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作 《劳动世界》2017,(28):36-37
1993年,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放羊娃"王召明考进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王召明家里很穷,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利用课余时间蹬三轮车卖花.花是赊的,三轮是租的.从草原上的"放羊娃"到城市里的"卖花郎",他还折腾出了一点名堂.1997年大学毕业时,王召明在呼和浩特市已拥有三家花店.上大学前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了.王召明没有服从分配进政府机关工作,而是大力发展自己种花、卖花的"芳香事业".  相似文献   

2.
祖辈三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生活.不曾想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竟出了一位靠电子商务创业,日子过得十分滋润的新型农民.每天坐在家里的电脑旁,敲打一下键盘,就可以将自己家吃不完的黄花菜全部卖出去.  相似文献   

3.
颜梅生 《劳动世界》2017,(22):52-53
在如今互联网的社会,为很多求职者提供了多样的就职途径."网络刷单"这种坐在家里的工作也得到一些求职者的关注.不过,"网络刷单"不仅能提高网络店铺声誉、创造财富乃至名利双收,还能让人身败名裂.正因为如此,一些人出于种种目的,往往沉迷其间,甚至导致五类犯罪.作为求职者一定要深知其中的利害,避免自己成为"虚拟世界"犯罪的帮凶.  相似文献   

4.
王丽 《劳动世界》2017,(19):72-73
5月6日,"德云一哥"岳云鹏下厨为妻子烹饪了几样拿手菜,并在其拥有千万粉丝的微博上发文:"祝孩儿他娘生日快乐!"同时晒出了写给妻子的情诗.事实上,又萌又贱的小岳岳不光相声说的好,在家里还是位厨艺出色的"暖心煮夫".当年,他凭借几道美食成功抱得贤妻归.近年来,这位吃货多次不计片酬地参加《爽食行天下》等美食节目,并于2016年开网店卖起了河南烩面等"家乡的味道",数月间就销售上百万!岳云鹏有着怎样的饕餮人生?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4岁的吴双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回到了广元市昭化城区的家中.由于家境还算不错,吴双从来没为生活的琐碎操过心——衣食无忧,学业顺利,一切都按部就班.也因此,他对未来没什么规划,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此时,毕业即失业,让他陷入了迷茫.  相似文献   

6.
8年前,胡开伦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和很多刚踏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他向往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一心要去"北上广"闯天下.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棒喝,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他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刘磊 《劳动世界》2016,(34):42-43
设计达人,从为女儿"做菜难"中发现商机 80后的汪钰伟是北京人.在大学学习设计专业时,他就和同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设计比赛,拿到过许多设计奖,原本默默无闻的他,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4050"下岗职工,知天命之年的李健伟失业不失志,积极再就业,凭借勤劳的双手成为一家干洗店店主.他想用自己的实例说明:只要有双勤劳的手,有颗坚强的心,就不怕没饭吃.  相似文献   

9.
余红梅是武汉市新洲区人,母亲早逝,姐妹五个中她是老大.1990年,父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15岁的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维持生活,余红梅选择了捡破烂.家里的旧三轮车和几个蛇皮袋就是她的家当.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走街串巷,只要能卖钱的东西她都捡,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纸箱等,捡回来后进行分类整理.余红梅是个心细的人,每次卖完破烂都记账,什么东西价钱高她就多捡什么.一段时间后,摸清了破烂的行情,她就由捡破烂变成了收破烂.  相似文献   

10.
大约10多年前,计划经济的坚冰迅速瓦解之时,由于人们对一些物资几十年一贯制的价格就要变动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中国大地上曾经刮起过一阵"抢购风"留下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笑话,比如说有一家庭购买了两大瓮食盐,够全家吃好几十年的;还有人买了几匹花布,结果放在家里"无用武之地"……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1.
王国华 《新劳动》2002,(19):29-31
1968年,姜伟涛出生在吉林省辽源矿务局一名煤炭工人的家里。初中毕业时,他的总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但因外语成绩差而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懂事的他不愿因自己的重读而拖累本就贫寒的家境和多病的母亲,年仅17岁就顶替父亲下井成了一名煤炭工人。  相似文献   

12.
创业,在"蜜芽"创始人刘楠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她说:"我希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想生活的世界里,但是可能等不及别人来创造这个世界,所以我就自己去做这个世界."刘楠把全职妈妈做到极致,在家里的客厅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淘宝小店到"蜜芽"网络商城,刘楠比喻自己一直是披着铠甲在打仗.  相似文献   

13.
雷浪声出生在广东韶光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一般,父母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将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天意弄人。一向成绩优异的雷浪声却在高考中折戟。2009年,雷浪声以10分之差与本科大学擦肩而过。落榜的那个夏天,雷浪声心情低到低谷。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仿佛随着这场考试一下子全部消失了。从此,他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因为,他害怕世界的嘲笑。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位深圳男子"中年失业"的故事引爆社交网络.故事的主角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月入两万元,育有两个子女,背有高额房贷.由于拒绝了其公司出国工作的安排,他被人事部门约谈并希望他主动离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重新寻找职位的他,既无助又无奈.  相似文献   

15.
爱猴如子,农妇心里钻出"导游梦" 1955年,潘惠芬出生在广西省隆安县那湾村的一个普通壮族家庭.父母养育了她兄弟姐妹5人,潘惠芬排行老三.家里田少人多,除了种田,父母别无所长,潘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日子虽然清苦,潘惠芬却性格活泼,爱唱爱跳,在乡亲们的眼中,她就是个快乐精灵.  相似文献   

16.
家里太乱了,请个整理收纳师帮你"断舍离";慢跑容易伤膝盖,雇一个陪跑师专业指导;出游没想好住哪个酒店,可以看看酒店试睡员给出的评价.还有食物造型师、无人机飞手、服装陪购师……不知不觉中,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我们身边多出了许多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脑洞大开"的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半夜想吃一碗酸辣粉,却不想出门;该交水电费了,自己又抽不出时间;家里的狗粮吃完了,没空去买……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几乎每个人都曾被这样的烦心琐事所困扰.  相似文献   

18.
中午时分,身边的同学陆陆续续离开,只剩下卿冬龄在实操间忙活.他的额头渗出了薄汗,眼睛也因长时间的专注而微微发红.但他依然专注地用榔头敲击着一块铝合金板子.他正在进行钣金加工技术的练习,要求一锤下去一个圆点,经过反复敲打、校准,最终要使零件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01毫米,放到模具上要严丝合缝、完全贴合.这是卿冬龄今天要挑战的目标,遗憾的是他最终失败了.  相似文献   

19.
从餐馆老板变身"卖菜郎" 1980年出生的张乐德,2002年从临沂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他开过广告设计公司,后来又进入餐饮行业,把饭店开得风生水起,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度扩展到6家分店.同时,张乐德深知只有采购的农产品新鲜、绿色,才能保证饭店的经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从一开始开饭店,他便对蔬菜安全格外关注,在农产品的进货渠道上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笔者从报纸上读到一篇题为<莫随意出借"临时就业证">的文章.说的是某地有些下岗职工随便将自己的"临时就业证"借给别人,结果惹出一系列麻烦与纠纷.为此,工商部门特别提醒下岗职工,希望他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合法权益,切莫随意出借"临时就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