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蒙山县县委总结了历年农产量统计工作的经验教训,在1981年进行晚稻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决心在全县普遍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县委领导首先带头学习农产量抽样调查方法.1981年12月6日,县委组织了有县委书记、县委常委、县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真搞好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切实搞准农产量数字,广西自治区统计局和农业局于1982年5月6日至15日在南宁市联合召开了农产量抽样调查干训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各地区行署和20个抽样调  相似文献   

3.
1981年11月7日到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在广西召开了改进农产量和社员家庭收支两项抽样调查工作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最近几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些省、地统计局局长,县统计局负责人,省统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在西峰召开了由各地、州、市和开展抽样调查县参加的全省农产量抽样调查会议,总结交流农产量抽样调查经验,研究讨论如何进一步搞好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农产量抽样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按有关标志排队、多段、等距抽样的方法,抽选了21个县526个调查点,作为我省农产量抽样调查的固定观察点,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产量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的报告,并作了重要批示.这对全国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提高各地对农产量抽样调查重要性的认识和搞准粮食产量数字,将起  相似文献   

7.
把农产量预计数字搞得更接近实际,是我们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区自一九七三年恢复建立统计机构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紧密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加强了农产量调查统计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产量预计数字的准确性.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我们调查分析判断的粮食产量预计数字与年报实产数的差距一般都比较小.具体误差率(%)为:  相似文献   

8.
我省农产量调查分队自1963年成立后,同省统计局一起,互相配合,采用抽样方法,在全省建立了300个调查点,统一进行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由于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宣传、普及农产量抽样调查知识,并为1985年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打下良好基础,福建省统计局农产量调查队与省科委情报所共同录制了科教片《农产量抽样调查方法简介》。这是福建省统计局农调队第一次录制统计科教片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产量调查,历来是农业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尤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农村抽样调查网点抽选方案>,规定了农产量调查所应用的抽样技术.本文就我国农产量调查采用抽样技术的科学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1982年我国恢复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十几年来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农产量抽样调查方案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抽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于1988年开始农产量抽样数据被国家统计局正式确定为国家和省级的定案数据,表明农产量抽样调查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现行农产量抽样调查方案也已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农产量抽样调查数据的质量。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抽样总体过大,抽样阶段过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产量抽样调查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产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建国以后,为了准确获得农产量数据,我国较早在农产量调查中运用了抽样调查方法,并经历了起步、发展、恢复、全面推行四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农产量抽样调查在我国的权威地位。 20世纪50年代的起步阶段早在1957年农业合作化之前,我国就开始了农产量抽样调查。当时,由于个体农业经济在农业生产中占优势,农产量调查主要是采用“划类选典,有意抽样”的方法,进行预计估产,层层汇总。1956年国家统计局制订了农作物收获量调查方案,推行“划类选典,实割实测…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2月5日至17日,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统计工作会议.会议除汇报1981年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情况,讨论1982年农业统计工作要点外,还讨论了农产量和农民家庭收支两项抽样调查方案和贯彻这两项方案的具体办法.会议期间,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常诚同志作了《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的讲话,并作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4.
我县自一九六三年在省农产量调查分队领导和帮助下开始搞农产量抽样调查以来,通过十七年三十二熟的调查产量与实际产量验证,误差率一般在土3%以内,为各级党委分析情况,指导工作,正确执行粮食分配政策提供了接近实际产量的第一手资料,受到领导机关和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各项经济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充实与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县1,560个基本核算单位中,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已占96.7%.农产量统计的基础已由过去的生产队变为现在的社员户.这就使农产量统计工作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必须弄清楚农业的情况,首先就是要掌握农产量的基本数据.所以,搞好农产量调查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1982年5月19日发出通知,批转了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报告.通知全文如下: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为了适应农村普遍实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新情况,提高农产品产量统计数字的准确性,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是十分必要的.这项调查牵涉面较广,任务比较繁重,望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充分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并尽快把农村抽样调查队伍建立起来,以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量调查的主要方法。 从农产量抽样调查实践看,影响提高调查质量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三个不适应。 一是思想不适应。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量调查对象发生很大变化,运用以全面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方法难以搜集到准确的农产量数据。启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农产量调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一时接受不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在1984年全县各乡普遍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的基础上,1985年对夏粮、油料、早稻和晚稻等主要农产量村村开展抽样调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农产量抽样调查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基础在乡村两级,因此做好乡村调查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基层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作一简单介绍: 1.调查的组织 农产量抽样调查是一项难度较大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此县、乡、村的调查人员应在每次调查前向乡村干部及农民群众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及调查方法,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合理安排工作日程,收集有关资料。如全村户数、播种面积、种植结构、作物生长情况、气候特点、经营管理措施等;准备好各种测产工具:如测绳或皮尺、测规、测框、称、样本袋、脱粒机、测水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