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贡市有农民工约91万人,其中市外就业64万人、市内就业27万人,抓好农民工疫情防控和返岗服务工作尤为重要。自贡市人社局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的安排部署,念好"六字诀",抓实抓细农民工防疫与就业返岗各项工作。截至2月16日,异地返乡农民工45.8万人,已返岗8.87万人,其中市内务工农民工返岗1.61万人,返岗服务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内江市保持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0万人的"基本盘",建成返乡创业园区19个、返乡创业孵化器基地5个、示范乡镇14个.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1.3万余人,创办经济实体1.3万个,吸纳就业6.5万余人,带动就业11万余人,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农民工""四川省优秀农民工""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四川省农民工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3.
微评     
高龄农民工增多,劳动力真的不足吗据媒体调查,当下高龄农民工"靠吃肉维持体力"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建筑工地上清一色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常常还得靠染发躲过超龄检查。有专家揣测,2014年我国高龄农民工总量或已突破4000万。从高龄农民工的增多,似乎可印证一个常见的说法: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从数据上看是这样的:全国的农民工总量,从2009年的22978万人到2014年的27395万人……在  相似文献   

4.
孙丹 《劳动世界》2016,(28):20-21
吉林省集安市地处中朝边境,农业人口13.8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7.5万人,年转移就业5万人左右.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集安市积极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和国家、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创业环境,催生了一批有一定资金、技能、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达到1500余人.  相似文献   

5.
"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思路大力发展"归雁"经济,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民企业家、退伍军人等已成为纳溪区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泸州市纳溪区被确定为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实施创新发展,引导全民参与,取得了初步成效。据调查,全区累计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约2万人,实现自主创业0.8万人,新增各类经济实体9000余户,带动就业3万余人,年收入约75亿元。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衡阳市已成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大市。今年春节前农民工返乡人员达50.56万人。截至2月5日,全市再度外出务工人员34.05万人,其中出省人员27.24万人,省内6.81万人。目前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家待业人数达16.51万人。面对这种形势,衡阳市各级党委和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始终把统筹城乡就业放在当前"保增长、促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华迎放 《中国劳动》2004,(10):21-25
一、三省农民工基本情况(一)总体规模据统计,江苏省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总数为536万人左右,其中本省农民工414万人,占77.2%;外省农民工为122万人,占22.8%。从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等地。与江苏省相比,辽宁省的农民工总量要低得多。截至2002年末,全省农民工总数为92.3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5%。其中外省农民工36.9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0%。吉林省城镇农民工2003年总数为146.9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4%;农民工月人均工资收入在300~500元之间。(二)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行业分布据各地调查,农民工…  相似文献   

8.
集安市作为一个边境城市,近年来,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人社局牵头抓总、各部门协作推进、乡镇分片负责"的工作思路,立足全域旅游,积极打造返乡创业生态链,全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截至目前,集安市返乡创业农民工4200人,带动就业6万余人.  相似文献   

9.
2019年,巴中市平昌县人社局坚持把扶持创新创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抓手和主路径,深入实施"回引工程",累计回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8万人次,发展各类产业项目1100多个,带动1.8万农户及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县人社局先后荣获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先进县、全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辽源市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工作部署,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扎实开展"千人创业带动万人务工"活动,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转移、以创业促增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内江市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输出126.1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1.9亿元,培训农民工2.9万人。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创新举措,农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江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公安、计生、教育、住建、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统筹协调,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务工人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了农民工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在2011年首批5个乡镇试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德阳市人社局将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作为当前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精锐出战,全力做好德阳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工作。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在外务工农民工返乡共计69.15万人,截至3月12日,全市外出务工和返岗农民工总人数为55.23万人。  相似文献   

13.
南充阆中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5.3万人,2021年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5.2万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闻中市主动作为,扎实开展农民工返岗“春风行动”,高效推进农民工安全有序外出务工和返岗。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就业基本平稳,显示出较强的"抗冲击性"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有多大?来自人社部的调查显示,冲击虽然不小,但总体保持平稳,没有预想的那么严重。数字显示,到去年底,全国约有1800万农民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失去工作返回家乡。春节后至今,随着企业用工新增数量  相似文献   

15.
金堂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回乡创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2003年开始实施"回引工程"至今,全县农民工回乡就业人数累计达1.9万人,回乡创业人数累计达7600人.金堂县先后于200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国转移农村劳动力先进县",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民工创业示范园",2010年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201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工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确定为成都地区唯一的"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时代农民工的主体,就业是其融入城市的立足之本,如何实现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受国务院参事室的委托,课题组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新情况进行"百企万人"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和创业中出现"四新"变化,即就业渠道实现新拓展,"城归"创业呈现新趋势,个体诉求存在新动向,产业升级倒逼新技能。针对当前的诸多新变化,在国家层面需要在提升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扶持农民工到新业态就业、修改劳动法律法规有关条款、拓展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保险覆盖面、建立"城归"创业示范园区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做好精准施策和政策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走向高质量就业和持续创业提供新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泸州市农村劳动力237.16万人,常年在外农民工约160万人。春节后,泸州市狠抓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主动加强本地与东部沿海企业的就业需求对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扎实开展就业暖冬行动、春风行动,为农民工等务工入员送岗位上门,助力节后企业开工复工和农民工返岗就业。  相似文献   

18.
继吸纳百万农民工的沈阳市去年开始把每年9月25日作为"农民工维权日"之后,近日,拥有400余万农民工的重庆市政府也就设立"重庆农民工日"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沈渝两地,一北一南,都把目光聚焦在农民工兄弟姐妹上,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动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8.3%,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2.4%。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67万人,就业困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要求,巴中市巴州区就业局对辖区内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围绕"创业者需求"的主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返乡创业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巴州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3万人,年劳务收入约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