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供需模型及中介收费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中介高收费对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务的影响,提出了开放中国海员劳务中介业务的构想,以期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海员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中介高收费对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务的影响,提出了开放中国海员劳务中介业务的构想,以期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海员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扩大国际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国外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劳务输出在相关法律、管理、市场格局、输出形式、劳务输出企业和劳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合理市场布局,开辟多种劳务输出渠道,努力提高劳务输出企业自身素质和劳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5.
党“十四大”报告指出:“发展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等市场,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因此,尽快形成我国的劳务市场,并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已成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当务之急。目前国际劳务市场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每年的国际劳务总输出达2000~2500万人,涉及100多个国家。1984年以来,国际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比商品贸易高出10个百分点。国际劳务市场的迅猛发展给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国际劳务合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劳务合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有四分之三集中在亚洲,尤其是集中在日本。因此,了解和研究中日两国劳务市场,对我国国际劳务合作的发展有着指导性与普遍性的意义。文章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国际型就业人才出现了三个层次。第一是劳务输出,如:建筑工程劳务,纺织工程劳务。第二是技术人员的输出,如:电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的出国就业。第三是智力输出,如:中学数理化教师出国任教。今天中国已形成了上述三个层次出国就业的良性循环的状况。其中,劳务输出主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中,技术人员输出主要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内。智力输出目前则集中在发达国家里。而据最新中国国际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劳务输出的比例已呈下降趋势而技术人员、智力人员的国际就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江西省对外承包劳务的发展历程、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及江西省对外承包劳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江西对外承包劳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劳务出口兴起于二次战后,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各国经济交流和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6年到1983年,世界劳务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而商品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面10%.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万以上的劳务人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流动,但我国在世界劳务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极小.1985年我国派出的劳务人员只占世界劳务出口人员的3.4%.近十年来我国累计派出劳务人员共30万人,外汇收入14亿美元.派出的形式大多是工程承包  相似文献   

10.
出国打工,潮起浪涌。可是国外要不了12亿人。世界劳务市场需要什么样人呢?到了国外打工又怎样立足?请看《劳务输出之路坎坎坷坷》。  相似文献   

11.
船员外派法律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船员外派业务现行立法的考察,以船员服务机构不同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性质为基础,分析船员外派中船员劳务中介和劳务派遣的复合法律关系,进而明确了船员、船员劳务外派企业(船员服务机构)、境外船员用人(工)单位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2.
劳动市场是社会劳动要素进行交换的场所,职业中介组织是劳动市场供求联系机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以职业中介组织为核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发挥职业介绍组织在劳动力供求联系、再就业指导和失业救济中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安排好下岗员工的生活,促进未就业劳动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持甲类适任证书的海船船员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操作级船员在40周岁以下各年龄段占主体,而管理级船员在40周岁以上各年龄段占主体。通过与ODBC和远东国家高级船员的年龄结构比较,并分析国际海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认为中国甲类海船船员在年龄结构上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船员外派劳务运作方式下,外派船员与外籍船东之间不直接签订合同,而是通过船员与外派机构之间、外派机构与外籍船东之间签订的两个合同来实现。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船员外派劳务纠纷中责任主体很难确定,外派船员权利保护立法薄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船员外派实务中涉及的三种合同性质的辨析,进一步厘清船员外派中各种合同法律关系,分析船员外派劳务纠纷及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纠纷中涉及的重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保护我国外派船员权利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一些复杂的就业现象为切入点,以中国改革的逻辑为主线,对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就业研究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梳理,涉及"转型初期失业原因和就业体制转换问题""劳动力流动问题""农村劳动力问题""女性劳动者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等五个层面的问题,这种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维度,再提升到宏观层面的研究反映出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最后,文章指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机理,而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遵循改革的逻辑。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增效是根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动力,这都有赖于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在西部劳务中介市场孱弱的背景下,分析了政府主导劳务输出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雇佣劳动不必然存在剥削,不等于市场经济不存在剥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资本剥削劳动的现象。超质劳动(超出自身能力的劳动)是一切雇佣劳动盈利之源。剥削并非雇佣劳动的本质属性,资本是可以非剥削增值的;消除剥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保护劳动者人权,确保中国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属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分工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产业内市场结构的状况和企业的行为模式,分工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产业组织的不断演进。关于促进分工发展的动力因素,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基于收益预期、市场范围、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五因素分析框架阐述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分工发展的动力机制,并说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组织的演进。这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户籍制度的衍生物,又固化了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不再仅仅是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而是呈现出多重分割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意味着不同的劳动群体享有就业机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差别。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五城市调查数据进行了剖析,证明了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情况下,流入城市的外来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时显现出较大的非正规就业特性,是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外的主体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