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养殖三方面17类碳源,测算了湖北省全省1995-2011年及其16个地市(州)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展开时空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全省2011年农业碳排放量达到1 544.90万t,较1995年(1 443.56万t)增加了7.02%,年均递增0.43%,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3个阶段变化特征;地市(州)间区域差异明显。根据碳排放的比重差异,将16个地市(州)划分为稻田主导型、农地利用主导型、牲畜养殖主导型、复合因素主导型4种类型;与1995年相比,效率、劳动力、结构因素分别实现了94.13%、41.23%和8.67%的农业碳减排,而经济因素则引发了151.05%的碳增量。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稻田养殖河蟹经过一年的试验,稻蟹获得了双丰收,由此建立了高纬度稻田养殖河蟹的生态模式,以示推广。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金鱼     
江苏省沛县安国镇庙道口村农民崔成领,利用稻田养金鱼,实现了鱼、稻双丰收。三亩稻田的年收入,超过了万元。崔成领原来是养鸡专业户,因禽蛋市场滑坡,不得不另谋致富门路。96年,在庭院中建200平方米的金鱼养殖池,开始了金鱼养殖。当年就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入。可是,随着养殖金鱼的越来越多,人们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  相似文献   

4.
泥鳅肉质细嫩、味美,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在一般淡水鱼类之上,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说。泥鳅适合于稻田养殖。稻田养殖泥鳅病害少,省工省料,成本低,效益高。每亩稻田可产泥鳅15—20公斤,亩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青虾是新的养殖方法,凡水利条件好的地方均可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每亩青虾产量可达30~50公斤。 (一)开养殖沟,在稻田四周或中间开挖0.5米深,0.4米宽的沟,呈“田”字形或“井”字形。对田埂加高加宽,以防种虾逃跑。在进水口和  相似文献   

6.
稻田饲养泥鳅是一种切实可行、效果较好的养殖方式,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选择适宜稻田。放养泥鳅的稻田应选择水源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田硬高而坚实,保水保肥性能强,同时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龟     
稻田养龟是一种稻龟互利共生的养殖新技术,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的经验,在稻田投放2-3两重的龟,当年可长6-7两重,鳄龟年增重1市斤以上,一亩水田增值2-3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八字”精养法是我国池塘养鱼传统技术的经验总结,已广泛应用到大水面养殖、集约化养鱼方面,成效显著。而目前,有不少稻田养鱼农户却认为:“稻田养鱼是养耍耍鱼,没有多大搞头。”其实不然,稻田养鱼技术与池塘养鱼技术也有许多相似之  相似文献   

9.
徐丽红 《小康生活》2000,(12):18-19
湖南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绿源种养场农民周利群,从99年开始,采用“芜萍(浮萍、牧草、菜叶等)→福寿螺→鸭→芜萍”的生态食物链养殖模式,在自家40100m^2(6亩)稻田中培育芜萍和福寿螺,共喂了830羽蛋鸭。去年纯利蛋保持在0.18—0.12元/枚,一年获纯利3.2万余元。今年至九月底止,获纯利2.5万余元。周利群的养殖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殖螃蟹,投产少、见效怏、经济收入高,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凡是有水源的河沟、池塘、山塘、稻田、水库等所,只要有防逃措施,均可用来人工养殖螃蟹。现将人工养殖螃蟹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江苏稻田养鱼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对传统稻作农耕的合理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唐代的挫折,至迟在明代,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放养鱼种逐渐多样化。民国时期,江苏出现了专门机构指导稻田养鱼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4个阶段的发展,江苏稻田养鱼走向了成熟。稻田养鱼作为一种农业多种经营,是生物多样性在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有效利用,在江苏稻田养鱼系统中,水稻是主体,鱼类是绝对优势种群。结合江苏稻田养鱼的历史和生物多样性的思想,提出了江苏稻田养鱼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遏制水体污染,保护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养殖对象,加强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稻田养鱼的技术水平;健全服务体系,规范稻田产鱼的市场管理行为;改善生产条件,完善稻田养鱼工程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的稻田养鸭生态模式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明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经典的稻田养鸭模式。传统的养鸭模式有一套特殊的技术体系,施行先进的人工孵化技术、饲养特定的鸭品种,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稻田害虫发生规律分批放鸭群,养鸭在除虫的同时又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明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专业的鸭船进行规模化的养殖,同时还形成了利于稻田养鸭模式的地方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鳝鱼又称黄鳝。利用稻田养鳝,既可发挥稻田生态条件优势,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达到种养结合、稻鱼双增、举两得的目的。养殖户张中良从98年至2000年三年平均每年每667m~2收捕鳝鱼845kg,增产稻谷54kg,折合产值16960  相似文献   

14.
乌骨鸡的养殖因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和市价连年上升,已越来越被养殖户们看好,成了城镇乡村人们发家致富的一条路径。目前,乌骨鸡的养殖已是江苏苏北地区重点投资的开发农业项目之一,乌骨鸡的养殖正大范围的进入千家万户,并逐步形成了规模,据资料统计到1995年12月底,已发  相似文献   

15.
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倍受人们青睐。近年来,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其虾仁、虾黄等出口也迅速增加。其养殖技术如下:(1)水体选择。龙虾生命力很强,既可利用池塘、稻田、房前屋后的坑塘养殖,也可利用一些不宜用来耕种和进行水产养殖的荒水、荒滩和宜渔荒地来养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龟是一种动植物互生同一环境生态互利的养殖新技术,也是稻田作物空间间隙再利用,不占用土地资源,又能节约饲养成本,降低田间害虫危害及减少水稻田用肥量等互补互利措施,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名龟养殖的经验介绍,每667m可产净龟(增重)是投入量的2—3倍,龟产值是水稻的20倍。现在将六项措施介绍于后:2选择的水源条件较好且排灌方便,并且不宜漏水的田块。在稻田四周建立防逃设施,四周用厚塑料膜围成50—80cm高防逃墙,也可用石棉瓦等围建,原则上不使龟逃逸即可。田间开挖几条水沟,深度在30—50cm,宽度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江苏盐都县义丰镇养鳝户,在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大多利用自家责任田进行稻田畦沟式培育蚯蚓、养殖黄鳝的综合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亩获黄鳝300公斤以上,亩产稻谷550—600公斤,该法养殖,行之有效;当蚯蚓大量繁殖时或天气变化时,蚯蚓会到处爬行而跌入水沟,成为黄鳝食料,  相似文献   

18.
凌剑  陈玲 《小康生活》2005,(4):25-25
无公害大个蟹稻田养殖,是利用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面养蟹(螺),这样,萍养螺、蟹,螺也养蟹,螺、蟹又为稻、萍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使稻、萍、螺、蟹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审查实践证明,一般每667平方米稻田可产稻谷500公斤,无公害大个蟹100—125公斤,总产值达1.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为日本沼虾,由于青虾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因此,湖泊、池塘、河沟、稻田等各类水域都可养殖。但从生产实践来看,要养好青虾,必须把握好以下五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巢湖南岸的安徽庐江县同大乡下东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稻田养蟹“状元”,叫周自创。11年来,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独特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该乡稻田养蟹面积由当初的寥寥几亩发展到万亩以上,成为我省稻田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