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平均主义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平等观和价值观,平均主义思潮与东方专制主义思潮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克服平均主义的消极影响,消除社会的分配不公,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民主法治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法治社会的现状做出阐述,以使法治建设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思潮与价值观的"多元"与"多样"及与"一元"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目前社会思潮与价值观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要区别社会思潮与价值观现状的不同情况,即:对待价值观的"多元"情况,要抵制和消除,维护和坚持价值观上的"一元";对待价值观上的"多样"要尊重和引导,倡导价值观上的"一元",最终达到"一元"与"多样"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互联网是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它本身并不能产生民主,但随着互联网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网络民主悄然兴起,与传统的民主模式不同,网络民主有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一种特殊有效的社会监督形式,有着公开、广泛、及时、专业、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在社会监督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也产生了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向前进,如何解决我国社会现存矛盾和问题,是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有重大问题.其中,依法治国的根本道路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最现实的问题,是处理好党、国家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大课题,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首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都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展教育渠道和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探索与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农村基层政治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如何完善村民基层民主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高速转型时期,各种思潮充斥着社会,高校作为各种思想的收发中介者,如何在复杂多变的转型时期保持自身的安全和主流思潮的政治正确性,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互动关系,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借口“重评历史”来解构、歪曲历史事实,质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旨在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理论界造成很大混乱.本文通过透析抗日题材电视剧,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的特点与表现、理论实质和危害等方面进行简要评析,以把握这一思潮的实质所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近年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争取权利的过程。中国民主的特点是以社会的发展稳定为首要因素,坚持党的领导。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扩大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6.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在深入总结以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选择。科学合理地构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现机制,不仅是一个前沿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实现路径以及带动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在继承发展马、恩、列、斯、毛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逐步形成的。它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它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香港喜剧电影《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本文主要是对《大话西游》中的后现代意蕴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今,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日益开放多元,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各种思潮泥沙俱下,社会核心价值备受冲击,各种社会怪象屡见不鲜,从深层次上来分析,都与文化建设与道德取向有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单独章节突出强调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所提目标与任务颇为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20.
福利国家代表一种社会伦理原则,表明了政府对社会成员的关心,从本质上讲,福利国家政治思想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主流政治理论各自对福利国家的基本态度,则成为指导各国福利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检视政治理论视野中的福利国家思想,希冀指明危机中的福利国家究竟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