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河北省新时期小说创作具有相当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造成这种创作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一、河北类文化的影响,融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于其中的河北类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种十分现实主义的类文化造就了河北小说作家创作之魂。二、地域的影响,河北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京畿之地”,致使作家们的创作思维方式中多了一些清新,明丽,少了一些魔幻,荒诞。三、受老一辈燕赵作家的现实主义飓风的裹挟。要想突破这种固有的创作模式,就要按照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去思考和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2.
十六世纪中叶率先崛起于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是欧洲文学的重要叙事体裁之一。四百多年以来,它以独特的叙事结构技巧,一直在影响欧洲作家的运思方式与创作实践。本文通过对英、法、德与西班牙等国若干作家作品的透视、比较和简要剖析,明确地指出流浪汉小说对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欧洲作家影响最深,同时也具体地说明了这种文学体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特殊作用与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小说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其次表现为小说手法的扩展和丰富,最后卡夫卡给中国小说家提供一批可以借鉴和模仿的小说样本。中国新时期小说家之所以特别认同和钦佩卡夫卡,首先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艺术世界,其次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立特行的业余作家,最后是因为卡夫卡的传统是中国作家既陌生又熟悉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将小说创作放在整个文化历史长河中作纵向剖析,会发现中国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已造成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极大影响和束缚:中国男人的双重感觉带来的是小说总体上的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不敢正视悲剧的心态使作家们回避冲突,缺乏深层次的挖掘;过分的崇尚事实,追源求本几乎扼杀了小说最根本的特点──虚构;而作家们对传统道德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又使小说逃离了浪漫……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作家放弃对生命本源的探索,取消对未来大胆的追求,其最终的恶果是导致艺术创作力的平板和萎缩。  相似文献   

5.
河北新时期小说创作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造成这种创作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一,河北类文化的影响。融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于其中的河北类文化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种十分现实主义的类文化造就河北作家创作之魂。二,地域环境的影响。河北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京畿之地”,使作家们的创作多了一些清新、明丽,少了一些魔幻、荒诞。三、受老一辈燕赵作家现实主义飓风的挟裹。要想突破这种固有的创作模式,就要按照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去思考和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小说描写艺术管窥杨梅新时期小说在描写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描写方式,这是现代主义小说描写艺术东渐,使传统现实主义得到新的滋养的结果。1.感觉化描写这种描写,大致是借鉴了意识流和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莫言。李洁非说:“如果你把一件东西放在其他作家面前...  相似文献   

7.
试析康拉德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拉德是一位承前启后、伟大而深刻的作家。他的小说既继承了英国小说创作的优秀传统,又在许多方面大胆开拓,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康拉德的几部代表作品,展示作家在小说主题的“内转”、叙事技巧的革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康拉德的小说深受许多现代派作家的推崇,对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以延安为核心的解放区小说叙事模式形成的渊源,认为这种模式的形成不仅与苏联的文学理论有关,而且与苏联小说的直接灌注有关,这种模式忽略了生活的无限丰富性,制约了作家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现代作家,空灵、幽玄是川端康成小说极力营造的一种艺术美,对这种艺术美的捕捉与叙述角度却非常独特。镜子,是川端文学十分钟情的一个意象,作品往往以镜的反射、折射、叠印来营构一个意蕴深远、意境朦胧的“镜中世界”。镜中世界的营构与作家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作家自觉艺术革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张资平的性爱小说运用自然主义手法对性爱进行了自然真实的描写。他要表现的是异性之间灵肉一致的性爱才是真正的性爱道德,提倡的应是灵肉一致的新的性道德观。这种新的性道德观对后来的市民小说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林纾的小说翻译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大量的小说翻译实践使林纾形成了特色鲜明、自成一体的翻译小说话语系统。当然,林译小说的话语系统不是单一的话语形式,而是一种多维的"话语"形式,其中林纾的序跋话语、译本书名话语和译文文本话语极富特色,是构成其话语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蒙的文学成就比较突出,而且因其创作时间持续之长、作品之丰、创作手法之新,在当代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有关王蒙的研究长盛不衰,卷帙浩繁。同时,作为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王蒙小说写作一直没有间断,之前的王蒙小说研究综述已经不能代表研究对象的全貌。因而,对王蒙的小说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查阅了多方面研究材料的基础上,着眼于研究者对王蒙小说的论述,试图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文化时空中,有一个以金庸小说为核心的文化星群。这个星群以其规模之庞大、润泽之深远著称于世,其内容主要是金庸小说及其所衍生的文化符号。在其构成过程中,有三个因素不容忽视:首先是作为作家所在地的香港的都市性,这是促使金庸写作的基本动力;其次是金庸小说本身的内涵,这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基本元素;最后是诸多层面读者的多重角度的阅读。其中,阅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建立在“阅读快感”基础上的阅读实践,最大程度地促成了金庸小说的扩张与流变,最终塑成一个以小说、影视、网络与电子游戏为主要题材的动态的符号世界。  相似文献   

14.
"家国"不仅组织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它还是构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家国意识及民族精神的影响下,对于国家政治主题的关怀一直是明清长篇家庭小说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它不仅表现于家庭内部事件的寓指中,在家庭外围的各种社会活动里,对于政治的直观叙写、暴露与批判亦是此类小说作家们明显而刻意的追求。作家们在"政治"场景的细写和解剖当中,将他们心底的末世声音传递了出来,这是他们对于时代风雨的敏感体验和反映。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英国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吉姆爷》继承了英国小说探索道德问题的传统并把道德探索的创作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吉姆道德探索从社会的影响、他人的影响以及主人公自身的弱点阐述了道德堕落的根源,探讨主人公重建道德完美的赎罪过程,并从主人公经历中的三次跳跃,探讨“忠诚”与“背叛”这一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在“五四”新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杨绛从小说创作开始就努力摆脱男权意识的影响,用其独立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她的小说在塑造了一批女性经典形象的同时,也描绘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男性形象。这些男性角色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品格虽有高低之分,但爱情都充满失落无奈,事业上少有成就,且性格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弱点。杨绛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消解了男性霸权,冷静地呈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委婉地反映出人生的局限和社会的荒诞。解读杨绛小说中男性形象的丰富内涵,是欣赏杨绛作品艺术、探索知识分子内心、解读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新时期以来,学界对沈从文及其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文章主要从情景叙事的角度研究沈从文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并分别从自然风景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弥补学界在叙事学角度研究沈从文小说文本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与文学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在齐鲁文化的映照下,张炜小说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齐鲁大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使张炜小说为大自然而歌,儒道互补的齐鲁文化传统影响着张炜小说的内容和内涵,齐鲁民间文化资源为张炜小说注入了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与中国小说起源的关系密切,"小说"和"小言"等小说概念出自《庄子》,概括中国古典小说审美精神的"志怪"一词出自《庄子》,《庄子》寓言中含有《山海经》"奇说"式的小说内容,这些使《庄子》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小说》、《志怪》为名的第一批小说专著,是《庄子》对中国小说起源深远影响的必然结果。从出土的先秦小说可看到《庄子》小说内容的历史背景,也显现出《庄子》的独特之处,它是中国小说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20.
在"80后"小说的反成长叙事里,塑造了一大批另类的师长形象,他们对青少年只会起到反面的作用,甚至是导致他们迷惘、困惑、颓废、叛逆、堕落、受伤甚至死亡的主因。与此对比,"80后"则以"反"和"拒绝"的姿态成长着,以颓废、反讽、游戏和调侃的姿态叙述着,呈现出一种当代人普遍"在路上"的彷徨、苦闷、焦虑、恐惧和忧伤的流离之苦。这些颠覆性的师长形象从反面表达了"80后"对能真正作为灵魂导师的师长形象的期待,具有非常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