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蒙古博文化 ,是科尔沁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因。以迷狂、神附体的方式跳神治病 ,是近代科尔沁博的主要职能和典型特征。科尔沁博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为神赋形 ,生物力、情感力、意念力三元鼎立的创造神灵。其特技与智能还体现为由真实的昏迷向亚性昏迷或象征性昏迷转化 ,迷狂代替生死之间的昏迷现象。然而 ,将科尔沁博导向昏迷 (迷狂 )境地的真正咒力和魔法是疯狂激荡的“旋转”。  相似文献   

2.
萨满教是北方民族原始宗教,萨满是人与神界的沟通媒介。蒙古族的萨满称为"博",吉林省郭尔罗斯蒙古族地区的"博"在历史发展中保留着丰富的博文化资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脚本。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采用民族音乐学中仪式的分析手段,记述了博的祭祀仪式。另外,本文更意在捕捉博的文化内涵:郭尔罗斯博在分类、神偶、法器、神服上有着许多特点和迷人的神话,凸显出这块土地的古老文明,这也正是我们研究这种宗教仪式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蒙古博教幸存缘由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博教(亦称萨满教)是蒙古族传统的古老宗教。曾备受全体蒙古族人的信拜。但自从蒙古草原大兴黄教(格鲁派喇嘛教)时起,开始遭到了迫害。尽管如此,蒙古博教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幸存于20世纪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对此诸学者多以科尔沁部所处的地理环境或博教与喇嘛教相妥协作解。笔者认为:科尔沁部宗教信仰的一贯性,以及清朝统治者与科尔沁部的特殊关系是蒙古博教能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幸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统计2000年以来有关蒙古族教育研究的文献,总结研究热点,掌握研究动态,探索未来研究趋势,并得出相关结论:一是,关于蒙古族教育现有研究可归纳为五大研究领域,即蒙古族教育历史文化研究、民族教育与蒙古族双语教学研究、蒙古族教育发展与地方课程研究、蒙古族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民族教育政策与蒙古族基础教育研究等;二是,蒙古族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蒙古族双语教学研究、地方课程研究以及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并且研究热点间联系密切;三是,蒙古族教育历史文化研究以及蒙古族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处于研究网络的边缘,研究热点分散且不稳定,需进一步探讨。今后,为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发展,缩短与教育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应加强蒙古族教育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制定及制度细化研究、蒙古族基础教育的教育平等权与自主权研究、蒙古族学校双语教学转型及教学模式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伦理文化是蒙古族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传承蒙古伦理文化对蒙古族来说意义深远。本文分析了蒙古族伦理文化的历史教育、道德潜化及民族认同等三种功能,并以此说明蒙古族伦理文化传承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蒙古语言不但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蒙古族文化、历史的载体。它的语法结构、语义构成、语义演变等都表现着特定的文化蕴涵,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习俗出发,通过对蒙古族传统刀具文化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人们对传统蒙古族配刀文化有详尽的认识和理解.从传统蒙古族佩刀的实用特点、装饰纹样出发考察了北方游牧民族佩刀的装饰艺术的外延.通过分析这些特点,知晓蒙古刀作为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延续并记载了北方游牧民族勇敢、智慧和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诗”是科尔沁蒙古族对其古老的原始多神教——萨满教巫师的通称。但许多人,甚至有的“博”本人,亦不知“博”尚有“萨满”这一称呼。正如德国学者海西希所言:“从涉及蒙古人的早期史料中,从蒙古联盟时期到国家形成……都能接触有关萨满教的叙述。”古老的蒙古萨满教,对蒙古的历史、军事、文艺、民俗等诸多方面确实有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古今中外的蒙古学研究者,无不重视这方面的探讨,目  相似文献   

9.
研究蒙古族文化发展战略问题,要研究与蒙古族文化具有孪生关系的蒙古学;要研究影响和制约蒙古族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现实状况;特别要从蒙古族文化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出发,认真总结蒙古族文化发展战略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蒙古族文化研究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正式讲授蒙古语并广泛开展蒙古学研究,是本世纪30年代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在此之前美国没有过对蒙古学研究感兴趣的人。相反,欣赏蒙古历史、文化、文学和民间故事的学者,在美国早已有之,尽管他们人数不多,而且很分散。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民歌与科尔沁博神歌的互动形态有:直移型互动,演变型互动。科尔沁民歌人物中有科尔沁博、幻顿、渥都干。科尔沁博文化的观念意识,在科尔沁民歌中亦有体现。科尔沁民歌与科尔沁博神歌,同是草原母亲用乳汁养育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搜集、整理,利用图案处理软件及符号学方法对图案进行修复、单元提取、预编辑等处理。运用Access软件在windows系统下构建了蒙古族图案数据库,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现,这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立于1935年1月5日的新疆蒙古文化促进会(简称蒙文会),是一个群众性文化团体。蒙文总会下设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基金委员会,并在三个委员会的基础上,推选出常务委员会。从总会到各地分会,其资金主要靠蒙古各部落的捐款和王公贵族的个人捐助,省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补助很少。蒙文会对新疆的民族文化教育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尹湛纳希(1837—1892)是蒙古族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蒙汉文化交流史上的先驱。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对尹湛纳希家世、生平和文学创作历程研究,尹湛纳希文学创作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研究,尹湛纳希文学创作与蒙古族文学传统研究,尹湛纳希文学作品文本研究,尹湛纳希在蒙古族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多数蒙古族题材电影重点展现的文化符号。通过分析电影《季风中的马》和《长调》,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传统草原文化为精神支撑的蒙古族人民生存状态的影像表达,并试图找出新时期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发展成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题材电视剧,特指源自蒙古民族的历史和现实,通过再现特色鲜明的民族生活,塑造性格鲜明的民族形象,以展示该民族文化历程、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观的电视剧。当蒙古族题材电视剧的主创人员能够清醒的"跳出自己看自己",反观民族文化的进程和得失时,追求当代价值,即让接受这种文化的人群不断提升幸福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才是文化省思的最高目的。其灵魂,就是对价值观的叩问。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博造型艺术是博信仰观念的物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它服务于博观念,其创作目的和功能都表明了博祭祀的需要,是博观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词义是语言文化内涵的显著表征,一种语言的词义系统里蕴涵着该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历史。本文在研究蒙古语词的文化义时,以词义研究理论为基础,将蒙古语中含有传统文化的指数词、颜色、自然现象、用具和饮食等词的文化义及应用特征与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情感和思维方式的结合为研究方向,并为兄弟民族学习和研究蒙古语言文字及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北草原民族以游猎生活为特点,反映在服饰上也具有独特的特色。本文从东北草原民族契丹、女真、蒙古人及满族人的服饰在质料、形制、图案以及配饰方面的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所体现出的契丹捺钵文化精神,以期对契丹捺钵文化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