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瑞环 《人才瞭望》2010,(6):100-101
中央决定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我欣然接受,我认为这是中央对我的关怀。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中国,我职业生涯的最后10年在中国度过比在日本更有意义。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来中国了。我愿意把我在制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年轻人,帮助泰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已住了11年,除了回新西兰做短暂的停留,参加几场家庭婚礼外,我一直待在这个国家。我希望我能用日记详细地记下这段中国时光。我没想过要在这儿待这么久,但我现在仍然住在中国。我在这里的梦想还没有完成:我要去江西的乡村地区并在那儿创立幼儿教育学校。我清楚我想要去的地方,但一切都要慢慢来。故事开始于2002年10月17日。当时的一切仍然历历  相似文献   

4.
我叫阿智明,是一名阿富汗籍留学生。我就读于中国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自从来中国留学的那一天起,我在兰州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首先,我想谈谈我是如何来到中国留学的。我于2016年大学毕业,那时我的梦想是在世界一流的国家继续我的学业。  相似文献   

5.
就在我刚结束在波兰的假期之时.我被告知国家外国专家局邀请我和夫人参加辽宁之行,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因为在我5年的中国生活中,还从未到过辽宁。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凤凰卫视邀请我加盟,打造凤凰资讯台,实现24小时新闻台。 当时,我在台湾已经做了十年,去不去香港? 对我来说,香港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我结了婚。女儿刚刚1岁,父母都不赞同我离开台湾。但是,太太支持我,她说,只要我高兴,不后悔就好。其实,她也舍不得我.我刚离家的时候,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7.
爱我或者恨我,我都无所谓。爱我,我在你心里;恨我,我在你脑海。  相似文献   

8.
问:我在一家小型企业上班,在工作期间,我看到一厂房的电线已老化,正在往外冒火星,我怕引发火灾给企业造成损失,就急忙上前对电线进行了调换,但在调换时不慎被电烧伤,花去医疗费1000多元。当我拿着医药费单据找领导报销时,领导却说厂里没安排我去调换,我私自调换被电烧伤后果自负。  相似文献   

9.
成长的意义     
春节过后,爸爸的一场病,让我懂得了很多。 妈妈和我两个星期忙碌地奔跑在医院和家里,每次看到爸爸的样子,心里就很疼痛,同时伴随的还有担忧和害怕,因为爸爸是家里顶梁柱,如果他倒下了,我该怎么办?我突然有点慌了,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我还是习惯性地想着:没事,我有我爸;这个不用操心,我爸能办明白;我家不用管,有我爸呢……就这样习惯着走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不曾留意到爸爸渐渐弯曲的脊背和两鬓渐填的白发。我的爸爸,不再年轻了;我突然意识到,该换我去照顾他了。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话我等了30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我要感谢哈佛大学在这个时候给我这个荣誉(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明年,我就要换工作了(注:指从微软公司退休)……我终于可以在简历上写我有一个大学学位,这真是不错啊。  相似文献   

11.
我结束在法国的任职已经整整两年了。由于我在2003年12月当选为国际展览局的主席,而国际展览局的总部设在巴黎,我每年要去法国好几次,每次去都要会见很多朋友。过去我在法国当大使,在这个岗位上,我在观察中法关系、推动中法关系。不当大使后,我仍然经常去法国,我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同法国人的交流,使我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角。在中法文化年结束的时候,我深感文化年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访问法国的时候曾对法国人说了这样的几句话:“文化的交流是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心灵的交流。”这几句话得到法方的完全认…  相似文献   

12.
早上好,这是一座精致的小教堂,我想我的演说就从这开始吧。其实,在教堂布道并不是我的主要职业,它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而已。我靠撰写故事来谋生计,而那些想法来自于我的梦境。  相似文献   

13.
向中国朋友敞开心扉中国朋友,我也能和你们分享一些秘密吗?当我来中国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梦想中国有一天不再需要外国专家,也不需要我,那将意味着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使我知足常乐。但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又常让我难受,他们每天都叫我“老外”。这种称呼我听了不知多少次了。有时我对他们开玩笑地说,“我是新疆人”,他们都相信了。有时,当有人叫我“李同志”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就像我的名字出现在单位的“精神文明”榜的名单里一样高兴。你们认为我在中国呆了10年,已经习惯“老外”这种称呼了吗?事实上,我永远不习惯,在…  相似文献   

14.
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的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相似文献   

15.
编辑,你好: 我入职一家公司工作半年后,因工作能力出众,领导安排我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并签订了服务期协议,协议约定我必须为公司服务满五年后才能离职,否则应支付违约金五万元.在我结束培训回到公司工作半年后,我才发现公司并未给我缴纳社会保险费,我便提出辞职请求,公司却以我违反了服务期协议为由,要求我支付五万元违约金,并表示我...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上海     
我喜欢教学,也喜欢教学给我带来的感受。当看到学生们渐渐取得进步,就会心生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对工作的满意度吧。所有这些,给我带来的,是让我觉得在上海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并最终选择了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财富与负担     
每次出差,我都会在行李包里塞上厚厚一本书。这本书我:只读过两三页,我怀疑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将它读完。书是我买来的,只在书店里匆匆翻了翻,便再也没有仔细读过——它实在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买它时我认为自己能够像蚂蚁啃骨头般将它啃完,然而每一次读它,却都没有足够的兴趣与耐心。特别是当它立在书架之上,和众多我爱不释手的书们挤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和我太太第五次来中国,2009年2月我们还会回来,还在河北师大物理系任教。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和我太太退休以后要来中国?为什么在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还要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