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涉外经济合同,是指我国的经济组织与外国经济组织以至个人,依法签订的确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涉外经济合同不是普通的业务协议或一般的法律文件,它还涉及到对外经济、对外贸易以至外交政策。 目前,有的涉外经济合同中权利义务订得不平等、不公正,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使我方遭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我们认为,当前,在签订涉外经济  相似文献   

2.
事实证明:涉外经济合同,是我国进行各种对外经济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工具和保证。而涉外经济合同,是否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和我国政府要求来签订,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主权、尊严和国际信誉能否得到维护,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能否顺利发展。因此,充分认识涉外经济合同的重要法律地位,搞清签订涉外经济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并想方设法签订好涉外经济合同,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对于发展我国同外国、外地区的经济关系、对于保障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①它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均对合同解除的条件、程序和方式、损害赔偿等作了相应的规定,但规定很不完善,实践中对有关合同解除纠纷的处理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则。这种状况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不相称的。本文拟对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合同解除权的概念和种类依照合同解除发生的依据,传统民法将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约定解除和协议…  相似文献   

4.
法律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全球化是全球化在法律领域的体现。它是指各国、各地区以经济交往和科技进步为先导,在经济交往过程中法律制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共性与个性并存且共性不断增多的过程。法律全球化已在许多领域全面展开,它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联营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企业在“政企”分开的宽松环境下,在自主权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横向经济联合不断发展,地区、部门之间开始打破封锁,以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向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发展.企业联营的内容也从生产、流通领域向科技、金融等领域全面发展.企业的联营方式采取合资、合作、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并正在逐步形成新的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联营,在法律上首先遇到的是联营合同的问题,现就联营合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真谛。作者认为:法与阶级和国家有着必然的联系;法的国家性,阶级性、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等的本质属性是内在统一、不可支解的;法的基本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法的作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影响社会生活的体现、是国家权力运行的体现、是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回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永明 《社会科学》2005,4(11):52-59
法律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树立文明和良好形象的标志。中国法律现代现代化的标准是“中外通行”。当今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关键不再是观念现代化而是制度现代化。法律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实现宪政。当今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中国实现法律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走“拿来主义”和“自上而下”之路。一百年前中国法律近代化中的主要教训是领导主体的腐败和理论指导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的实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已制定的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也非联营,而是一种组织虚拟、功能虚拟及员工虚拟的特殊联盟组织,立法应赋予其非法人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并可比照企业集团的形式和基本要求对其进行工商登记管理。虚拟企业成员依据其契约安排确定其关系,虚拟企业的核心成员应对虚拟企业的法律责任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法律翻译(Legalfranslation)的认识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翻译是指同一法律或法学材料向不同的语言、文字的转换;广义的理解除狭义的概念外,还可以包括本国古代的法律文献的今译,甚至还有对法律条文的解释等。本文采取狭义说。一、界定法律翻译的内涵要恰如其分地揭示法律翻译的内涵,明确其外延,使得人们既不会将它与综合的语言翻译相混同,又不致发生因过分注重它与法律的密切关系而单纯归入法学部门的危险,就需通过说明法律翻译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界定它的概念。一方面,由于翻译的性质和范围是由被翻译的材料的性…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的经济建设列车,靠改革与开放这两个轮子来推进。各地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从贯彻开放政策来说,差不多每个地区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存在多种经济贸易关系。这种跨国或跨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是通过企业与外商订立和履行涉外经济合同来实现的。因此,涉外经济合同对于我们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同法》首次将赠与合同规定在我国法律中 ,这标志着我国合同立法的日益完善 ,同时对司法实践中有关赠与合同纠纷的处理也已有法可依。但是 ,对《合同法》中赠与合同有关的规定 ,诸如赠与合同的性质问题 ,究竟是诺成性合同 ,还是实践性合同 ,或者是二者之折衷 ;又如赠与合同的主体范围是否含公民以外的其他主体 ,在公民范围内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成为赠与合同的赠与人或受赠人等问题 ,在理论与实务中已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技术合同仲裁制度,是与经济合同仲裁制度并行的一种新的仲裁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课题,亟需深入研究。 一、关于仲裁的申请与应诉 技术合同仲裁采用的是当事人自由选择原则,在发生合同纠纷后的处理方式上,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实行或裁或审制度。当事人对于仲裁的选择,一般应在合同中明文约定;如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搞好商品流通。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首先得抓生产一头以外,还得重视消费一头。因为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其中消费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它既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完善,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本文就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国家和政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农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称谓,是乡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中国70年代末农民为8亿,而到了90年代为9亿。改革开放以来,捆绑着农民在土地上的绳索已经解开,自由度进一步扩大,农民的流动量增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使农民原来铁板一块也发生了裂变。显然传统的关于中国农民的理论已不能自圆其说,有必要对中国农民的理论的几个问题作重新审度。三个概念的界定:农民、农业人口、乡村人口G·塔德1896年著的《未来史片断》中有这样一条论述“乡下人!一个奇特的古词。渔夫、猎人、农夫、…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他又指出:“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干扰改革开放,群众是很不满意的。如不采取坚决措施加以克服,任其发展,就会葬送改革开放大业,最终也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决不能麻木不仁。”最近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反对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宣传画具有辉煌的历史,也有遭践踏被滥用的阶段。在新的世纪它需要不断提高和充实,它不再是单一的“政治传单和墙报”,而是同时具有“教育、认识、审美和娱乐”四大功能的艺术。它一定有着光明的未来,将在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艳丽。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古对东晋一代的文学.似乎很少重视。以现有的一些文学史来说,讲到东晋文学,似乎仅限于初年的刘堆、郭噗和末年的陶渊明;此外就是干宝的《搜神记》,最多也不过约略地提到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和王藕之的《兰亭集序》。至于当时  相似文献   

19.
车长路 《理论界》2005,(11):101-102
针对当前大量司法会计鉴定事项,亟需对司法会计鉴定人加以管理,本文就司法会计鉴定人的法律特征、从业要求、诉讼权利和义务、回避情形、法律责任等几个问题加以探讨,从而对司法会计鉴定人的行为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千古之变局”。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观念的冲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世纪后期,尤其是戊戌维新时期的新学与旧学之争,中学与西学之辩,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更是举足轻重,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戊戌新文化运动”①。 新学一词,在近代中国实肇源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其时原指东汉新莽之学,维新时期则扩而成为康、梁维新学说的代名词,进而因其牵涉大量西方思想又被等同于西学。本文要讨论的新学,是戊戌时期的新学而非新莽之学。从字面意义看,新学实在“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