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段时期来,市场经济浪潮给一些亏损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随着亏损企业的增加和亏损金额的增长,为了勉强维持其存在,大量社会资金和资产不得不投向亏损“黑洞”,出现了劣难汰优难胜、企业生而不灭、存而不亡的奇异现象。为了正视并分析这种现象,本文拟对亏损企业不灭的必然性、“负效应”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亏损企业“不灭”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企业经营机制,使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实质上就是劣企“吃”优企,国家有意无意中充当了劣企存续的“保护神”,从而使大量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些部门、企业,违背国家财政纪律,大搞非法提成,屡见不鲜: 工业产品,商业代销,想签订代销合同吗?拿“提成”来! 企业之间,物资调剂,要等价交换吗?拿“提成”来! 要“找米下锅”,承揽任务,推销产品吗?拿“提成”来! 修旧利废,为国家创造财富,当然得有“提成”; 处理积压物资,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理应“提成”; 为打开销路,试制新产品,更是离不开“提成”。热心搞非法提成,捞到好处的一些人,不仅不承认这是侵占国家、集体财产,却津津乐道,自己“能力大,办法多”,美其名曰:“多劳多得”! 令人深思的是某些部门、企业领导同志,对这股非法提成歪风,熟视无睹,错误地认为它能调动积极性,靠它来推动工作!还有个别的大慷国家之慨,用它来笼络人心,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破产习以为常,因为市场的竞争规律及其优胜劣汰机制总会有一些企业新生和发展,另外一些企业败北和破产.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视整个社会为一个“大工厂”,千百万企业只是这个“大工厂”的分厂,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只有一个所有者——国家.既然由一个所有者垄断生产和经营,在企业之间就不可能存在竞争.从当时的企业创造产品的价值核算角度看,各个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利润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企业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当家作主,奉行的是供给制政策,  相似文献   

4.
科学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企业升级的影响,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显著提高沿线国家的企业生产率,尤其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邻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水平和制度质量来实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企业承包人”的提法不仅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而且经常见诸文件和报刊。我们认为,这种提法不科学。 首先,这种提法使得一些人把本来是企业向国家的承包误认为是个人对企业的承包。国务院1988年2月7日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明确指出: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立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  相似文献   

6.
怎样看企业的“小社会”与“小而全”问题?时下一些文章将“小社会”与“小而全”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小社会”是指企业除生产经营以外兴办职工生活所需的医疗、交通、教育等生活福利事业。“小而全”则是指企业内建立独立完整的万事不求人、占用资产最大化的生产经营系统,俗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小社会”利大于弊。企业办“小社会”,可以为国家分担国力不支的困难,现阶段企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大陆投资,其中港澳地区居全球首位。截至1996年11月底,我国已连续三年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举办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不可否认,外商投资企业在数量上猛增的同时,一些虚假现象也日益显露出来。 一、关于外商假合资骗局问题 所谓假合资,就是指外商采用“空投”或“变相空投”甚至不投的手法,与大陆的一些投资者举办“合资企业”,使中方企业披上合资企业外衣,谋取我国给予合资企业优惠政策下的各项利益。实际上,假合资是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一种违法行为。其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包就灵”和“一包就零”是一些人对承包制的完全对立的两种看法。四川省体改委高级经济师朱芬吉对此最近在四川省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新都年会上发表看法。认为,承包制适合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符合当前的水平和条件,具有普遍推行的意义。对此持怀疑的同志的理由无非是:①经营承包制不规范化;②国家财政减少了收入;③承包制本身负盈不负亏;④企业短期行为突出。 关于“规范化”的问题。朱芬吉说,从实践上看,第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生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正处于试点的创建阶段,根据一些试点企业的反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谨防“五虚”。一、多元主体虚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我国的产权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企合一”是其突出特征。这种产权制度弊端很多,如产权单一,主体虚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企业,企业产权主体必然形成多元化格局,但一些试点企业改造后,其产权主体还是单一的,多元主体虚位。一是单纯的国家股份。一些地方将试点企业的固定资产等用行政手段一次性地变更为国家股份,无所谓多元主体。二是有的企业在改制中…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一些地方企业在分流富余职工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强行退出岗位休养(俗称“内退”),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国家行政法规的严肃性,最近,国家劳动部就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通知》有四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1.
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是我国“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90年代的税制改革应该围绕这个核心,从而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改革。本文试图根据国家“八五”期间国营企业组织制度和运营机制的改革的构想,对税制改革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贯彻,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潮持续高涨,在当下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对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中国海外投资和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外交关系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2005—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加剧了双边外交分歧,这种影响在沿线发达国家中更为突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投资对外交关系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绿地投资并未对双边外交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基础设施投资,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部门的海外投资会加剧外交分歧效应。这一发现形成了对传统经济依赖与商业和平论的新拓展,有效阐明了当代中国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为此,中国应审慎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利用好多边合作机制,在明晰不同投资部门外交影响异质性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差异化地进行海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与共同治理理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中国等体制转轨国家 ,都面临着不同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和治理结构安排问题 ,现代企业理论也越来越倾向于将“公司治理”作为核心问题。中国学者也非常关注现代企业理论和中国现实中的“公司治理”。本人在此简单地阐述一下对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看法。一、“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 ,不同学者的回答并不完全一致 ,不过 ,除开“共同治理论”者外 ,不同学者的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点 :强调因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我的理解 :所谓“公司治理”就是在委托代理和信…  相似文献   

14.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前些年大家公认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现在还对不对?众说不一。在讨论这个命题的同时提到了一些与此相关联的问题,诸如“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只是党的工作?”“资本主义国家有没有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古代有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大家发现,许多争论都涉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批洋务派官僚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加强自己的军阀派系力量,开始开办了若干军事工业。七十年代初,他们又采取“官办”和“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都是一些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一定买办性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民族资本经营的新式工业也逐渐出现。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数量比洋务派企业为多。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不断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计划靠国家定,资金靠国家拨,原料靠国家供,产品靠国家销”的状况。绝大多数企业正在开始向市场经济轨道迈进。但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甚至举步维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运行理论及企业产权塑造杨正钜一、两权分离理论在实践中的失效两权分离理论在我国提出的实践意义,在于改变“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从而改变“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的局面,“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出口商品频繁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西方一些国家也正准备着手对我国动用“反补贴法”,实施其反补贴措施。对此我们应提高警惕,积极做好应对准备,避免重蹈加入世组织以来我国企业疲于应对国外反倾销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的组织权威既是保证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国有工业组织权威结构从从国家主导的“神圣型权威”向企业支配的“效率型权威”转变;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权威关系从“身份报酬型权威”向“行为报酬型权威”转变;普通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权威认同从“价值合理性权威”向“工具合理性权威”转变.国家自上而下强制推行的市场化改革导致的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变革,以及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实践,成为国有企业组织权威变迁的合法性制度基础.同时,国有工业组织权威变迁对建构和谐的劳企关系产生了明显影响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指的是国家调整企业垄断活动或其他限制竞争行为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总称,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其立法的实质在于维护公平竞争机制,防止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与此同时为参加市场竞争的一般企业和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是现代经济法体系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现在企业的制度基石”,并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垄断法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拟就其中一些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