及民情风俗等的历史和现状。全书130万字,并配彩图160幅,编印精美。此书印数9300册,出版不久,即销售一空,受到省内外党政干部、科研工作者等的欢迎,海外学者还辗转托人购买。这说明了《浙江省名镇志》一书受到欢迎之程度。  相似文献   

11.
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地处东海之滨,位于奉化江与余姚江会合处的市江两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沿海贸易港。据古史记载,明州一带原为夏禹第五代孙夏王少康的庶子无余的封地,称“甬句东”,在夏、商、周三代均为越族活动地区。秦始皇统一六国,“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在明州一带正式建立鄞、鄮、句章三县,属会稽郡。但当时这三县的治所均不在今宁波市城区内。至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晋将刘牢之为了防御当时的孙恩农民起义军,才第一次在“三江口”(奉化江、余姚江、甬江会合处,今宁波市城区内)筑城,“刘牢之筑以塞三江之口,西城外有城基,上生竹篠,俗称篠墙”。不过刘牢之所筑之城,  相似文献   

12.
此书收《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即《传习录》中篇,系阳明重要论学书札之一。《阳明年谱》载此书于嘉靖五年丙戌条下,谓“八月答聂豹(文蔚)书。”按《阳明年谱》嘉靖三年甲申条记:“十月,门人南大吉续刻《传习录》。《传习录》薛侃首刻于虔,续刻于越。”钱德洪《传习录》中篇首序云:《答聂文蔚》之第一书属“元善(南大吉)所录之旧,”钱氏仅照此移录。故此书不可能成于嘉靖五年,只能成于嘉靖三年十月以前。此书已倡致良知,《年谱》正德十六年辛已条云:“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故此书又当成于正德十六年以后。  相似文献   

13.
《学问》2010,(4)
乐浪郡初置于公元前108年,《汉书》卷28下《地理志》乐浪郡条中记载其下辖25县,《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记有乐浪郡下辖18县,而《晋书》卷14《地理志》中乐浪郡所辖县数则为6县,通过对史料的钩稽,考证出西汉武帝元封三年所设乐浪郡之统辖范围当为11县。  相似文献   

14.
李梦阳生平若干史实的考索辨误王公望明代中期,由甘肃文学家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扫荡了文坛上萎靡不振的文风,也起了矫正风气的作用。然而,从《明史》、《明书》及明清以来迄今有关著作对李梦阳生平的记载来看,有不少讹误之处,需要探索辨误。一、生卒年李梦...  相似文献   

15.
张明富 《求是学刊》2015,(1):152-157
《明史食货志》之编纂始于清初潘耒辑录"明实录"的有关资料,志书草稿成于王原,而后删改成王鸿绪《明史稿》之"食货志",雍乾之际再加修改而成其书。此书是研究明代社会经济的重要依据,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20世纪中期以后,海内外学者开始对之进行校勘,纠正其失误。近几年对初校本《明史食货志》校勘记的修订是在尊重并吸收前贤有关成果的基础上,复核、修订初校本原有校勘记,并对新发现的问题加以考证,作出增补校勘。每条校勘,首先从论证较详的校勘记长编入手,而后简化成扼要的校勘记。初校本《明史食货志》原有校勘记99条,修订后形成了校勘记长编247条,又从中择出223条简化成校勘记。文章选列其中校勘记长编30条,希望读者由之了解本次校勘修订工作的大体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以贝币为链环的滇缅印贸易圈的形成 《新唐书》卷 2 2 2上《南诏传》中明确记载 :南诏“以缯帛及贝市易。贝者大若指 ,十六枚为一觅。”《政和证类本草》引《海药》记载云 :“贝子 ,云南极多 ,用为钱交易。”前一条记载说明了贝币使用的单位和规制 ,后则反映了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用贝币的普遍性。直到元代 ,贝币依然在云南通行 ,而且计量手段更成熟 ,更系统。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曾经记道 :“离开大理城 ,西行十天便到达哈喇省 (大理 )的一个主要城市 ,居民也同样用贝作为货币。不过这种贝壳不是本地出产 ,而是从印度进口的。”元初李京…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勤于著述。由于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后世不公正的评价,使其成书于熙宁年间的文字学著作《字说》,也遭到同样的厄运。《宋史》本传云:“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附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字说》一出,唐耜为之作《字说解》120卷;韩兼也作《字说解》数十卷;刘全美作《字说偏旁音释》及《字说备检》各1卷,并作《字会》20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10卷,一时习者蔚然成风。哲宗元祐中废新政,是书也因此遭到非议而被禁用。绍圣间虽又用以程试诸生,但不久旋废,今书已散佚不传。对于《字说》这样一部文字学著作,颇为历代  相似文献   

18.
明初以来社会经济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明代后期(指嘉靖至明亡的一百多年间)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活跃,资本主义因素随即与兹俱发。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承宋元刻书业繁荣发展之势头,得时代商业竞争之风气,该时期我国刻书出版事业(尤其是私人刻书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达景象及鲜明时代特色。资本主义因素在该时期私人刻书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蔚为大观。1 明后期私人刻书业所以发达,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政府政策之优惠。早在明初的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就“诏除书说籍税”。这一诏令始终贯彻于有明一代,对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私人刻书业,无疑是一注持久有效的兴奋剂。二是工价低廉。随着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的日益激烈,造成大批农民破产,涌入城镇,给手工业带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刻书成本大降而赢利日见可观。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刻本《弘明集》第一卷,“计字一万二千一百九十个,该银六两三钱二分七厘”。则每刻一百字的工价仅为5分2厘(见《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另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引除康《前尘梦影录》云:汲古阁毛氏广招刻工,“三文银刻一百字”,其价更廉。刻价如此,纸张、印刷等费用亦十分低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济界对“高消费”的观点很感兴趣。许多同志以为这种主张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其实,《管了·侈靡》就是主张扩大消费的。明代的陆楫,更是一位提倡消费的杰出经济思想家。本文拟就此作一番简要论述。陆楫(1515—1552),字思豫,号小山,上海人。生平事迹在《南吴旧话录》和《上海县志》中有简单介绍。他是明代著名词臣陆深之子,以父荫由廪生入太学。自视甚高,尝谓“兄弟辄有(陆)机、(陆)云”。为文善议论,文名颇著。曾主持纂辑《古今说海》,搜集“古今野史外记,丛说脞话,艺书怪录,虞初稗官之流”,加以“品隙抉择,区别汇分”①,计一百三十五种凡一百四十二卷,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著名的丛书著作有《蒹葭堂稿》,其中部分内容汇为一卷以《蒹葭堂杂著  相似文献   

20.
秦望山考     
1983年6月1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厂,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破土动工。6月2日,《解放日报》报道时,以“二千年前秦皇驰道,如今布满施工队伍”,并介绍了秦山的背景材料,“秦山,又名秦望山。《水经注》云:海盐县‘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山得其名焉。’”查郦道元《水经注》载:“秦望山在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见《水经注》卷四十,第10—11页);但其所指,系绍兴的秦望山。查遍《水经注》并没有海盐县境内有秦望山的记载。《越中杂识》第2页记载:“秦望山,在会稽县东南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