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灿新 《探求》2014,(1):9-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建设法治中国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要求,也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来说,法治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而法治建设一旦离开了道德建设就会走上异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以道德建设为基础,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道德在建设机制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全民共识和时代强音的背景下,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机制中的有益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和历史意义,本文从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赏罚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机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4.
5.
《求是学刊》2017,(6):89-96
理想的法治应该是良法善治,即是充满道德底蕴和获得道德支撑的法治。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要求在法治建设的诸环节中体现或蕴含道德价值意蕴,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我国目前在法治观念上对应该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已有较高重视和较多关注,但对法治实践中如何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还重视不够且缺乏研究。基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当代中国法治的道德底蕴的增强路径主要包括增强尊法的道德底蕴、增强立法的道德底蕴、增强执法的道德底蕴和增强守法的道德底蕴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马蓉蓉 《探求》2005,(4):51-53
本文认为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应该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郑群 《生存》2020,(5):0140-0141
随着我国新课程目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面临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挑战,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建设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应对新时期严峻的形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着手分析,采取多种手段,并提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策略,希望对促进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肖潇 《生存》2020,(9):0132-013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的内容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师想要完成好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便需将授课内容变得更加生活化,从生活中出发,保障学生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张莉萍 《社科纵横》2008,23(9):125-126
行政道德是从行政工作中引申出来的职业道德,从属于政治权力的道德体系.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道德是非,会在不同的程度上涉及到国家及国家各阶层的利益.中国行政道德失范现象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对于处于市场经济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加强行政道德的建设,无疑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8,(3):6-9
要正确理解德治的含义,德治的深层含义是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判断一个道德体系是不是优良,核心标准应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人类的道德体系包括许多方面,但有三个关键支点:理性、诚信、敬畏;道德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等价命题;如何建设道德社会,需要注重从多个维度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11.
12.
张国权 《生存》2020,(15):0176-0176
近年来,我国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的整体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当前,教育聚焦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因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中学的开设,受到许多教育学者的关注,但许多教师在开设道德法治课还是存在些许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道德法治课程。所以本文意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法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为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法治课程的开展,提供几点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法治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包括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需要法治 ,法治如何对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作用以及在理解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向侃 《生存》2020,(1):0195-0195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极为有利。但从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往往还存在一些不利的教学问题,局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期望能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小红 《生存》2020,(1):0137-0138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建立与成熟的基础阶段,学生受到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很容易因此转变,偏向于错误的发展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协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认识观,可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积极的探索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胥洪流 《生存》2020,(7):0104-0105
安全问题从小抓起。这并非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这更意味着一份责任。保护青少年的安全是社会最根本任务,而作为教育基地的学校,其教育基础也是加强对小学儿童的安全教育。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儿童安全问题都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若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又何谈社会的和谐稳定。可基于学校视角,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重要构成即是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更是学校教学稳序开展的前提。为此,文章将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阐述如何进行安全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治建设的法文化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剩勇 《浙江学刊》2002,(1):150-159
20世纪是中国试图重建一个全新的法律秩序的世纪。自晚清“新政”改革传统法制引进西方法律制度以来 ,近百年的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本文从中国与西方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入手 ,考察和分析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传统的政治文化、法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内在紧张 ,进而揭示了中国重建“法治”和法律秩序的三大文化障碍 :即传统政治文化的“权力至上”传统对现代法治“法律至上”原则的排拒 ,传统“礼治”的特殊性精神与现代法律的平等性和普遍性原则的冲突 ,以及传统法文化的工具性取向与以保障人权和自由为目的的现代法治理念的冲突。作者认为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效 ,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能否尽快地确立一种机制 ,使执政者以及一般民众都能养成尊重法律、自觉守法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程小芬 《生存》2020,(12):0164-0164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王煌 《生存》2020,(15):0224-0224
小学是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教材的导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实践机会,深化生活体验,同时,发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合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韦承厚 《生存》2020,(9):0088-0088
道德与法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而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怎样提高俨然成为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将从“情感教学,激发兴趣、案例探究,活跃思维、德育活动,提高素养”三 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