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东8个城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调查,揭示新时期城市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被操控性及团体化、职业化及半职业化、低龄化与低学历,乞讨收益与个人受益极度失衡等特点,针对现行救助政策的不足,探索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城市救助对策建议,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浪乞讨在当代发生的原因复杂,成员构成也复杂多元。根据乞讨成因、行为方式、占有资源状况、主观认同程度、违法程度等方面,可将当代流浪乞讨人员分为7个层级。建立一系列救助管理政策,区分流入地、流出地等不同救助主体的救助责任,提供分类分层救助并注重流浪乞讨人员的主体建设,是形成良性社会救助环境,循序渐进地解决流浪乞讨现象的救助路径,是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制度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中国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的一些政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凸显出中国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的进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数依然庞大,组织、拐卖、诱骗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为了有效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和维护社会稳定,应采取诸如改变救助手段,加大财政支持;加快救助立法,消除法律盲区;转变救助思路,拓宽救助渠道;依法严惩涉及流浪乞讨人员的犯罪行为等多种有效措施,以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和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雅华 《东南学术》2012,(2):121-131
流浪乞讨救助制度早在近代国家形成前即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从传统的济贫政策发展为保障人权的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立宪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对流浪乞讨者权利主体的变迁、西方流浪乞讨社会救助的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检视我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发展变化,与宪政国家建设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5.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同时废止了1982年5月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从强制性收容遣送到自愿性救助管理的制度转变。在新型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下,如何完善现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健全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管理运行机制,这是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基于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模式——分型管…  相似文献   

6.
杨雅华 《东南学术》2008,(2):144-149
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规制上,从收客遣送发展到社会救助彰显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面对城市流浪乞讨管理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必须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并建立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梁村水 《理论界》2004,(4):310-3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3年6月20日签署了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18条,随后于2003年7月21日民政部又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并于8月1日起施行。 《办法》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救助的内容及违规者的责任追究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施行,新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经确立。从实践来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之处:它缺少整体性,它治标不治本,它救助范围过窄且模糊等等。借鉴国外或历史上一些先进的乞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已成必须。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救助管理办法》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救助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迈克尔·谢若登(Michael Sherraden)教授于1990年在《资产与穷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政策,提出对贫困人群提供新的援助方式,建立个人发展账户。英国近年则开始对儿童建立个人发展账户。所有这些改革,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特点,即围绕资产提供社会援助,因此Sherraden把这称作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Asset-based Social Policy)。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证券投资基金在国内市场上快速发展,但是相应的税收体制并不明晰,优惠支持力度偏小,基金本身对税收政策的运用也较为滞后。发达市场的经验表明,清晰合理的基金税收政策能促进基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基金税收的理论特征、现行规定和缺陷,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税收政策,提出我国完善基金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军霞 《理论界》2014,(10):82-87
本文针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问题,从法律角度论证了基金投资的正当性,并根据我国国情设计了基金投资的法律关系架构和监管的目标体系、原则和具体制度,以期排除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法律障碍,对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住房公积金政策与保障性住房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私募基金立法的现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大量存在各种形式的私募基金,他们手中掌握着巨额资金,事实上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私募基金在我国仍未获得合法地位,同时对私募基金的理论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法学界对之的关注与研究相对较少,这些状况都与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实际情况远远不符,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将私募基金的立法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资金来源难题的破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加快发展迫在眉睫 ,目前的难题是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资本金来源 ,应是加大财政拨款力度 ,增加企业自筹强度 ,试行优先股票发行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借入资金来源 ,应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试行市政债券发行 ,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资金的制度价值与运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援助资金是法律援助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制约法律援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实现法律援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对法律援助资金的概念、制度价值、运行原则进行理论梳理和认识厘清。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无法发挥作用时,为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提供社会救助。自救助基金制度实施以来,其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但严格的补偿条件和因地而异的运行机制阻碍了社会救助功能的发挥。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扩大救助基金的来源,修改救助基金的补偿条件,完善救助基金的追偿,使救助基金作为社会救助之一种,能够起到安定人民生活、救助社会弱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危机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新的危机。探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不断提高 ,支付规模不断扩大 ;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难、征缴率的持续下滑 ,致使基金供款不足 ;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善、使用效率不高 ,也是酿成养老保险基金危机的重要方面。对此 ,降低当期支付规模、拓宽筹资渠道、有效运营基金、加强基金管理等 ,是摆脱日前养老保险基金危机当要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王婧 《学术探索》2012,(10):88-90
文章从我国目前与船舶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揭示了目前我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问题主要有: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三大矛盾;未充分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及对船舶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化程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船舶类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步骤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的投资性开放是指资金在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资本市场的开放为外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QFII、中外合作基金、境内上市公司到国外市场上市等政策措施的开展,对中国证券市场资金供给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