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全社会重建和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对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特别是对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丰富的人文特质决定了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提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必然的。但同时,也必须警惕在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提升过程中的“去马克思主义化”倾向。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期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提升的关系,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的根基何在——马丁·路德与人文主义的虚拟对话一念1995年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似乎与关于理想主义、经验主义的讨论,形成了一种隐蔽而极其复杂的交叉。综合表现是,提倡人文精神的学人,明确要求抑制文化的流俗化倾向,呼唤理想主义精神与政治热情,甚至也...  相似文献   

3.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立的实质是 :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为惟一的文化模式并以之改造其他文化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以人文主义“规范”科学主义。二者各有其合理之处 ,亦存在偏颇。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即 :科学精神是人文主义 (精神 )的基础 ,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在深刻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 ,而更重要的是 ,马克思主义在人文层次 ,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4.
如何重建新人文主义,这是探讨中华人文精神,构建富有时代特点、并符合当今及今后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课题。由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资本主义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构建多元融合的新人文主义,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广为关注的论题。学者们对于人文精神存在三类不同理解方式:或者从西方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来界定它的内涵;或者把人文精神归结为中国古代的人文传统;或者立足于人类来理解。文章认为,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应当以中文语境的意义为基础,综合把握西方文化中的基本观点,立足于个人与人类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及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共产国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倾向又有所不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汲取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有益思想,又逐步摆脱其控制,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一些报刊发表了若干探讨实践概念的认识论意义的文章.这表明哲学界对于认识论的研究正在深入,并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要指出,这些文章都没有注意到长久以来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经验主义化的倾向;说得明确一些,这是力图把辩证唯物主义阐释成洛克式的经验主义或十八世纪法国式的唯物主义的倾向.作为这种倾向的例证,可以举出在我国影响颇大的、敦尼克等人主编的《哲学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人文价值的追求,具有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包括蒙学教育、儒家教育和道家教育.蒙学教育和儒家教育体现了内圣外王、积极入世的人文精神,而道家教育则体现了以追求个性自由解放为特征的出世的人文精神.这两种互补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是拓展现代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的对立,基于对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选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在理论内容、致思倾向和话语系统上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对立与冲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和其对立面的相互碰撞中显示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台刊《思与言》第40卷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人文与美学的关系,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观察。本文是从人文主义的发展角度来看的。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可有不同的理解,但文艺复兴时期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大体上是讨论“什么是人文精神”的具体模型。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发展更是其人文主义的主要表现。而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却对艺术不甚注重,艺术在人文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全丧失了(本文举台湾教育体系中的具体状况)。在艺术界这个小圈子里,则以现代主义为主,有非文化的倾向,亦不重视人文精神,其倡言继承或发扬传…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之间具有内在的思想联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认个体本位的合法性与个体利益的正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本理念的价值目标在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中得到深刻体现。中国梦的价值内涵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这在基本逻辑关系上确立了中国梦与个体主体性及其利益正当性的直接关系。中国梦在价值内涵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从整个人类自由自觉劳动的类本质到社会群体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群体本质,再到现实个人以实践为存在方式而不断生成的个体本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在形成过程中的这三个阶段的论断看似说法不一、前后冲突,实则环环相接、层层深入,并以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切入角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实现了从批判继承到自我超越.不仅如此,马克思研究问题时的批判精神和现实关怀,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建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功能之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远离了人文精神,追逐功利化的结果使大学走向精神的沉沦。时代在追寻大学的本真,现实反映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亟待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亟待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大学使命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对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大学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存在的误区,并指出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障碍.由于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主体,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培育尤为重要.基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着重从大学校长职业化,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创建由学术自由、民主治校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培育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程哲学作为在全球化进程曲折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冲击、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性及其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反思,既是科学技术哲学逻辑理路的延伸,又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当代表达方式的创新。社会工程哲学汲取了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的精华,标志着现代哲学从社会批判向社会建构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16.
孟宪霞 《南都学坛》2009,29(4):100-104
当代社会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非议重重,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永存,其批判的精神、人的解放精神、实践的精神、阶级的精神、开放的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其当代价值具体体现为其批判精神的延续——马克思主义仍是批判的武器;人的解放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重视研究阶级矛盾,但绝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当代价值,对于今天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意义上科学与人文分别表征着人的生物性肉体和精神性灵魂的两重文化存在样式,人文文化所彰显的精神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存在.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内蕴着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即人文价值、人文意义、人文理想和人文批判.因而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的是人文文化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精髓,在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使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人文精神为创新精神的形成全面注入精神内涵,使创新主体理性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创新素质的各个环节,人文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就必然要弘扬人文精神,否则,人类会为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社会付出不应有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总体性”概念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文本中的关键词。卢卡奇首次针对第二国际的教条主义和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提出,并以此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卢卡奇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从总体性维度来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和研究视域,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转向的先河。二战后,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萨特,提出了“总体化”概念。他基于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哲学诠释促使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总体性到总体化概念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我们可以从这一理论发展的走向上,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化的逻辑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