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党际关系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党际关系理论进行了初步论述 ,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列宁在理论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并在实践中着力贯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期后 ,中共对外联络和交往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指导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党际关系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际关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共存的时代背景是党际关系产生的前提;共同的政治利益是党际关系产生的核心;共承的历史使命是党际关系产生的关键。《宣言》蕴含了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共产党独立自主原则;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新时期理解《宣言》党际关系原则应该做到理性分析"国际主义"与"独立自主";正确处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辩证看待"意识形态"与"求同存异";准确把握"执政党"与"非执政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党际关系包括共产党之间及与一些国家的工人党、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直至世界各国政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为指导,确定同各国政党关系的准则。中国共产党按照自已提出的“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已经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280多个政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关系,大大扩大了我们党与各国政党联系的范围,增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宣言》阐述的国际主义思想,还有必要深入研究。以往,人们只提《宣言》提出了国际联合思想,忽略了科学地说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关系。我们认为,《宣言》阐述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不只是各国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实际上包括了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和各国革命的一致,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和各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利益的统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结合。这是无产阶级战略、策略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意识是指马、恩、列、斯、毛等革命领袖对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国际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使命的一种自我觉醒和政治诉求。国际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领导世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也存在其历史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人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地制定了符合中国特点的外交政策,这对改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改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生存处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为核心的党际关系原则,开创了我党同外国政党独立自主交往的历史;以邓小平同民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党际关系四原则,实现了党际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跨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党际关系四原则,特别强调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首次提出政党交往的目的是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从而把党际交往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提出的建立和发展新型党际关系应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个原则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整体。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它的实践,不仅开辟了我们党对外工作的新局面,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际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从世界革命、苏联利益、中国革命考虑,积极倡导和推动了两次国共合作。同是,由于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又有不同程度的右倾。共产国际对两次国共合作在指导思想上及中共对它态度上都有所差异。第一次主要是基于上述三方面考虑,基本上按照国际主义原则行事;中共对它的态度由分歧到言听计从。第二次,受制于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因素较大;中共对它的态度则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尊重、维护大局,又对其错误进行抵制与斗争。历史经验: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情况来办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共党际关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揭示了全方位党际关系格局的三大支柱及其主要内容 ,概括这一新格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先从党员活力、党内民主、现代化、党际关系这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和探讨在党内和谐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多个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在党内和谐建设上,党员活力是在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条件和发展途径,关注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更要关注党内民主的内涵;现代化为党内和谐提出了挑战,也为党内和谐提供了动力;党际关系和谐对党内和谐有着示范和推动的作用,有利于求同存异,缩短党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国民军与苏联建立并发展军政关系,都有其实用主义目的。苏联所做的一切不尽是无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表现;而国民军的所为也不完全是在国共两党帮助下的“进步”标志及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党际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外交是各国对外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邓小平党际关系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提出了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关系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在新的形势下,把党际关系四原则扩大运用于处理同各种类型外国党的关系,主张党际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为条件,从而在党的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宗旨、对象范畴、形式内容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党际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毛泽东党际关系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党际关系的目标和宗旨、党际关系的准则、党际关系的方针、党际关系实现的具体形式、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它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党际关系的思想;在实践上,它将长期指导中国共产党政党交往的实践,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来是不同的。无产阶级从国内外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资产阶级是为少数剥削阶级利益服务,所以总是采取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态度,他们在民族问题上的指导原则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 ,在它诞生之日起便面临着处理与各种党派之间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下 ,同盟本着与“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党派进行联合与合作的基本原则 ,对不同阶级的政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并对各种宗派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同盟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和实践 ,对我们党处理党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不仅总结我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建立和发展各国党之间的关系应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这一理论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际关系理论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它的贯彻执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了我们党同各兄弟党以及其他政党的关系的政策和策略,开辟了我们党对外工作的新局面。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且对于国际共运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太雷的国际评论文章是遵循两大原则来表现其写作特点的.两大原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伟大的爱国主义;其写作特点是:无产阶级政党政策性、思想性、准确性、褒贬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政治的理论概括为以下十一个方面:国际政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生产方式对国际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国家的目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和交换关系决定的;无产阶级国家依然是民族国家,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是不可分割的;民族殖民地人民必须进行解放斗争;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是紧密相连的;和平是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平等是各工人政党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工人政党应把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划分历史时代;最后,号召工人阶级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历史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民族与阶级、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关系;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观点。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初步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党建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适应时代要求,重新确定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正确目标;提出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改革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注重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正确方针;提出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党风建设新思路;提出了处理党内矛盾、增强党的团结的正确原则;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际关系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