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贾创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代,知识的实质就是资本,而人又是知识的直接创造和拥有者,是知识的载体.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知识、人才及基础教育的作用,这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主题,论述了在这方面的成绩、问题和对策,以期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努力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 相似文献
3.
沈之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资本主义生产在意大利萌芽之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工商业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市民阶级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人文主义者将古典文化投影于现实社会并创造出丰硕的新文化成果,带动了整个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高度重视。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胜利精神”笔谈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这种科学态度的重要表现。在考察中我们发现,这里无论是参与开发创业的老知识分子,还是80年代来到油田的青年知识分子,共同具有一种为祖国多献石油的责任感和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自豪感。这与胜利油田各级党组织重视科技进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分不开的。一位油田领导告诉我们:胜利油田的油层破碎,地下情况异常复杂,是著名的地质“大观园”,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持续稳产高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上水平,是离不开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因 相似文献
5.
一、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和人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现代史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马克思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的时候,一直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他对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总是感到欢欣鼓舞。他认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马克思把需要经过专门培养训练、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称为“复杂劳动”。并指出,“少量的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马恩全集》第23卷第58页)他强调说,工人阶级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恩全集》第16卷第217页)。恩格斯也断言,“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措施之一,首先是对一切儿童实行普遍教育”。他认为,“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的没有知识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马恩全集》第2卷第614页),恩格斯还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除了需要律师之外。必须有大量的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工人阶级“不仅要掌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马恩全集》第22卷第487页) 列宁继承发展了马恩重视教育、知识和人才的思想。他说过,在一个文盲 相似文献
6.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便将知识、人才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联系在一起,认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相似文献
7.
张锦秀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4)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和主张。早在1977年5月,他刚恢复工作后,就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 相似文献
8.
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学习《邓小平文选》,应当特别注意领会和掌握这个极其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先国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0,(1)
本文着重论述随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必将带来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 ;而世界科学中心的构成 ,离不开尖端的人才和许多重大发明、发现 ,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知识 ;科学中心及强国的支撑点是科学知识和人才。从而看出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 1982年9月18日,小平同志在《一心一意搞建设》这篇谈话中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教育和科学又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这就明确了人才、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南宁市味精厂的产品由商业统购统销改变为以销定产以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成本较高,竞争能力很差,1979年曾一度被迫停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当前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知识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知识和人才是企业振兴之根本。生产要提高,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人才。认识明确了,我们就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地激发知识分子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从而加快了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所以无论是指令性计划或指导性计划,都必须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有效地利用经济杠杆。经济杠杆的形式很多,如货币、价格、信贷、利息、汇价、折旧率、工资、 相似文献
14.
15.
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透彻地研究、正确地认识现代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科学有效地领导经济工作,加快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亦是一种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根据多年对经济学的研究思考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体验考察,笔者认为,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生产力。 一、管理也是生产力要素 管理即管护料理。本文所言“管理”是狭义的。狭义的管理即作为生产力直接要素的管理,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从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① 。包括微观经…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在所有杰出政治家和领袖人物之中,恐怕没有人比得上邓小平那样关心和重视人才问题的了。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人才问题的精辟论述和真知灼见,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人才问题被提高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才问题的论述,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才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每项事业都离不开人才。作为改革开… 相似文献
17.
截止到1999年,山东各地先后有13处远古文化遗址出土过53个刻画符号,其数量在全国虽不算多,但价值意义却最为重要。从北京文化、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再到商代文化,从几何形符号到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这是汉字起源、形成的几个关键点,而能够确立这几个关键点的,只有山东一地。 相似文献
18.
周一例会快要结束时,台长社办公室的女孩向全台二百多名职员每人发了一张问卷调查表,题目是“谁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人”。我不假思索地填上“父亲”两个字。例会结束后,同事们在一起交流,发现没结婚的填的都是父母,而结过婚的填的大多是儿女。 相似文献
19.
20.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无数政治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对中国崛起进行了探讨和各种解释,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政治现象,更是一个创新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念创新(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