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以来,临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充分发扬“团结、创新、实干”的精神,自我加压,创新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王玮 《决策探索》2009,(20):44-44
近年来,滑县工商局把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推进“一会两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消协投诉站、“12315”联络站366个,聘请联络员420名,形成了一个组织健全、反应灵敏、执法有力、辐射全县的基层消保维权网络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重“科教兴省”,厚科技人才,是河南、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的攻关尖端;全国经济发展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谐”中国发展对策首先在于促进“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4.
胡涌 《决策导刊》2005,(8):33-33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没有和谐的交通,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打造和谐交通,笔者认为.打造和谐交通,助建和谐北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像外界预期那样将“管理通胀预期”替换为“抑制通胀压力”,但自金融危机以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出在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中,控制物价被置于宏观调控的首要地位。无论是稳物价,还是调结构.民生都是一个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6.
《决策导刊》2007,(7):I0002-I0003
直辖十年,是重庆腾飞的十年,也是北碚交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十年来,北碚交通人圈绕破除“瓶颈”制约,为北碚经济社会发展开路搭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将有“五大取向”。 “遏通胀”:成为巨大考验 尽管仍是“结构性上涨”,但当前物价的上涨态势仍给中国经济和公众生活带来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在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优先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核心在以人为本。宣传思想工作虽然不能直接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但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它可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润滑剂、稀释剂”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坚持“三贴近”原则,按照“重心下移、舆论感召、思想感化、典型驱动、文化育人”的工作思路,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地凝聚力量,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北碚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十二五”期间北碚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发展“两高一特”.打造“幸福北碚”的发展思路。其中“一高”就是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领导者》2007,(6):I0002-I0003
和谐电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即墨市供电公司以“建设一流的电网,强化一流的管理,培育一流的队伍,争创一流的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努力拓展服务功能,创新开届工作,已连续18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并先后获得“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反映了13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最终是平等、透明社会,不是“特权”的社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十字会是一个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社会团体。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原则,对社会自然灾害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红十字会积极关注,积极运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加快了自身建设。本文主要阐述了基层红十字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法家”韩非的法治思想本质是为君主专制体制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思想中仍然有许多闪光点可以为当今奉行“依法治国”方略的中国有所借鉴,同时能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2005年2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必须从确保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既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本质要求,又是推进“两个减负”,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的根本手段,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地税工作实际,针对当前蚋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对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北碚是重庆主城区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的地区。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促进辖区内各镇街、各片区间的协调联动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关系着全区经济建设的成败,也关系着全区安定团结的大局,是我们研究和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头戏和聚焦点。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尤为重要。工青妇组织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群众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群众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工青妇全国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的主要调控任务是“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变成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通胀。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宪政理念下的“法治”在内涵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倡“无为而治”,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有限政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