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12年10月,由乐山市人社局、团市委主办,市就业局、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为期一周的"起航—2012"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圆满结业,参加培训的33位高校毕业生顺利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各自返回当地付诸创业实践。"起航—2012"培训班是乐山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办的示范培训,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就业局十分重视,在开班典礼上,市人社局局长肖瑶伦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乐山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  相似文献   

2.
构建与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进机制,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条件.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为例,先就数学专业师范生创新创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数学专业师范生创新创业"三大"促进机制的构建方法,最后就如何提升数学专业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系列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校中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浪潮,"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为大学生依托互联网自主创业提供了环境.以首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大学生创业时机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全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四方协同的办学模式,以产教园和校外工作站为载体,实现资源整合,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四方协同、内园外站"的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体系,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增强了高职院校办法活力,在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如何进行结合成为了高校教育管理共同关注的问题.各高校相继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和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案.本文通过广东某高校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组织动员、氛国营造等方面着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渐形成了以“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全程化”为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日,白城市为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调动各方力量,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白城市在吉林省率先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各类高校在校生、五年内的毕业生、出国留学回国人员等,从多方面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搭平台促交流 为更好地服务平昌县域经济发展,为广大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平昌县人社部门牵头成立了平昌县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联盟通过整合、优化政府和社会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孵化园、各创业服务组织与创业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论坛、沙龙等多种形式,帮助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凝聚创业人才;加速推进全县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养更多创新企业及企业家.目前,已有160余人申报联盟会员,成功创业94人,涵盖养殖、种植、医疗、餐饮、电子商务、广告传媒等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8.
吴庆  段祥伟 《劳动世界》2016,(30):34-35
服务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服务实践中接受教育、塑造成长的一种学习理念、方法和途径,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包括教育者过程化管理、受教育者参与社会服务、在服务实践中进行学术学习及全身心的均衡发展.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重点介绍了学院围绕"服务学习"理念创新实践方法,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助力城市型、应用型国际商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一个载体"营造创业生态新环境 围绕全市"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针对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的服务需求,以经济开发区、特色园区、产业集群为主体,着力于产业行业内新生创业主体数量的生成及中小企业的再创业;以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孵化基地为创新工场创建主体,加速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的培育.在孵化载体、服务机构、高校集聚且生活配套健全的区域,通过盘活闲置厂房、仓储用房、办公用房等存量房产,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体系,力争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增设258个官方创客服务办公室和窗口,新增2家都江堰市级大学生孵化基地.  相似文献   

10.
3月10日,由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办、市共青团联合举办的"助力青春、成就梦想"江油市创业指导专家见面会暨创业沙龙活动成功举行.绵阳市人社局副局长潘仕荣、江油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杜廷才出席活动并致辞.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40余名创业指导专家,120余名青年(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共聚一堂,共话创业,为创新创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四川省"双创"工作不断深化,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省双创中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帮助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快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以"活动、培训、孵化"为核心功能,起到"引领、聚集、示范、辐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研究,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诉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做出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推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人生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一、推动创新创业工作注重强化政府引领扶持功能.出台"创业二十七条"扶持激励政策,在人才聚集、载体建设、企业创新、金融服务、创业活动等5个方面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帮扶.2014年以来,设立了1026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园地建设及大学生创业补贴及创业培训补贴.制定了《创新创业优秀企业奖励实施细则》,对优秀青年大学生带技术、带项目到武侯区创新创业者提供最高5万元的经费补助.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风险基金,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全额贴息的融资服务,破解了困扰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  相似文献   

14.
王高岩 《劳动世界》2016,(31):30-31
2015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停薪留职创新创业.其实这些年来,现实生活中已有很多勇敢离开安稳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业,并打拼出一方新天地的才俊,我国著名营销学专家、北京经理人学院名誉院长、"北大"、"清华"客座教授王文良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风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6.
汇聚创业主体,精准施策激发活力 注重理念创新.合作街道以政策驱动、市场导向为原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推进辖区居民创业,尤其是辖区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创新创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以理念创新引领工作创新. 注重全面覆盖.针对高校在校生,合作街道重点培养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其在所学领域创新创业;针对高校毕业生,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力度,引导其在IT、电子商务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领域自主创业,形成创业带动当地就业的良好效应;针对本地户籍居民,重点开展创业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1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造就一批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且最具创新与创造力,个性化教育可以促进个体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将更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泸州首批在校大学生54个创业实体最近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园"将免费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提供办公一体化环境。此举是泸州市人社局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活动的新尝试,一方面为在泸各高校促进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和标准,另一方面突出体现了探索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全心全意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帮助。2014年,泸州市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多种平台,帮助大学生创业。截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创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大学生的创业方向也与互联网有关。然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少、阅历不足等情况会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政府、学校、社会应从政策扶持和培养上下功夫,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转变大学生的思想,鼓励创新创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舞台,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创业,推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正迅速普及,本文以一个自主创业成功案例为典型,分析其成功的具体原因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尝试从中探讨总结影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要素,以期真正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并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