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例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园林田野等等的美。自然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欣赏和感受到的。但是,对自然美的本质即自然何以为美,人们的看法却大不相同。有人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金银的美的属性就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并不是别的什么外加给它们的东西。”有人认为:自然美是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说,艺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自然对于艺术的关系——艺术如何描写、揭示、反映自然的美?人们怎样艺术地观照、领悟自然的美的意蕴?这里已经假定了一个前提:自然美或美的自然的存在。那么如何理解自然美呢?什么叫“审美地”或“艺术地”看待自然呢?艺术对人们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有什么影响呢?这就引出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另一方面:艺术对于自然美的关系——人们在发现、欣赏、评价、认识自然美的活动中,艺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这后一方面,艺术史和美学史都很少做全面系统的研究,即使有所讨论,也大多是在考察自然对于艺术的关系时有所旁涉,这使得长期争论不休的艺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得不到全面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艺术着手,去考察艺术对人的欣赏认识自然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自然美学对如画的批评把自然美和艺术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对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对自然美如画的人文根据进行探究。如画的人文根据是:人的"如画之眼"的光学机制及其"镜子式"的再现使得自然生成为美的风景图像;"如画之眼"的文化哲学基础在于我们必须透过艺术的界面来欣赏自然,风景画的"赋形"使自然美必然显得如画;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社会历史实践)构建了自然美如画的审美经验。该文的探讨揭示了艺术在自然美的显现、自然审美中的基础性的赋形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中蕴藏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生物学的自然美具体表现形式为光、音、形、色诸方面;社会美是人们对生物某些物种自然特征认识的深化,已把它们的某些自然属性“人格化”成一种精神的东西,使其自然美转化成社会美的特殊表现形式;生物体具有奇妙的自然形态,通过加工和改造,倾注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予人们艺术美。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5.
风景区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美是风景区美的核心和基础,是主体“乐章”,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应围绕这个核心做好“配乐”,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一、体量和谐,强化自然美自然美是客观美,是自然风景美的根本特色,美在“自然”二字,是它与人工美的根本区别。自然美是通过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静态美、嗅觉美、听觉美等美感表现出来的。开发建设风景区,应注意强化自然美,因此人工构景时,应重视以下几点:1.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过多。风景区中的建筑物主要是点缀风景,深化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所以建筑物不宜过大,要与…  相似文献   

6.
就自然审美与自然美的关系而言,随着18世纪美学的主体性转向,自古希腊以来对"美"的客观本质的探讨让位于对主体"审美"的探讨,包括"如画"在内的"自然美"逐渐演变为"自然审美";到了20世纪,分析美学从对"自然美"的概念分析中,最后折中地使用了"审美品质"这一概念;而当代中国"人化的自然美"则从整个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历史的高度探究了美(包括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本质。就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关系而言,大体有三种基本形态:早期是自然审美统一于艺术审美,进而当代自然美学对二者做出区分,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同时也出现了将艺术审美统一于自然审美的尝试。就自然审美与生态审美的关系而言,后者呈现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然审美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从认知到审美的独特路径,因而摆脱了艺术审美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然审美的真正自主。就自然审美与自然保护论的关系而言,二者是互动共生的。早期的自然保护论强调"自然全美"思想以及人类破坏自然美的事实,当代自然保护论深入思考了审美价值作为自然保护基础的可行性与优势,并对自然审美提出去人类中心、欣赏自然"环境"、欣赏要严肃深入、审美要具有客观性、要有道德的参与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们对大自然美的选择与创造,人们在享受它的美的同时,又把美的享受回归到音乐本身;它在不断地选择与创造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它的选择与创造又将艺术升华成美,开拓着自己向前发展的路。  相似文献   

8.
一 新闻所反映的一切事实,大多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和探索自然奥秘紧密相连的。正是由于人类不断接触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才不断地闪耀着自然美的光辉。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人类的社会实践,为挖掘自然美,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由此,我们也完全可以推断:作为反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闻,不可能和自然美无缘。介绍和再现自然美,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 过去,也许是太强调新闻的功利性了,导致人们的欣赏视野相对集中在新闻内容的社会美方面。尽管自然美大量存在于新闻作品中,但却很不起眼,无人问津。我们认为,强调新闻的政治性和功利性无可厚非,因为新闻毕竟不同于文艺,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视野的开阔,自然美必将成为新闻受众欣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谈到艺术,人们立刻会想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文学、戏剧、影视、建筑等等。我认为,艺术并不为它们所独占,也不是它们的专利,科技研究也是艺术,是一种以科学美和技术美为内容的创造性的自然造型和自然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中西自然审美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欣赏相对较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多体现对峙、征服,物我两分.中国人则较早、较自觉地领悟自然美,与自然亲近、和谐,天人合一;从审美形态看,西方偏于动态地外视观物,以我观物,作冷静客观的分析、解剖,艺术上追求形似,以再现、写实为主.中国则偏于静态地反观自身,物我感应融合,艺术上追求神似,以表现、写意为主;西方的自然审美观具有明显的哲学化倾向和理性思辩色彩,颇具理论厚度.中国的自然美理论呈现出描述性的经验形态和突出的实用价值,表现得精细、翔实、完备.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审美历程,总是由发现、认识、欣赏自然美开始,进而通过艺术再现自然美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自然审美和摹写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美摹写的经验。本文结合自然审美的艺术实践,介绍了一些自然美摹写的典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其文辞之美历来为人称道,在修辞上它始终遵循着一定的审美向度与标准,尤其体现在自然美和传神美两个向度上。自然美是一种素朴之美,集中表现为两点:修辞的个性化之美、文学语言的雅俗之美;传神美是一种“风韵”、一种审美情趣本真样态的外在传达,它集中表现为描摹人物的形象之美与刻画事物的情趣之美。这些内在的审美向度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情感、注意力与想象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美感需求,丰富了《世说新语》的修辞实践,使之成为修辞艺术荟萃的海洋。  相似文献   

13.
人类来到世间,便和山水自然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很长的一个时间里,山水自然仅仅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而并没有把它作为审美对象。把山水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去观照山水自然之美,那是很迟的事,西欧人直到十八世纪才发现自然美,英国人汤姆森的《四季歌》是欧洲人蕞早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的山水田园诗。比较起来,中国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认识和欣赏,比西欧人要早二千五百年到三千年。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表现山水自然之美的诗句。比如《诗经》第一首诗《关睢》的一开头两句,就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相似文献   

14.
庄子学说本意不在论审美欣赏,而更多的是政治哲学,但其包含的智慧是丰富而普遍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对艺术美、自然美的欣赏理论和思想。庄子认为,审美欣赏的本体源于“道”,审美欣赏的主体是体道者,审美欣赏的本质是体道之人对“道”之美的世界自然之情的投注,与“道”之美的境界相融与契合,因而庄子对审美欣赏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独特性。庄子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是“道”之哲学向美学的生发和演化。这种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美、提升生命的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美学史中,自然曾被当做完美的代表,是艺术模仿的对象。但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尤其从谢林开始,自然美的地位一落千丈。阿多诺沿着批判启蒙的道路,重拾自然美话题。在他看来,自然美是不可界说的,不确定性、不和谐性乃是其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对它的鉴赏要采用与艺术美鉴赏迥然不同的手段即步入野外直观自然的无言之美。阿多诺以非同一性哲学为基础的自然美观,对传统的美学研究有纠偏补弊的作用,但仍然没能完全跳出西方传统的真理美学观的窠臼。  相似文献   

16.
书法教学浅说李占元汉字书法艺术是独具一格的艺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它们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正如沈尹默生先指出的:“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提出了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命题。他为这一命题立论的心路历程是:(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是心灵的自由创造;(3)美是自由与无限。但是,自然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的尺度和追寻的目标。所以,不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而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是自然美的热情讴歌者,被誉为是大自然的情人和诗人。他认为自然是全美的,自然与美是同一的。自然之美体现为一种和谐之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一种包含矛盾、对立、多元的宇宙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和谐。这种和谐的原因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时刻存在着的神秘的力量。自然美是现实美与超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这是我国美学界当前十分流行的新概念。最早提出这个新概念的是李泽厚同志,他在一九五六年的文章中谈到自然美时说:“自然对象只有成为‘人化的自然’,只有在自然对象上‘客观地揭开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时候,它才成为美。所以,高山大河等自然现象本身,并不如旧唯物主义所形而上学地认为的那样,有所谓美的客观存在。自然本身并不是美,美的自然是社会化的结果,也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果。自然的社会性是自然美的根源。”李的这段话可谓大胆而雄辩。所谓大胆,是说他把一切主张自然美在自然本身的观点一律斥为“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断然宣称“自然本身并不是美”;所谓“雄辩”,是说他机敏地援引当时还为读者所不甚了解的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  相似文献   

20.
谈音乐审美教育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夏威艺术作品存在着美,人们对它进行欣赏、体验、寻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种赞叹,既是主体审美愉悦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了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审美、鉴鉴别别和评判,这就是艺术鉴赏。音乐艺术也同样,在欣赏过程中不仅要有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