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畅 《兰州学刊》2007,(9):161-164,179
明代宦官研究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明代宦官制度的全面研究和公正、客观的评价,是透视明代国家机制运行和推动明史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前辈与时贤对这一传统政治史课题的研究,提出三条反思的途径:一是对于宦官的道德评价问题;二是国家权力网络中的宦官群体研究;三是宦官与民间社会的新视角的运用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周桂发 《社会科学》2004,(12):121-123
有关明代历史的研究专著,迄今为止有汤纲、南炳文的《明史》,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编的《剑桥中国明代史》等,专门研究崇祯十七年后南明小朝廷历史的,则有司徒琳的(Lynn Struve)《南明史》和顾诚的《南明史》等,但对于在明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晚明时期的专史则尚付阙如。樊树志先生的新著《晚明史》(1573—1644年)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专门论述万历到崇祯末70余年历史,因而在明史研究的学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西北屯田始于何时?由于史籍记载不一而说法不同。大致有三说。一是“始于六年”说。《明史》、《罪惟录》和《甘肃通志稿》持此说。《明史·食贷志》云:“(洪武)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应中华书局之约校点顾祖禹辑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发现《纪要》所载明代贵州地方行政建置年月与《明史地理志》(以下简称《明志》)大有出入,少则一二年,多则十几年,两者相差甚多。且年月记载有异者非一府一县,粗一统计,竟有五十三处之多。这种情况:在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中是少见的。为了弄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判断其是非,我又集《明实录》、《明史稿》、《寰宇通志》、《明一统志》、《贵州图经新志》、《清一统志》(即《嘉庆重修一统志》)、康熙《贵州通志》、乾隆《贵州通志》等书与之稽考,发现《纪要》与《明史稿》、《贵州图经新志》、《清一统志》等大体一致,而《明志》与《明实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黄冕堂教授所著《明史管见》一书,已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为作者辛勤耕耘明史三十年的心血所结,是一部研究我国明朝断代史的佳作。《明史管见》约三十六万言,包含十二个论题,按其内容类分为四卷:第一卷,元明之际的政治与朱元璋的评价;第二卷,明代的贵族庄田与地主田庄;第三卷,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第四卷,明帝国的中衰与社会危机。该书一方面就明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继承了已有的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许多新颖见解,开拓了某些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还对历来特别是近年来史学界反复争辩的议题,诸如史学方法、学风、断代史写作体系、继承与创新、史与论、文与道等等,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对此,读者尽管仍将见仁见智、继续争论,但对其求实求新的治学精神定会给予公正评  相似文献   

6.
<正>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的“湟中三捷”是明代边疆战斗史上重要的战事,但是《明史》、《甘肃通志》、《西宁府新志》等  相似文献   

7.
明代岭南学者张萱著作甚丰,涉猎较广,特有裨于明史研究。本文在简略介绍张萱平生著述基础上,着重分析其《疑耀》一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皇庄,名义上是官田之一种,实际上是皇室(皇帝及后妃)占有的庄田。关于明代最早的皇庄出现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早在明代当时,就有始于成化、弘治、嘉靖等说。清初,《明史稿》的作者又提出“皇庄之名”始于成化。后来清人所撰明代史籍以及所辑类书,如《明史》卷67《御批通鉴辑览》卷105、《续文献通考》卷6等,基本上认为明代皇庄始于洪熙。近人对明代皇庄始自何时的认识,大抵同清人。解放后,五十年代,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王琼《双溪杂记》一书的写作、版本、流传情况的论析的深入讨论,对主要版本之间的文字内容差异的互勘以及对《双溪杂记》研究明代历史文献价值的深入论析。可以看出,《双溪杂记》是一部研究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康、乾二朝是清代明史观形成的两个重要时期.虽然二帝都强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编纂明代史书,但对明史的评价却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康熙朝对明史基本持肯定态度,重点突出明代帝王的功绩而淡化其缺点;乾隆朝则对其持贬低态度,夸大其失误与不足而淡化其政绩.之所以如此,与两位帝王的气度和两朝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秀丽 《晋阳学刊》2007,(4):128-129
明代经济活动多记载在《明史.食货志》里,而且君臣的经济思想也多见于《皇明宝训》之中。明太祖关于四民之业的论述,分别载录于《洪武宝训》卷三的"勤民"和卷四的"仁政"之中。  相似文献   

12.
屈宁 《东岳论丛》2008,29(1):122-126
《明史纪事本末》是清初一部重要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它取材广泛,体例成熟,对此后《明史》的修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中大量的史论,重视表达总结历史经验、经世致用的撰述宗旨,也颇具特色。系统考察此书的编撰特点和文献价值,既有助于准确评定其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明代历史也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蓝之狱”是明初的一大政治事件,但过去封建社会史学家所撰的《明史》、《明实录》等史籍都为尊者讳,掩盖了“胡蓝之狱”的真相,近代治明史学者亦未认真对此进行研究和评论。笔者不揣浅陋,拟就“胡蓝之狱”发生的原因,以及此案对明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作一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剑桥中国明代史》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它是西方学术界全面阐述中国明代政治史的开创性著作,其特点为:它是一部泛明代的历史,体现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者多年来研究明史成果的总结。贯穿全书的基本线索,一个是把明代政治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延续性结合在一起;一个是着力于明朝权力结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的探求,特别是对皇权、内阁和宦官的考察。明朝与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国外的交往,也是该书阐述的重点。 本文强调,该书把明史作为世界历史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及着意揭示历史人物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都给人以启迪。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长文教授的<明代科举文献研究>一书,已于2008年3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明史和科举学研究界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是作者用力最勤的学术领域.包括<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的意义及现状>、<明代进士登科录的原始性与权威性>、<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流通与庋藏>、<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与其他版本之比较>、<进士登科录探源--兼与傅璇琮先生就"金花帖"问题商榷>、<山东省东明县文物保管所藏明版(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述论>、<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版式、结构及体例>、<明代进士登科录的刊刻、流布与珍藏>、<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文献价值及其局限性>、<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十个专题,各从不同角度对明代进士登科录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大多属于此前无人或很少有人问津的原创之作,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明代科举的第一手资料--登科录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心学在清初遭到程朱学者的猛烈批评,从而影响到官修《明史》对明代学术的定位。康熙早期史馆总裁徐元文兄弟提出设立《理(道)学传》的倡议,遭到了多方面的反对,意见主要可归纳为道学当去、总归儒林,道学乃道家之学,《道学传》惟《宋史》宜有之等。《明史》最终未立《理学传》,作为争论核心的王阳明被列入大传,传稿历经数次改易,最终以其本人及王学被否定而结束。  相似文献   

17.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后,便潜心于明史的研究.这已被国人所共知.但张学良为何要研究明史?有何心得体会?国人却绝少知道.《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发表了宋文演题为《张学良与明史研究》的文章,对此略有披露.张学良在1982年接受台湾《联合报》记者时说:我研究明史的动机,是由于中国一直被外国欺凌,想从中找出原因.”为此,早在西安事变之前,他已对明史有所留意.“据东北军一些将领回忆,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前夕就认真研究过明末历史;他认为抗战前夕国内形势。有点象明末.”一直到1947年6月他被  相似文献   

18.
刘利平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26-130
《明史.兵志》等史书对明代的战车基本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明代战车"未尝一当敌"、"亦未尝以战"。然而,史实表明,明代战车不仅挡过敌、参加过战斗,而且取得过不少战果。不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明代战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也不宜高估。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研究中,明代宫廷的教育机构——内书堂很少被人重视,许多研究明史的论著中或未载,或草草数笔带过。笔者认为,这一宫廷内的正规教育机构的设置,实际上对明代政治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培养出了一些博学通儒和忠正内臣,当然也出了许多历史上恶名昭彰的宦官。《明史》作者就认为正是自内书堂之设,宦官得以逞智巧、谄君主。实际上,正是由于内书堂之设,普遍提高了内廷宦官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博览群书、深通义理的大有人在。《明史》和明人的笔记中也间有一些贤宦的记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宦官乱政的恶劣局势。当然也不能否认,内书堂之设并不能改变宦官乱政的事实,也出了一些如王体乾般助纣为虐的人。但总体来说,内书堂之设仍是利大于弊,对明代宫廷教育起到积极影响。研究明代内书堂制度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也许可以改变一些宦官在人们头脑中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20.
<正> 《明史》卷八十一食货五“商税”条载有税目“鱼课”一项。其实鱼课并非商税,乃是杂税的一种。 考明代鱼课,在湖广、四川和广东等地的府、州、县建有河泊所。洪武十五年共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处(《明史》卷七十五职官四)。河泊所置大使、吏、典攒以及摧首,征收鱼课(嘉靖《宁国府志》卷六职贡纪,嘉靖《沔阳志》卷七河泊所)。渔户捕鱼与农民种田一样,都要征收赋税。鱼课的客体原是征收鱼油、鱼鳔、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