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民间故事与传说只是关于乡土民间的叙说。本文从这个“美丽的误会”入手,以白蛇传为例,揭示古老传说与城市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白蛇传是一部关于城市的民间叙事作品,城市成为白蛇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不断地演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地承载着民众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想象,这些对城市的想象和表达,同时也构成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2.
文化想象是"欧洲观念"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层面,它建立在文化优越论的基础上,在"欧洲观念"的建构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视"欧洲观念"中文化想象的成分,有利于人们从批评的视角更加客观地理解"欧洲观念"的实质.特别是当全球化进程对一切文化的边界造成冲击时,摒弃"欧洲观念"中本质主义的成分,以文化多元主义来建构新的体现文化差异的"欧洲观念"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文学观念的发展受到不同时代先进文化的影响。一、中国文学观念的先进特征表现为以和为主的核心思想;二、古代文学观念体现为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三、当今中国文学观念趋向于雅、俗融合。先进文化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想象的言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由最初的欲说还休到几度变形登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描写的重点转向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想象上。本文选取“十七年文学”中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去领略“十七年文学”中城市文学这一静水深流,触摸城市文学在当代那微弱而又倔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中国佬》、《喜福会》、《甘加丁之路》和《典型的美国佬》这四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族裔意识,在颠覆话语陈规、重写历史和建构身份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这些个案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阐释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策略的多变性,揭露和批判种种表象背后所隐匿的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6.
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当代都市文化的二元想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在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演变中日益跃升为当代都市文化的两大基本形式,并在深层制约着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走向,成为体现当代都市精神的二元文化想象.然而由于现代资本及其科层体制的影响,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在发展中又面临着诸多困境乃至异化现象.如何调校这种悖论,使其更有利都市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都市文化学课题.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学思想已经讨论得很多,而且都一致认为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就是儒家的文学观念。“诗言志”和“文以载道”就是儒家文学观念的主要说法。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儒家文学观念有两面,即强调文学的道德性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追求艺术性,这样才使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许多思想性与艺术性兼优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都城文化。但由于都城文化认同感的匮乏,以及社会秩序尚不稳固,重庆的都城文化始终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因此,战时重庆是一个灰色的社会空间,其中充满了中间性。通过挖掘文学想象所包含的心理和精神维度,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将展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学观念——兼论所谓杂文学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展示的文学观念 ,说明他能够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 ,来认识文学的本质和特点。他既看到文学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部分 ,具有人类文化的普遍共性 ,即也是“道之文” ,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自然之道的体现 ,同时又和人类文化中其他部分 ,如哲学、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等 ,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 ,它是艺术思维的产物 ,是人的感情的形象表现 ,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审美的艺术品。刘勰和六朝时许多文学批评家一样 ,清楚地看到了那种宽泛的“文”的观念是不科学的 ,他们一直在用各种方式 ,试图寻找和探讨艺术文学 ,也就是所谓纯文学的特征 ,所以 ,简单地不加分析地肯定所谓“杂文学”观念 ,甚至把它说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点 ,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11.
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有争议的作家或遭查禁的作品,以及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状摹准人类学意义上的阿拉伯风俗图景的作品。它反映了欧美文化市场对第三世界文学/文化进行选择性引进的单一性消费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至于完全改变第三世界文学/文化的生产机制,但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2.
文化研究的崛起对文学研究的范式和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的实践性品格、政治性旨趣、开放性精神和批判性特征使文学研究抛弃了那种过于狭窄和精细的文本研究范式,越来越重视在广阔的文化语境下考察文学的构成和意义,从而使文学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更加有理性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并不矛盾,但是它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小学学历的沈从文面对求学谋职的挫折和饥饿的缠绕,凭着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跻身高雅的文学殿堂。“乡下人”的自卑心理情节使他能够清蠢理智的审视现代文明冲击下的都市生活,凭借自己熟悉的乡村经验构筑起他独特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4.
文学观念指我们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文学是文化的重要方面,又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文学的价值取向是广阔的,文学观念也是多元、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文学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点.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中国的城市文学研究是局限在现代性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思路也让城市文学研究日趋陷入自我禁锢的思维陷阱.现代性是当下城市想象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但是它不能涵盖城市文学的所有文化属性.囚禁在现代性下的城市文学已经造成了城市想象的断裂与同质化和人与城市的不相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性下的城市文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以及文化传统的历史影响,主张文学与文学史的研究必须在相应的文化传统的框架里进行。作者以欧洲文学和文学史研究为例,指出缺乏欧洲文化传统整体意识的文学研究往往容易使研究成果沦为地理与时间的碎片。  相似文献   

17.
自出现以来,城市在空间层面上承担物质生产的同时,也隐藏着时间观念上的精神史的生产,这就与同样聚焦精神领域的文学产生了同论的可能。不过,城市精神与文学精神并不总是同构的发展,而是存在于多种话语的复杂交织之中。城市源于现代性的发展,但现代美学并未给予城市审美的向度。历史与审美的分裂常常是巨大的,这使得文学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1930年代以来,阶级话语逐渐成为决定城乡关系的重要维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与审美话语的失效。城市精神经历了从被命名到被改造的过程。城市起初因为"剩余"而出现,但这种"剩余"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观念上的。很大程度上,文学表达的就是这种作为观念剩余物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的崛起对文学研究的范式和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的实践性品格、政治性旨趣、开放性精神和批判性特征使文学研究抛弃了那种过于狭窄和精细的文本研究范式,越来越重视在广阔的文化语境下考察文学的构成和意义,从而使文学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更加有理性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并不矛盾,但是它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观念史研究为指向,探索以文学观念为关键词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借鉴观念史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挖掘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首先,可以进一步拓宽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其次,从意识形态层面开展整体文学史研究,从而深入展开中国文学通史研究的学术进程;第三,从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中梳理出中国文学发展的独特历史进程,可以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研究树立新的学术语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关于城市文化以及都市文学的研究则是文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都市魔方: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这本书分别从都市文学以及都市文化传播两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完整地建构对于广州城市文化研究的多面体。书中对广州都市文学如张欣、张梅、梁凤莲等重点作家的解读,对报纸副刊的考察,对广州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集以及社交网络语境下的都市镜像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调查与分析,这样的研究对于学界了解、思考、进一步深化讨论广州城市文化以及当代城市文化研究都有特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