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兰娟 《现代妇女》2014,(3):121-121
现代汉语副词"还"和"太"都可以按照程度的深浅分为两类,两类都具有主观性,同时代表句式"还NP"和"太NP"也具有主观性。本文从认知和语用推理角度对"还"和"太"的主观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文中的"国家"由"国"和"家"两字组成,表达了中国人对"国家"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关注国运的昌盛,都认为国家的安定富强与个人和家庭的安康幸福密不可分,这种感受也是中国人经历了无数的"国破家亡"悲剧后所形成的集体历史记忆。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家好,家才好,国家糟,家也糟,"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生死不离     
木叶 《现代交际》2008,(11):51-51
挑三拣四、丢三落四、推三阻四……你注意到了吗?这些含"三"和"四"的成语多为贬义。成语为何贬"三"和"四"呢?细翻成语词典,发现成语里不光三和四有这个问题,三和其他任何数字只要一碰头,基本上贬义居多,褒义极少。如"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道问题出在"三"上?  相似文献   

4.
校外"兼职"是当代大学生的热门话题,更是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性行动。然而,"盲目兼职"和"兼职过度"给大学生的学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其主导角色的错位和失败。因此,树立"理性兼职"理念,从"主观认知"和"时间控制"等方面把握兼职合理性,并实现大学生主导角色的"合理"回归与重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是"和"的理论基础。"和"的思想折射出独特的民族智慧:第一,承认差异、正视矛盾,是"和"的前提。第二,求同存异,是"和"的致思方向。第三,和谐有序,是"和"的理想(终极)目标,是宇宙万物生存的基本法则。"和"曾经是中华民族处理矛盾解决争端的有效手段,在今天依然是中国求得和平发展之路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日语助词"wa""ga"的使用及区别问题一直是语法学家研究的课题,在总结了"wa"和"ga"的先行研究基础上,针对日语动词句子中谓语的意义特征和"wa""ga"的相互关系这一观点来进行分类分析,并考察"wa""ga"的出现情况,以含有"wa"和"ga"的动词句为对象,从动词本身的含义表达出发,考察"wa"和"ga"的功能性差异,最后提出一个适用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教授法。  相似文献   

7.
正"粉头"是"粉丝团"团长的别称,主要任务是率领自己的"粉丝团"和别的"粉丝团"抢地盘、比人气,联络广告公司,在网上炮制各种花痴文章,诋毁别人的偶像。所谓"散粉",是指没有加入任何组织的"粉丝"。"散粉"和"粉丝团"团员捐的活动经费由"粉头"登记造册,统  相似文献   

8.
探析“农民工”称谓及其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文件、大众传媒、学界术语和百姓常语关于"农民工"的各种称谓众说纷纭,诸如"流动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移民"、"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称呼和称谓。有关于"农民工"称谓双重性、歧视性等的反对意见,也有关于"农民工"称谓客观性、阶段性等合理性的理由。根据我国学术界和全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相关研究,力求从理论、政策和统计等多角度、全面而科学分析"农民工"的各种定义、概念及其科学内涵,以便于深入探析关于"农民工"概念界定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霜 《现代妇女》2014,(5):123-123
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具有"不合群"和"不实在"的特点,笔者认为,正因中国社会具有"不合群"的特征,故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中国文化具有"不实在"的双重属性,其"不实在"中恰恰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结合对"不合群"和"不实在"的新解,笔者简要指出当今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此提出法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隋唐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促进和丰富了绘画的发展。人物画高度繁荣,肖像画的兴起与发展。绘画理论上出现"传神写照"的观点,其中现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传其神""写其心"的典范代表。全卷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五段,描绘了夜宴的主要过程。同时,它独特的构图和丰富生动的画面,在绘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鑫 《现代交际》2014,(12):4-5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角色,近几年来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热议和调查研究的一个话题。大学生"村官"作为知识精英,下到偏远农村工作,这种现象就像当初的知识青年下乡一样,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风波"。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政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角色——大学生"村官",一方面他们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天之骄子",拥有着较高科技和知识的佼佼者;另一面他们同时又是"村官",政策话语赋予了他们另一个身份。"村官"是很多人用来称呼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的用语。大学生"村官"这个集合着知识和权利的角色名词诞生了,同时,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开始活跃在农村的广袤大地上。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何让自己演绎好"村官"这个角色?如何让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明确角色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如何明确这一新角色的定位?本篇论文在社会学视角下,试图研究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话语的召唤下,其在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领悟等角色社会化的过程。随着外部话语环境改变和他者期待的明确,大学生"村官"不断明确"村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明确"村官"的行为方式和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希望为政府部门提供改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参考,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8,(4):20
商务送礼讲究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要费人心思."利"和"礼"相连,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关系公司、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借以巩固和发展公司和客户的关系网,确立和巩固公司的商业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日语中存在很多的近义表现,被动句的近义表现就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基于BCCWJ语料库,以"先生にほめられた"和"先生からほめられた"为例,从"に"和"から"的使用方法及"に"和"から"的替换情况、不替换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明确两者所产生的区别主要与"に"表示动作的目标及着眼点的用法、"から"表示起点的用法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手段和宏伟方略,面对少数人的曲解非议和诘难,既要有博大胸襟和文化自信,更要有证实自身思想的理论武器和现实案例。探寻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遗迹迤沙拉彝族村,发掘"南丝绸之路"的特征、内涵,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价值思考和文化认同根基。  相似文献   

15.
"微思政"为高校思政教育开辟了新天地,但多元的网络环境削弱了其话语权,"议程设置"理论着眼于改变受众的认知,从而引导舆论,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行为,这与"微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契合。因此"微思政"应充分把握"议程设置"的内涵和意义,通过提升媒介素养、做好把关人、活化传播语言表达等方式建构"微思政"话语权,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莫笑倩 《职业》2015,(9):134-135
技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通过"生动"和"趣味"才能够很好地加以体现。而在技校语文的教学中,诗歌的"三美"可以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本文以诗歌的"三美"为例,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生动"和"趣味"结合进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推销员之死》通过描述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惨一生反映了"美国梦"的虚幻性和欺骗性,是阿瑟·米勒对"美国梦"深刻的阐释。"中国合伙人"是导演陈可辛以新东方的发展史为题材所拍摄的有关创业传奇的电影,该片通过双线分别描述了两位主人公的"美国梦"的破灭和"中国梦"的实现。本文通过对两部著作的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美国梦"和"中国梦"内涵的描述,指出了"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同时揭示了"中国梦"的雄起。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从"八项规定"出台到纠正"四风",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早已不再是思想动员的阶段,而已经进入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关键是善用党纪党规教育和管理好党员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从"八项规定"出台到纠正"四风",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早已不再是思想动员的阶段,而已经进入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和落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语连词"和"与日语并列助词"と、や、も"为研究对象,以词典以及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例句为基础,参考益冈(1992)对"と、や、も"的并列分类,将其与汉语连词"和"进行了横向对比考察。本文明确了汉语连词"和"与日语并列助词"と、や、も"存在着对应而不对等的关系,而为了弥补这种不对等的部分,连词"和"则常与助词"等等"、副词"都"搭配使用实现意义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20.
王弼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括为"崇本息末"四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无为本""名教本于自然"等重要思想。探究王弼"崇本息末"的思想有利于深入了解王弼思想之中的"本末"观与"有无"观,能够在分析"崇本息末"思想之实质意蕴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无为"和"举本统末"等途径为道德之"全有"与道德之"实"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