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论中华文艺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艺复兴有其特定涵义 ,它的主要标志是 :中华民族成员普遍重视理性、理论思维 ,新中华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产生众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文化艺术成果和巨人 ;中华文化成为人类主流文化之一 ,中文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 ,中国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具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同等的话语权、决定权。开展和实现中华文艺复兴必须做到以“三个代表”思想作指导 ,紧贴中华民族脚步 ,真正贯彻“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 ,既扎根于中华文化土壤 ,又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艺术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2.
鉴于传统理性在西方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中的疯狂和僭越 ,以现代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倡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理性运动 ,但这场运动却因非理性主义自身种种理论局限性的阻断而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是力图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抽取出“爱欲”作为人的本质,从黑格尔哲学中借鉴并改造了“理性”观念,把它看成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把爱欲满足看成是人的幸福的根本,把批判理性看成是追求爱欲满足的基本手段,强调爱欲本质和批判理性在人性解放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是力图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认为 ,人的非理性因素“爱欲”是人的本质 ,而人的理性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并坚持从爱欲和理性两个方面来构建其社会批判理论 ,寻求人的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华学作为一门有影响的新兴学科,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动因,它不仅仅是一个学者“深层次遵命”的学术成果,而且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自知自觉的呼唤和理性思维的必然产物。以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为己任的中华学,其价值和意义也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得到充分的认同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19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开始受到质疑和批判。尼采第一次突破理性的束缚,深入非理性世界去探索艺术的奥秘:“重估一切价值”打破了西方知识体系与终极价值的理性基础,呼吁重视生命自身的价值——即他所说的“强力意志”: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瓦解了理性主义的深度认识模式,其“任意性”规则是对理性主义追求终极意义的重创,开创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弗洛伊德则打开了无意识世界,将其文艺观建立在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从而进一步瓦解了西方两千多年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尼采和弗洛伊德直接开启了以非理性主义为特征的所谓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学界对理性主义的反叛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华学是中华民族通过科学理性自我反思和自我觉悟的结果。但传统的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却是“实用理性”而不是“科学理性”。现在我们反思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到必须要提倡一种超越眼前功利的科学理性精神,希望由此可以建立一门科学的中华学来作为自己前进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理性主义无疑构成了西方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的一个宏大叙事,同时也主导了近代以来西方主流政治思潮.作为这一主流思潮的延伸,理性主义也渗透到新闻传播学领域.传媒理性主要指传媒业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基本规律以及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传媒理性必须借助于理性主义这一哲学概念和哲学成果.传媒理性主要包括传媒政治理性、传媒文化理性和传媒经济理性三个不同的层面.对传媒理性问题的探讨.是为了科学地把握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规律,期望为今后新闻传媒业的理性发展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哲学.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理性主义、近代理性主义.西方古代理性,特别是"前苏格拉底时期"的理性,是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客观理性.经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代的客观理性逐步演变成主观理性,如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代表的绝对理性主义.而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相对理性主义或实践理性主义又实现了客观理性.但无论是绝对主义的主观理性还是相对主义的客观理性,都具有实体性的特点,并存在着理性高于非理性以及二者的二元对立倾向.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恢复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精神,更在于赋予理性以实践(道德)意义。苏格拉底的出现,使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自我”。苏格拉底之哲学堪称“理性主义的伦理学”,他首次将伦理学纳入哲学视野,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理性主义命题;同时为寻求真正的伦理学知识,他提出了“是什么”的科学思维范式,奠定了西方人的基本思维模式,极大的推进了科学与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喜剧意识的笑是人类社会实践文化心理机制和生命自由资源的审美升华。只有具有审美价值的喜悦感情,才能成为喜剧意识的笑。能够凭借自由嬉戏态度对待社会历史必然的喜悦感情就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大陆农耕文化基础上奠立的伦理理性主义文化和西方古希腊海洋文化基础上奠立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分别孕育了中西方文学的喜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是第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最充分地体现了美国人求实、行动、重视效果、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同样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本文从论述实用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出发,阐明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并进而探讨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这一源自西方的概念,就其在中国的情形而言,包含了对西方现代性共时与历时双重因素的整合,并被赋予了进步理性主义的意味.现代性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矛盾性,现代性话语本身所富有的丰富性与自我反省意识,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矛盾与困境,解释百年中国文学新潮更迭而未成大观的现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从美式资本主义看个体实用理性的经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式资本主义制度理性的核心是崇尚与遵循个体实用理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客观现实中导致了美国新经济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种种新成就及新危机,从而揭示了个体实用理性的双刃剑经济功能,这对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科学理性隐含着科学不能解决系统问题和科学发展的非人性化的趋势,导致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生态环境产生尖锐的矛盾,这客观地要求人类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审视传统科学理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传统科学理性尺度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出了与生态伦理观相适应的人文理性尺度.  相似文献   

16.
美中企业文化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与该国的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的哲学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美中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四组对立性特征上(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2)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3)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本文主要围绕这三组对立性特征,并紧密联系民族文化背景,对美中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示了美国企业的硬管理文化和中国企业的软管理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性主义是以爱因斯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在冲破旧的机械论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基础上所建立起的与辩证思维相一致的自然观、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科学理性主义为辩证理性思维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和自然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学的视野看,西方文化植根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因此,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是西方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从而理性与上帝构成了西方人的两大精神支柱,成为西方文化的象征。本文拟从西方文化精神支柱之一的希伯来精神出发,探讨这一文化精神对塑造犹太民族,形成西方世界"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并以此作为启示,探讨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具备何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理性传统的促进,即古希腊哲学理性传统的深厚影响、中世纪哲学理性精神的充分准备、文艺复兴人文思想的有力冲击。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给欧洲大陆唯理论和其他哲学的发展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之后,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离"制度建构主义"转向制度演化理路的倾向.梳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表明,"制度建构主义"及与之匹配的新古典范式难以容纳意识形态等重要的现实因素、难以为理解长期变迁过程、制度的多样性等提供理论支点.是诺斯理论转向的基本原因.而这一转向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演化理路在制度研究中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