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主体,扮演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双重角色。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自我发展和解放的过程;现实的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自由”?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涵义。本文拟从政治自由,即社会自由的角度谈点看法。 自由,拉丁文的原意是指人们从被束缚和虐待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意味着人们的最高理想和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最终目标。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则是反映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由的程度,作为一定社会形态的法定制度,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自由观及其缺陷,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自由现,认为自由首先是人类主体区别于动物界的类本质,是人对必然的认识、利用和驾驭;其次,作为主体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体现,它是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逐步实现、逐步发展的过程;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及其社会制度,是人类自由追求的最好理想和奋斗目标,但自由的发展永远不会完结人类自由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自然界和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从对人和物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最终达到“自由王国”这样几个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说明了自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自由若作为真正人人平等的各种个人权利,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理论是围绕着世界历史语境中人与社会的“双重变奏”而展开的。马克思不仅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指出了社会是人类交往的产物和共在的方式,更是从哲学高度阐述了社会是人类的生命共同体。与社会发展相对应,人的发展也有三个基本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阶段。通过分析我们得出马克思社会观追求的是人的社会性的不断扩张、积累和发展。这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挑战日益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着眼人类的总体福祉,重新找回被遗忘的“人类意识”,形成共在共生的发展理念.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回答“人类是谁”“人类将往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时,始终保持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观照和价值关怀,这突出地体现在其“类哲学”上.马克思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维度对人的类存在、类本质进行了规定,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角度探索了人的异化和扬弃、社会的分化和整合的进程,从而为今天守护人类的共同价值底线和重建人类社会的共同体秩序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从这个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处于马克思“类哲学”的思想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话,那么人类社会生活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然而在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哲学家由于从思维的、想象的、设想的人出发,而不可能研究真实的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形而上学哲学家由于只孤立地看到某人、某事、某物、也只看到某个人的感性生活活动,而看不到人类实践的生活活动,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活动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作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话,那么人类社会生活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然而在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哲学家由于从思维的、想象的、设想的人出发,而不可能研究真实的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形而上学哲学家由于只孤立地看到某人、某事、某物、也只看到某个人的感性生活活动,而看不到人类实践的生活活动,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活动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学说从人类实践论出发,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把社会发展与人的活动、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发展的持久源泉归结为人的活动的展开,把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规定为人的自由的获得,把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定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在历史本体论的层面上认定,社会发展是人类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所采取的存在形式与所经历的活动过程。这样,就为社会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历史逻辑,突出了社会发展本质上的主体性与属人性,强化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二重性意义,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灌注了浓重的历史感,从而建构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自由的历史。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加强,人由自然的奴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自然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温顺奴仆,当它遭到人类破坏时,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报复甚至毁灭人类。人只有深刻认识自然及其规律,并以此为行动的依据,才能使自然服务于自己。人类社会与自然既对立又依存,必须与之和谐发展。这就是说,人必须按照“合理的方式”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种“合理方式”就是人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从功利、真理、伦理、审美四种尺度统一出发.这样,人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旧哲学的自由观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问题的解答的四种方式,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环节,都是一种非现实的解答方式。马克思哲学自由观是在批判旧哲学自由观和自身不断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揭示了自由是人在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中辩证的、历史的统一。自由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绝对和相对、具体和历史的统一。“自由王国”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的领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不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哲学实践论自由观仍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自我和世界、个体化和参与、自由和命运的结构关系中分析了蒂利希关于堕落和罪的思想.论述了蒂利希的拯救现.在蒂利希看来,堕落不是人类偶然的道德失误,而是人类“不从”的自由本质的表现。罪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本质的疏远,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生再现象。抢救是重新建立人和整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关系,它是人类自觉“顺从”的意识和行为。蒂利希的思想存在着缺乏现实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人在萨特哲学中占有核心的位置,也是萨特哲学论题展开的基点。“匮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由于“匮乏’的存在,人类进行生产、进行社会交往,并产生敌对关系。“匮乏”表现着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类”概念是马克思早期分析人类社会的重要范畴之一,这一概念科学地描述了人的类本质与类生活、人与自然以及他人的类关系等重要内容,这些重要内容与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有诸多契合之处。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以及世界形势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从“类”概念的角度深入思考社会现实中可能呈现出的各种异化状态对于反思与扬弃这些异化,达成人的自由与解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前言自从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读一点社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是有规律地、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极不平衡,但新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新兴力量一定要战胜腐朽力量,新的社会制度一定要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全世界都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学习社会发展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弗洛姆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区分,具有着重要的伦理与政治意义。其自由概念的实质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来反对外在权威,提倡通过人自身发展与社会条件的改善实现真正的自由,孜孜以求人的自由发展。伯林的自由概念的实质则是阻止权威的入侵,摆脱任何形式的束缚,体现对最低限度的个人自由不可侵犯的神圣信仰。伯林在《自由论》中对弗洛姆的“积极自由”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积极自由”最终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人自由的丧失,而只有“消极自由”才能确保人的自由和权利。弗洛姆从人的发展与潜能实现的角度认为,“积极自由”在逻辑上已包含了“消极自由”,“消极自由”是实现“积极自由”的必要条件,但只有“积极自由”才能保障人之自由的全面实现。这是弗洛姆对伯林等西方自由主义的最好回应。弗洛姆的“积极自由”更符合人的本性,更能代表人类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的历史是自己创造的.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马克思也曾指出:“这全部所谓历史不外是人类经过人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而且,“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也就没有人类自身;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劳动发展史,是生产主体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不断地改造客体世界使之适应主体需要的社会实践史.美学,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经验为中介来研究美、美感、艺术和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与一般规律的科  相似文献   

17.
人的解放不仅是一种思想运动和价值追求,而且是一种现实的历史性社会运动。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自由发展是每一个时代都关注的理论焦点和尚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历史生成的方式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自由与解放状况。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设定,基于“现实的个人”的自主活动对生产交往形式交织而成的社会结构的参与和渗透,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自然共同体阶段“现实的个人”对共同体的依附与从属,剖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虚幻共同体内部“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对立与分裂,进而对未来真正共同体中“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实现真正的统一进行设想构建,以此解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18.
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现存世界的基础 ,并在这个基础上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互为中介、相互制约、相互映照的 ,这是理解马克思全球化理念的关键。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探解人存在的两种关系“互为中介”思想的基础上 ,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内在规律 ,开创性地预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我们考察和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对于当代哲学解决全球问题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社会主体的形成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相互作用日趋广阔和复杂化的历史。因此,主体和客体不仅是认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而且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本文仅从主体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阐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论述正确处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加快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在哲学史上,最先把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看成是自由的进展,历史的目的就是实现自由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由作为人类历史的原则和目的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无疑是自由的进展”。遗憾的是,这个极有价值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