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晏榕的短诗体现了审美想像的日常生活化:审美想像的主体总在现实中想像诗的世界,努力寻找诗的思维,力图突破语言常规.审美想像的日常生活化正是诗人的特质.思维方式上,晏榕的短诗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注重意象营造;语言上,晏榕的短诗追求陌生化效果,设喻上力求远取譬.晏榕的短诗呈现出一个有别于现实的有生气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情境是生活原情、原境在艺术中的再现或表现,情节是生活的矛盾冲突在艺术中的再现或表现,情境是艺术情节展开的场境,情节展开又使情境具有生命灵性。毛泽东诗词善于创造设构情境情节:青年时期的诗词主要凸现诗人人生理想与社会的冲突;革命战争时期的诗词主要表现革命者与天、地、人的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时期主要抒写诗人和人民战天斗地的情境,以及与霸权主义冲突斗争的情节。由此得出结论:毛泽东诗词美在冲突,其本质是人的本体力量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3.
王绶青诗歌的艺术色彩丰富多样:一些表现重大题材和深刻主题的作品,或沉郁凝重,或气势磅礴;一些“生活牧歌”、“山水记游”之类的作品,则或玲珑剔透,或隽永含蓄,或明丽如画。王绶青是一个“苦吟诗人”,非常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其诗歌善于用比,善于艺术夸张。其叙事诗的创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表现了严谨而崇高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亚历山大·亚历山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最有才华的革命诗人,也是苏联初斯诗歌钓代表性诗人之一。他不但创作了史诗式的长诗《十二个》,讴歌了人类最伟大革命——十月革命,而且创作了另一部“史诗”,这部“史诗”是由他毕生创作的优秀的抒情短诗组成的,被诗人命名为诗体长篇小说《人化三部曲》。这部抒情史诗作品运用独特的象征艺术方法,以心理自白的艺术形式,在十月革命时代的宏大背景上,展示了自传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的“世界生活”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诗人用这个内心世界生活的演变过程,艺术地概括了旧世界向新世界、旧文化向新文化、旧人性向新人性演变的过程,用心灵的“苦难的历程”表现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复杂性和接受过程的特殊性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才能和品质为基础,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艺术,善于运用疏通引导艺术,综合发挥多种智能艺术,学会强化教育效果艺术,并创造性地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读许评的散文曹明海抱着不朽的希望,许评致力于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他以一支朴拙的笔,刻画世界的各面,传达生活和时代的足音,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作着独到的思考和透视。他的散文讲究感性与知性的统一,善于描绘感觉和经验的世界,把人事、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从网络上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苏瓷瓷的创作道路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凸显了新一代作家成长的特色。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为她提供了适宜的创作平台,可遏不可求的生活经历使她较早地直面了人性的荒谬与荒诞,与生俱来的敏感、忠实于内心的秉赋和天生的语言表现能力使她具备了成长为优秀作家的条件,善于把握机遇、执着的艺术追求和淡泊的情怀更让她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苏瓷瓷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以“小事儿”为基本内容、善于将“小人物”塑造成艺术典型、十分注意细节描写、采用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高超的艺术构思和重视语言锻炼等方面,探讨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个性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旨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文章从生活事实、生活其实和艺术真实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三者的本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诗歌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诗人,史蒂文斯在其短制诗歌杰作《雪人》中探讨了自然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于艺术世界构建的重要作用。史蒂文斯在这首短诗中流露出强烈的美国浪漫主义一超验主义色彩和现象学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和统一,实现爱默生所谓的“透明的我”的状态,展示出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诗风主导的诗坛中浪漫主义风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杜甫一生写了二十多首“诸葛诗”,从这些“诸葛诗”中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杜甫审视诸葛亮的角度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又与他自身仕宦心态的变化是一脉相通的。可以说,杜甫在“诸葛诗”中感情的变化就是他自己仕宦心态变化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西北乡土诗人高凯的乡土诗在中国西部当代诗歌中是独特的.他的乡土诗有两组意象体现了诗人在情感上的深刻体验.一是围绕"家园"的一组意象,一是围绕"在路上"的一组意象.诗人借助可感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土的复杂深沉情感和面对孤独、苦难的超常勇气.诗人善于将瞬间感觉升华为诗,也借助丰富人生经验,将人生经验筛选入诗.在艺术手法上,使用简约的语言,象征的手法,追求诗歌的知性化和完整性,使诗歌达到较高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七窍生烟笔下的诗大都是由生活而来的一些只言片语,表面看来朴实平淡,但是平凡的文字织出的却是生活中的奇观,饱含着别样的感情,在口语诗写作中显示出别样的追求。其诗的背后是诗人迷醉的心灵,心灵的背后安放着他灵魂的巢穴,在那里,诗人幸运地获得了海德格尔式的诗意栖居地。  相似文献   

14.
李士棻乃清末道光、光绪年间一位出色诗人,文章从考订李士棻的名号、在蜀中、京城的诗篇,以及晚年流落上海的经历入手,对其诗作加以研究,考证了诗人李士棻传奇的生平事迹,使这位巴渝才子重焕光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真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真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词中的女性形象更真挚感人,女性词人是用词的形式来表现她们那压抑生命中的最真实最温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20世纪诗坛上最受欢迎的诗人.他的诗取材于自然,但涉及更多的却是人类因素,他从平淡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发掘诗的情绪,人类生存状态,形成了自己独创的诗歌风格.他说:"由于我的背景的缘故,有人称我为自然诗人,但我并不只是一个自然诗人,在我的诗中,你总能发现一点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即自然的背景总要有人类对其加以补充.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运用了譬喻、通感等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太白诗作看,他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是:对之只当作一种把玩,一种游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之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这就使得李白自身的存在和他的诗歌,在现实世俗世界中,都只能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而他的介入现实也只是一种意识的努力,他的诗歌始终摆脱不了第三者的形象和声音,并成了他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是一种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观照白居易漫长而坎坷的人生,结合其诗集、年谱等各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白居易与徐州有着深厚感情,曾八次往来徐州。徐州乃白居易第二故乡,著名的燕子楼与诗人有深厚渊源,朱陈村也因诗人而备受关注。诗人的徐州行迹是其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题画诗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学史上构成了别样的风景。"扬州八怪"重要成员李鱓的现存题画诗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一是串联起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二是对诗人典型的儒者人格进行了生动写照;三是表现出与正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美学风格,为后世提供了独特的诗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