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微博上我们能看到模因广泛传播的现象,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仿拟修辞的大量流行。我们将模因和仿拟的模式进行了对应,同时讨论了使用仿拟如何利用了模因的传播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模因的定义可以进行细化——表现型模因作为整体得到传播优势,和仿拟的效果存在区别;仿拟效果所依赖的“语境”,可通过模因概念得到解释;我们引入了“根模因”的概念用来代替一般解释里语境的作用,这是对原有的“表现型模因“概念的重要细化。  相似文献   

2.
从模因论角度解析仿拟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仿拟修辞中模因的传播现象。通过对仿拟修辞模因现象的解析,为创造仿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议模因论对仿拟生成的解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尝试运用模因论对仿拟的生成做出解释,认为模因论具有仿拟形式本身的表层解释力与仿拟形式之内的深层解释力:前者阐释了仿拟生成与传播的四个阶段,后者则揭示社会人通过模仿和复制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的本真需要,从而给仿拟的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拓宽这一辞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模仿现象。通过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使得文化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模因和互文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以模仿为基础,在互文的过程中,模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将用模因论来阐释广告语篇的三种互文方式——引用、仿拟和双关。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在广告语言的创作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广告语言基因型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遵循重复规律,表现型模因遵循类推规律。文章从修辞学角度探讨了广告语言模因现象所产生的修辞效应,包括语码混用效应、仿拟效应、嵌进效应和放大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带来的商业效益。从而揭示模因理论对广告语言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语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为广告创作者设计成功的广告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身份仿拟”研究,从语言模因理论的视角展开“身份仿拟”行为方式的描述研究,将言语行为的研究范围顺应扩展为言语行为和语言语境下的行为。研究发现:“身份仿拟”具有“言语行为生物式模仿”、“言语行为仿制式模仿”、“言语行为感染式模仿”等行为特征。研究对“身份仿拟”行为功能作出了解释,为语言模因论关于模因的行为论述作了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语言模因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给英语写作教学带来诸多启发,使人们对背诵与仿写在英语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井通过实证研究对其进行评估和验证.模因论启示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或更高层次的英语写作教学上,将模因论用于较低层次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则非常缺乏,培养学生在仿写基础上的创新能力是写作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语言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载体. 一种模因要被人们普遍地模仿,必须具有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和权威性等特性或其中的一种.然而,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是客观社会现象的主观反映,是一种主动行为,除了必须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外,它的成功复制和传播更多地受人的心理因素的支配.文章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对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影响,以求对语言模因现象的本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我们的外语教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模因论的视角看,按中学语文要求,教会学生能根据一定的题旨情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教学过程,可视为一种对句式模因进行同化记忆(遗传)、语境选择(复制)、变异表达(传播),并产生出新的句式模因复合体的模因教学模型。语言模因又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形式,在句式模因教学实践中可以对应为句式的变换应用和句式的直接套用。  相似文献   

10.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播总是通过模仿、复制,尤其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中国英语是一种跨语言文化传播活动,从翻译模因角度来看,其翻译活动是传播和复制过程,等值模因和等效模因是中国英语在新的文化中较为活跃的模因,中国英语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模因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复制和传播。中国英语得到异国文化承认、接受并流传就是翻译模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1.
模因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模因论研究主要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模因论研究的两个主要视角:介入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模因研究及介入语言学的模因研究。并具体分析了模因论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模糊问题以及模因论对仿拟修辞的表层解释力问题,同时概括了目前模因论研究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角度解读网络语言的强势模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成功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解释网络语言的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模因论(Memitics,以下简称MT)出发,结合认知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以下简称ST),以丰富的网络新词为语料,深入探讨网络词语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认知过程.并提出模因论对网络言语交际的独特解释力.只有了解成功的模因在网络新词语复制、传播过程中的听话人的认知机制,才能正确解读纷繁复杂的网络交际行为产生的新词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模因论角度解析外来词,可以发现:外来词的形成是原体模因复制模仿和变异的结果.同时外来的语言模因能够融入汉语是由于符号空位、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人们趋新、尚异社会心理的驱动.有些进入汉语的外来词模因由于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得到了更多被复制与传播的机会而成为强势模因,在汉语中保留了下来;那些不符合汉民族语言习惯的外来词模因则因得不到复制与传播而从汉语中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语言模因认知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Dawkins提出的假设,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何自然,2005).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第二语言信息作为语言模因进行复制和传播;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第二语言作为模因输入(模仿复制)和输出(表达传输)的过程;从二语模因接受者的角度探讨影响二语学习者最终获得第二语言模因的两个重要因素:同化和记忆.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揭示了语言流传与传播的规律,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探讨模因论启发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利用模因的传播过程和特点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分环节进行优化的框架。教师指引学习者有目的地掌握特定语言模因、强化和加速其在学生记忆库中的复制和储存,可以帮助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模因关系密切,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产生和复制传播的规律,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以搜集到的网络语言为分析对象,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模因的传播类型以及复制、传播过程,探讨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生成机制,从而揭示网络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从模因论的全新视角分析《孙子兵法》的英译,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孙子兵法》的英译实质与过程.以《孙子兵法》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模因的传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分析了其传播机制和利于传播的先天条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模因主要以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对典籍英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模因论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就是文化模因的传播过程,译者可以采取三种策略:归化、异化和杂合。电影片名的归化策略是文化模因传播初期的必要阶段,异化翻译是文化模因传播发展的要求,而杂合翻译则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品牌名称的翻译过程是异域文化的模因通过语言向本土消费者传播的过程。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品牌名称的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套用,进而提高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因论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并作为模因载体进行传播.模因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得到传播并产生等效语用功能的过程.公示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应用文体,可以看作是语言模因集合中的特殊因子.在明确公示语的语言及社会语用特征的前提下,将模因论引入公示语英译研究领域,可以为公示语的得体英译提供有效策略,如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侧重复制核心模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