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能人效应"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专业大户、技术能手等农村"能人"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凸显"能人效应".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能人效应"产生的动力因素、专业合作组织中大农户与小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能人经济"运行背后存在的问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以农村"能人"为主导的组织形式具有其阶段合理性,要求得长期发展,还须逐步完成由"能人经济"向"制度经济"的转化.针对现存问题,应采取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岳爱娴 《社科纵横》2010,25(9):29-30,4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新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总体上仍是规模小 ,水平低 ,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及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变化 ,借鉴国际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 ,依托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 ,充分利用现代经营方式 ,在总结供销社改革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加快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辉 《学术交流》2007,3(9):117-120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涉及农村宏观、微观经济基础变革的大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生产资料归属问题,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把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资本,节约农户的交易费用,可能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发达省份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其省级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在本省农民合作组织的法规体系建设、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强化服务指导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时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两省和经济相对落后的黑龙江省实地调研,就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的政府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先进的发展规律,为有效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入世后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全面接轨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道必答题.该问题的解决程度,事关我国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降低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经济有效性,可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占霞 《学术交流》2007,(3):101-104
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当前,产品特性因素和生产群因素等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此,应加快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节约成本体系建设,坚持“三民”原则,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扶植力度。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定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特殊企业组织形态的具有营利特征的经济组织.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宗粮食作物产业处于明显合作劣势.在新形势下,在粮食主产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路径,应当首先以畜牧、蔬菜园艺业等利润较高的产业为突破口,发挥合作优势产业示范作用,逐步向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产业扩展.在粮食产业中,主要通过培育农村粮食经济人,先让农民进入市场、获取外部市场利润,特别是发挥合作组织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推动力作用,不断引导其发展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实体,完善内部机制,提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体力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绝大比重,但是其法律规制现状却与之极不相称,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亟须加强立法。世界上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是通过积极推动立法,将政府扶持合作金融的义务法定化从而得到蓬勃发展的。我国城乡金融的发展极不均衡,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法律的建设,应确立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性质、地位和具体内容,从而以法律化的方式将国家对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长期确立下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建有益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应从中国的国情特点出发,借鉴国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通过供销合作社和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体制创新,建立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以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孕育和发展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构筑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和合作银行并行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简述国内外学者有关乡村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作用,进而论述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性,提出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持日本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在于符合本国国情,以完善的法制建设作为强大后盾.在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它的建立对于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而日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这方面为我国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三农"弱势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难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为转轨经济国家运用现代金融服务农村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规范程序.波兰农村银行体系的改革确立了法律基础,调整了合作银行组织架构,允许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扩大业务,以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引入欧盟银行监管标准,现已成为中东欧各国合作金融最成功典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以农信社为主体,其演进历程与波兰有相'似之处.波兰合作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指标要优于商业银行,而我国农信社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为此,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对我国经济转型深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变迁理论视角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农村改革较为曲折,从开始阶段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和农民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到改革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再到国家以新农村建设为方略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希望.这种曲折的经历可以用制度变迁理论加以解释,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是因为农村制度变迁的成本较低,但相应的收益十分明显;而随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则因为农村制度变迁相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失去优势,从而出现资源向城市集中;目前的新农村建设表明国家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但关键的因素在于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寻找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路径.为此,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进程;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财政支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导要素。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付能力不足,难以支付向城镇转移的各项费用,素质能力偏低,弱化了转移意愿,降低了转移空间(就业空间),从而导致城镇化进程滞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能够通过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付能力,通过的素质门槛也较低,从而对转移能力的要求也较低。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不足的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小城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制度成本、生活成本与心理成本均较低,就业建设是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速度越来越快.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市场农业迈进的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显现的功能也越来越新.在具备互助功能、传递功能、培训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同时,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带动农民生产能力、拉动农民增加收入、拉动农民职业转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及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化的功能日渐凸显.而这些功能既需要双层经营体制、市场经济及农民积极参与等条件,也需要通过能人牵头、政府支持和法律保障的途径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与中国社会的农民国家性质及社会现代化状况极不相称,亟待改变。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应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宗旨。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亟需构建一个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农民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供销合作社具备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的优势和条件供销社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农村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内在规律出发的。在农村经济格局中,供销社具有其他经济组织难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它具备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成为农户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因为: 1.供销社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是要摆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经济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量将大幅度增加,迫切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国家与农民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对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它的工作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的发达程度。特别是供销在过去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过程中,已经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并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理应建立起农村商品生产的服务体系,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依托。以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开始重视农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险需求,并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分层次、多类别的自保公助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为日本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构筑了一道"安全网"。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行模式对于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不同农民需求、充分发挥社区互助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开始重视农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险需求,并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分层次、多类别的自保公助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为日本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构筑了一道“安全网”。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行模式对于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不同农民需求、充分发挥社区互助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