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30年代以废名、林庚、朱英诞、卞之琳、何其芳等为代表的北平现代派诗人群对"温李"晚唐诗风进行了集体性讨论与提倡。废名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分析中包涵了其诗歌观念的多个方面,包括倡导浑融自然的诗质,重视含蓄象征手法,重视诗的感觉与幻想,哀伤缠绵的审美需求。卞之琳的《无题》组诗、林庚的多首《无题》继承和发扬了李商隐无题的优良传统,在多方面体现了现代无题与古典无题的深刻联系。无题诗代表了一种对诗歌思想价值和社会功用性的排斥,对含蓄朦胧、晦涩象征的表现手法的推崇。无题诗与情爱主题的天然联系代表了诗人对私人情感、心灵体验和感官直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晚唐诗歌中别具一格.超现实主义是产生于法国的文艺流派,其影响深远.超现实主义诗歌、电影、绘画等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常用“深层隐喻”或“象征”,多借助梦境、幻觉来表现“本我”,注重意象的选择,各种意象之间往往有一种“蒙太奇”式的跳跃,通过不同意象的“无序”组合来表现内心世界.这些特点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有较多相同之处,这也正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从超现实主义的视角来观照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为阐释李氏“无题诗”独特的审美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是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一位奇才。他不但是中国意象文学的继承者,而且是“无题’这种独特诗歌体裁的鼻祖。他创写的无题诗和准无题诗(一般以首句一两个词为题)主观上似乎有意回避中国诗歌“诗言志”的传统理论,而客观上却从侧面透视出晚唐那种衰飒琐细、纤弱内敛的社会风气及文士们黯淡低沉、忧郁感伤、潜气内转的整体心理趋向。赵景波先生说:“诗题是外部世界通向作品内部的窗口,通过它读者可以摄取制约作品内涵的语言信息。”①李商隐的无题诗却有意关闭了这个窗口,使其诗的内涵显出陵肪性和多义性,“微婉顿拙”(清·翁方纲…  相似文献   

4.
现存李商隐的无题诗约七十余首(包括以篇首二字为题的爱情诗)。这些诗初读大都跳跃错落,变化无方,但悉心玩味,便可悟到那朦胧恍惚的意境中隐伏着一条情感的脉络。诗中那彷徨求索的人物形象便是情感的化身。《无题》“相见这难别亦难”就是这样一篇意境迷朦而又情思隽永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论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历来为研究者所注目,然而大多从追索诗歌的本事出发,主要运用传统的“诗言志”的观念,把这些道教无题诗比附为政治遭遇诗;另外解释为诗人与女道士秘密恋爱的本事记录.这两种解诗方法都忽略了诗歌作为有机的艺术整体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内蕴.联系诗人的经历及理想追求,可知这些道教无题诗抒发了诗人人生遭遇的不平心绪.  相似文献   

6.
言情的艺术——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及抒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于言情,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根本艺术特征。无题诗中的深挚感情,通过婉曲的抒述方式以及营造朦胧意境、渲染悲剧气氛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成功抒写挚情是无题诗独具魅力的根本原因。无题诗对诗歌艺术的发展贡献很大。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的无题诗含蓄、幽丽、深邃、隽永,代表了其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借喻、用典、双关、映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无题诗的语言给人以多种美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唐代诗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振振堂诗稿》的艺术成就,其七言古风大有李太白遗风;七言律诗饱含杜少陵、李商隐余韵;钟云舫的“新乐府”诗焕发出白居易的风采;其“无题”诗与李商隐“无题”一脉承传;钟云舫七言绝句有李白七绝的韵味;七绝“咏史”与杜牧七绝“咏史”神似.钟云舫一人而兼唐诗几大巨擘绝技.另外钟云舫诗歌长于抒情,善用比兴,又远宗“诗骚”,熔《诗经》的写实与《楚辞》的浪漫于一炉.钟云舫诗歌还长于铺叙,爱用典故,杂糅先秦两汉散文大师笔法,从而形成钟云舫诗歌独特的艺术个性.钟云舫还不愧为内地“诗界革命”的先驱,为旧体诗的通俗化、白话化、大众化,努力创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李商隐的无题诗由于其特殊的艺术魅力而吸引了无数读者,人们纷纷探寻构成这种魅力的奥秘所在。本文试从诗歌意象的角度来探讨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征,所谓诗歌的意象,乃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美国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第202页)是诗人情感意绪和审美趣味的综合。从意象的剖析入手,对于深入地把握诗人的艺术个性,将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沉博绝丽”“深情绵渺”的独特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无题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晚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五年第二期《历史研究》,刊登了“四人帮”御用文人梁效、闻军炮制的《论李商隐的<无题>诗》(以下简称《论(无题>》)。这篇黑文,是“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被挫败后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哀鸣,同时也宣泄了这个反革命黑帮野心未遂的幽愤和咬牙切齿的仇恨。这是“四人帮”利用古典诗歌进行反党活动的罪恶铁证。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李商隐创作无题诗的原由,历来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爱情说;一是政治说.那么李商隐创作无题诗还有其它原由吗?本文试着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他创作无题诗的原由,并肯定他的无题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上,独辟蹊径,开创了新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悲剧的身世铸就了他悲剧性的意识,反映到诗歌里便化为一种悲剧的感伤美。就诗风而言,李商隐诗歌是以“优美”见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审美思想里还有“壮美”的另一面。就思想内涵来讲,李商隐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在他的审美思想里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诗歌是“优美”的,但其诗歌也有“崇高”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李商隐政治类诗歌的创作中。以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为基点,探求李商隐诗歌中的“崇高”特质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以其独特的无题诗而著称 ,成为我国文人恋情诗的代表。然而一千多年来 ,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政治诗 ,以为他只是一位纯情的“爱情歌手”。其实李商隐的一百余首政治诗 ,占其现存诗歌总量的六分之一。其诗反映统治阶级横征暴敛 ,同情人民疾苦 ,指出“官逼民反”的实质 ;鞭挞宦官专制及其把持军权、干预朝政 ,玩皇帝于股掌之上 ;揭露统治阶级内部党同伐异 ,深刻反映朋党斗争的残酷性 ;反对强藩割据、与朝廷分庭抗礼 ,维护中央集权与国家的统一。李商隐政治诗深刻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斗争 ,他是继杜甫、白居易之后 ,我国唐代又一位杰出的政治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16.
自唐朝李商隐以来,无题诗作为诗的一个支脉,逐代传承、发展着。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用过这一武器。在欧州,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也创作过一些无题诗。所谓“无题诗”,不外乎诗人有题而故意不言;或者题义深广莫测,无法以一题而盖之;或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善于用婉曲的艺术手法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他的无题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历代诗家众说纷纭,对无题诗进行各种解读,其争论延至今天。其实,无题诗是有一定的情感指向,首先表现的是个人的爱情生活,其次表现的是个人的怀才不遇和对生命的忧患,从总趋势上看,无题诗表现的是一种幻灭感。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张力,主要表现在题目与文本之间的矛盾,文化背景与文本之间的矛盾,形成这种情感张力的艺术手段,主要是抒情方式丰富多彩,时空流转等所构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译者要把握好诗歌短小形式下的无穷意味,才能将诗歌之美传递开来。而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之和”,正是译者在理解原诗意味时应坚持的一个原则。文章对李商隐《无题》的三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究格式塔原理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诗歌中有一类很特别的诗———女冠诗,这类诗反映了李商隐一段不同寻常的秘密恋情。这类诗感情真挚缠绵,带有浓郁的感伤情调,还渗透诗人的身世之感。李商隐的女冠诗具有纯情化、纯诗化和象征化的特征。他把古代文人爱情诗提升到纯粹感情的领域,实现了由欲到情的升华超越。李商隐的女冠诗闪耀着人性的光华,昭示着晚唐时期人性的觉醒和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