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六种古文选本《古文关键》《崇古文诀》《文章正宗》《妙绝古今》《古文集成》《文章轨范》,秉持与程式化的应试“时文”不同的文章理念,选编历代散体文章中的名篇,唐代主要选韩、柳文,宋代以欧、苏、曾、王之文和理学家文章为主。这些选本和批语直接酝酿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史概念,确认了一批经典作家和作品,表述了南宋文章家对文章之立意、结构、文势、“曲折变态”之法、“活法圆转”的理解和提倡。  相似文献   

2.
工合游击队     
一 一九四○年春,东北救亡总会陕西分会的负责人陈先舟、董昆一、柳文等介绍我去陕西省沔县养病,兼作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后方家属的工作。一九四一年初,我由沔县返回宝鸡,陕西分会已经被国民党政府查封,陈先舟、董昆一、柳文等都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工合宝  相似文献   

3.
《柳文指要》是章士钊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研究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学术名著。在《柳文指要》中,章士钊在解析柳宗元作品的过程中,讨论了与礼乐相关的问题。他吸收了柳宗元的"礼乐为虚器"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礼乐观。他指出,旧社会时期的礼乐,从本质上来看,它专为统治阶级服务;从内容上看,它空虚无聊;从"道"来看,它是枉道的;从产生来看,它是一个积非胜是的过程。章士钊虽然极力抨击旧社会时期的礼乐,但他并不否定礼乐的价值,认为新社会时期,还是需要新礼乐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以卓尔不群的深刻见解,简劲俏丽的笔法赢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他的诗作,历来评论尚有不同的看法。章士钊在《柳文指要》中说:“韩柳文之高下,议论不一,独于诗也,似一例右柳左韩。”他认为柳诗在韩诗之上;苏东坡评价柳宗元的诗说:“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也。”苏轼之说只从艺术风格着眼,论及高下,并未作深入探讨。柳宗元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上,他的诗歌创作,收集在《柳河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与苏轼是我国东晋与北宋诗坛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约七百年之久,然而,苏轼晚年却酷爱陶诗,在他贬谪岭海时,曾将“陶诗与柳文”,视为“南迁二友”,并且依韵“尽和其诗。”这在我国诗歌创作史上,确属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婚丧嫁娶,是宋代社会、家庭主要的消费形式之一。在重礼俗、厚葬观念的支配下,婚丧普遍耗费巨大,始终是宋代民众的沉重负担。正如其政治、经济地位的悬殊一样,宋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婚丧费用,也存在着较大悬殊。宋代政府和家族乃至亲朋,多设有慈善设施和提供资金,用于帮助贫困者完成婚丧嫁娶,这是宋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宋代民俗文化是指宋代人民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民俗事象,集中反映了宋代人民的审美习惯及文化特质.文章研究了宋代民俗文化的生成、审美表现及功能,并从实现宋代民俗文化审美内涵及视觉重构、注重宋代民俗文化审美的再生产与再消费两大方面讨论了宋代民俗文化的现代意义转换.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143-152
在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背景下,宋代城市谣谚呈现出前代未有的新面貌。受市民趣味的影响,宋代谣谚呈现出时政性、世俗性、非正统性、诙谐性的特点。宋代城市谣谚的传播也呈现出鲜明的市民色彩,民间艺人、商贩、太学生是城市谣谚的重要传播者,瓦市、宴集、市场等公共场合成为谣谚的重要传播地。宋代城市谣谚内容丰富,表现出典型的市民社会特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考察宋代市民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雇工问题是中国经济史学界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值此宋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之际,雇工异军突起,迅速成长壮大。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具体探讨了宋代城镇雇工诸多独树一帜的特征,并对宋代城镇雇工在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宋代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给予了客观准确的估价。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古代江西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江西的农业更是呈现一派发展进步的景象。农具、耕作技术、农田水利修筑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宋代江西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重视是宋代江西农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等等。这些对今天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有所启迪的。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06-113
在宋代诗歌发展史上,江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正所谓"西江诗在宋朝抑何盛也"。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是宋代江西诗人的主要代表,他们在诗创作上的艺术特色、杰出成就以及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影响,都可以揭示出宋代江西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有宋一代学术,以理名学。理学思潮是宋代哲学、文化发展的主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学与哲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理不仅是宋代理学的核心,而且是宋代哲学的最重要范畴之一。研究和探讨理范畴在宋代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何新所 《中州学刊》2006,(1):213-217
昭德晁氏家族在宋代众多家族中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文化成就,是与晁氏家族独特的家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晁氏家族作为宋代文化世家的杰出代表,是宋代文化繁兴的最好见证。晁氏家族的教育模式、对于文化传承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其独具特色的家族佛学修为,对于我们更准确认识宋代家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代茶馆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荣 《中州学刊》2006,(3):189-192
宋代是我国茶馆业发展的第一个兴盛期。茶馆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地域广的特点展示了宋代茶馆兴盛的面貌,而其丰富多彩的经营特色则彰显了宋代茶馆的丰富内涵。宋代茶馆的兴盛是城市商业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是宋代茶业发展的结果,与当时的饮茶习俗及唐代茶馆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宋代相权的认识,盛行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宋朝是君权盛相权弱的时代,一是认为宋代相权没有受到削弱而是相权强盛的时期。实际上,相权被削弱和相权的兴盛都是宋代的政治现象,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宋代相权被削弱是局部的、暂时的,没有对相权造成全局性的影响;而相权的兴盛则是宋代政治生活的基本面,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宋代实行“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宋代有 9位皇后 ,10次临朝听政。这在我国政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人们历来一般认为 ,宋代无“唐朝武、韦之祸” ,主要原因是宋代后妃的德贤和待外戚之法的严明 ,但是 ,若作进一步的分析 ,则会发现 :宋代皇后临朝的“合法”使皇权交替平静 ,社会和政治秩序稳定 ;她们在听政时基本上是绍述先王 ,遵守成法 ,没有强制皇权 ,专横跋扈 ;她们依靠的最基本统治力量 ,既非皇族也非外戚 ,而是文武朝臣 ,主要是文臣 ,这也是前述宋代皇后合法听政、守成而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书法史上,书法遗迹版本问题的大量出现是在宋代,宋以前不明显.宋代书论文献中涌现出的书法遗迹版本问题,是与宋代大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联的.它不仅是宋代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极具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考据学发展的兴盛时代,考据学作为宋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学术史上据有一席之地.其间宋代学者还撰写了一系列考据笔记.笔记因创作形式具有体例随意、不拘篇幅大小的特点,受到宋代知识分子的欢迎而被广泛采用,作为记录学术成果的载体.宋代考据笔记具有考证繁杂、不只专注于经史、考证中夹杂议论、考据与实证相结合、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相互之间多有学术共鸣与争鸣等特点.宋代考据笔记对中国古代考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考据笔记之先河.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6,(6):92-96
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科学和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婚姻论财现象的出现,而女子出嫁盛行丰厚的嫁妆也就成了宋代独具特色的现象。宋代厚奁的原因主要有父母爱女之心、宋代的商品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科举取士的发展、士人之间攀比心理以及女子财产权利在法律上的保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