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讲,作为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在演讲者、听众和时境这三者构成的特定交际场中进行的。在这一交际场中,演讲者从信息和情感开始,运用语言这个代码,把所要表达的东西物质化,组织成为话语;听众从话语开始,依据话语来把握演讲者的信息和情感。正如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所说,“交际双方是以话语为中点而进行的逆向同构的运动。编码和解码的方向是正好相反。”从演讲的实际情形来看,作为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中介物的话语,一般存在着两类:一类是演讲者通过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直接表达出来,听众听得见、看得着的东西,称为显性话语,或者叫做“…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教学中灵活运用语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公关活动中,会谈是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和手段。在会谈中人们总是以语言和非语言的传递方式向对方传递着认知的或情感的信息,并企图成功地影响对方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暖 《现代交际》2013,(12):187-187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常提及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所处的阶段正是中介语阶段,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这一阶段给予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师适时的交际反馈,会给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可以纠正错误;反之,不及时的反馈,可能造成学生英语错误的固化,形成中介语石化现象。本文对英语教师如何利用交际反馈帮助高职高专学生避免英语石化现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演讲要讲究照应的技巧。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日语交际方式,演讲有声语言的消逝性和态势语言的视觉感,在一定情况下影响和制约着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效果。因此,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为了增强演讲的层次性和现场感,就必须瞻前顾后。上呼下应,既注意对演讲的人事景物前后相关的叙述和交代,又重视对听众的情绪做相应的体察和调控,以突出和体现演讲内容的彼此关照和演讲场景的相互感应,这就是演讲中“照应”的基本含意和独特功能。 怎样运用照应技巧,才能获得良好的演讲效果呢? 演讲内容的照应 演讲内容是演讲者讲述…  相似文献   

6.
马永利 《职业》2014,(21):108-108
反馈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课堂信息由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传递。利用反馈教学法对课堂教学优化,能使学生随时巩固、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徐志  辛红艳 《现代交际》2010,(12):182-182
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好坏,关系到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语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的传递到信息的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的肯定正确和纠正错误要看准时机,结论太迟会使讨论耗费不必要的时间,过早"拍板"有时也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何秋云 《职业》2012,(8):56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中,为了一定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借助于标准口语(口头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副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多向反馈的一种言语行为过程。为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笔者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人们在传播与反馈各种信息时,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都参与了交流,做为一种符号输入交往对象的大脑,并以各种依据诠释出它的含义。服饰,做为直观的人体包装,也做为一种语言,表露、传达着某种思想或行为的信息,影响他人,也影响着自己,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当  相似文献   

10.
梅德明(6)教授定义“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是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意欲在演说时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使自己的语言传感形象倾倒听众,就必须使演说富有魅力,用通俗、形象、活泼、别致的语言技巧吊起听众的胃口,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进而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的演说技巧就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相似文献   

12.
齐跃 《现代交际》2010,(4):38-38
演讲就是一个人以众多听者为对象,就某一事物、事情或主题发表谈话,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立场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美既体现在文体上,又体现在非语言因素上。演讲文体上的美通过语音语调、词汇、修辞、句式等来表达,而非语言那样通过仪容、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神态、风度等态势语来传递。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运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科书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和转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书面语加口语”特征。教科书语言加工转化成课堂教学语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教科书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阶段,这是一种书面语言向另一种书面语言转变。这种转变,不是照抄照搬教科书的语言,而是在教科书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组合而成。教案语言较之教科书语言要更简约、更准确、更形象、更醒目,更能反映教师的思想和倾向。第二阶段,即由教案语言转化为课堂…  相似文献   

14.
“先声夺人”是指先造成声势震慑对方的意思。文学作品描写人物、塑造形象,总喜欢在人物还未出场时,就对其语言进行描写,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我们发现演讲者也常用此法,即未开讲主题之前,先用三言两语造成一种声势,吸引听众,愉悦听众,折服听众,震撼听众,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言通常是指通过身体所显示的种种行为动作,来代替或辅助语音表达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方式。体态语言是一把双刀刽,它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克服消极体态语言,发挥体态语言的积极功能,促进体育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两性之间手的触摸,唇的吻合,相拥相抱,耳鬓厮 磨,所有这些亲昵方式都称之为爱抚。因此在性爱领域中,爱抚较之两性的交合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单就爱抚而言,因其不是单纯满足一种生理上的泄欲,一种紧张感的释放,因此更是一种两情挚诚相爱的表达,并因此而特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性爱功能。 许多讲述性爱的书都指出,爱抚是夫妻生活中必需的情欲发动手段,其实,爱抚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爱抚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传递爱的信息,使人感触到皮肤的润滑、肌肉的柔软和形体的优美,为人们提供关好的身体感受;也可以传递心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罗颖 《现代妇女》2014,(4):248-249
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一贯是新闻写作时的基本要求。但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模糊语言也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一般说来,对新闻信息作出恰当地模糊处理不仅不会影响信息的正确传递,反而能让受众更为有效地接收相关信息。笔者通过实例分析,旨在说明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鲜明的语用功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媒体上"口译"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交传口译、同传口译、会议口译、商务口译、政务口译等。表面看来,口译似乎是一种被动的、单一的、机械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其实不然,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目的的交际行为,它是一种积极的、复杂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意义再现活动。口译活动是一种综合能力,除了简单的言内意义,信息中所包含的言外含义、话语风格、文化特征、背景信息等等都是需要译员准确传达出去的。因此,作为一种集语言信息、语境信息、文化信息、认知信息等于一体的需要广博知识和扎实双语功底的交际活动,充足的译前准备对口译人员的翻译质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基本功能的符号系统,语言交际是信息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信息传递通畅是建立良好人际传播的基础。人际传播离不开沟通与交流,要做到更有效的沟通,就需要适当掌握说服的艺术,重视修辞学在人际传播中的重要位置。从修辞学领域来探讨说服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古代纵横家代表性著作《鬼谷子》一书研究沟通原则与效能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演讲是讲者和听众双向沟通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由于彼此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诸因素的影响,双方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常常存在着分歧,有时,这种分歧还相当尖锐,听众与讲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绪。因此,一个演讲者经常有可能面对“不友好”的听众演讲。怎么有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