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2年《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三号上发表的《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介绍了20世纪最初20年旧学的发展概况,与当时居于思想界、学界主流的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认知不同,从另一视角解读了近代文化转移时期中国学术发展之一面相.文章署名抗父,即樊炳清(少泉).然而,从王国维致罗振玉书信及相关史实的梳理、文章内容与行文风格,尤其是与王氏后来所作《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比较看,该文当出自王国维之手,体现了他对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自我评定,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善《文选注》征引《论语》汉魏古注8家(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何晏)。立足于《文选》与《论语》文本及相关文献,经过细致的考证,可以考定李善对这些文献的征引并非皆出于原书,除郑玄注(或其部分内容)外,其余7家注释皆来自何晏《论语集解》,故其实际引书仅为单注本郑玄《论语注》与何晏《论语集解》二种。这一考察对李善《文选注》引书来源问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从南北朝迄隋以至唐初,《论语》注疏类著作众多,但占据主流地位的只有郑、何二家,李善注对这两部著作的征引与当时的学术形势完全一致。这也可以从与李善同时或其前后学者之著作征引《论语》注释的情况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全面总结有清一代学术思想的开拓性著作,为清代学术史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影响至为深远。但关于这部广泛流传的著作本身的历史,迄今尚少有比较细致准确的研究。关于此书的成书过程与早期版本情形,既有学术文献的叙述颇不明朗。本文广泛稽考相关文献,对这部学术名著的早期历史进行梳理,深入讨论有关撰述、发表、成书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谷城写的《中国社会之现状》从革命的视角研究现代中国的现状。认为,现代中国由历史因素和世界因素交互作用而成,国际资本主义把中国拖入世界体系之中,中国必将在世界性的阶级斗争中迎来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之现状》的基本学术特色为求真与致用以及实事求是等,但也存在偏重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邓立勋 《船山学刊》1987,(2):123-125
杨东莼编著的《中国美学术史讲话》(以下简称《讲话》),1932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曾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86年,岳麓书社重印此书,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当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讲话》贯通古今,从原始社会学术思想的萌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作了简明的论述。《讲话》在方法论上体现了三个基本特点:变的观念,交融的观念,批判的观念。这在三十年代初期,是难能可贵的。《讲话》认为在春秋之前,“只有鬼神术数,此外无别的学术” (新版《中国学术史讲话》第19页,以后凡引此书,仅标页码)。  相似文献   

6.
李飞 《文史哲》2023,(2):83-94+167
晏子衣麋鹿之裘,是其节俭的一种表现,后来注家不了解当时鹿裘作为下品之裘的地位,而试图以儒家舆服等级制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其说难从。《晏子春秋》与三《礼》时代大致相当,但彼时礼制变化剧烈,三《礼》内部不能一贯,《晏子春秋》兼具史书与子书的双重性质,这些因素使得二者礼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形态。《晏子春秋》中对于礼制的记录和探讨,不仅可以印证儒家礼制,更可以补其不足,可视作先秦儒家礼学向两汉经学(尤其是齐学)礼学的过渡环节,影响到了后来儒家某些重要礼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於梅舫 《学术月刊》2020,(10):149-16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识宋学"以"识近代"的论学逻辑,对应的是"理学反动说"背后隐然预流的以"科学"返看"宋学"的主流认识。"识宋学"首在驳周敦颐"宋学"开山说,以此澄清"宋学"精神,去玄注实。其次破"道统"说,重流变,以集合内外的阳明"心学"为宋明理学的自身进化结果。在此脉络下,最终以上通于阳明《拔本塞源论》的黄宗羲晚年定论,体现"内圣外王,有体有用,举凡政治教育,道德才能,莫不一以贯之"的学术大境界,又能突破"理学"束缚,开出学术的新格局。寄托了钱穆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8.
魏逸暄 《江淮论坛》2023,(5):111-117
《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语中“道”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王家嘴楚简《孔子曰》所见异文“三年无改于父之所”以及新见语录“君子不以其所,无孝”,为我们进一步明确“道”的含义提供了新的线索。通过《孔子曰》与《论语》等传世文献的对读可知,“道”当理解为正确、合理的行事方式。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审视以往诸家之说的得失,并进一步认识孔子及儒家的孝道思想。  相似文献   

9.
俞志慧 《浙江社会科学》2007,462(6):140-146
本文通过对《为吏之道》与相关先秦文献的疏证,否定了前人关于其思想主体的法家说、儒家说和道家说,认为它杂取先秦各种思想于一体,具有集锦特色。作者认为,这一特色使得《为吏之道》具有以下的思想史意义:它体现了那一时期思想文化的融合趋势,从草根文化层面体现得如此集中明显,在此前的传世文献中尚未发现;这一特色也告诉我们:先秦诸子有着共同的思想、文化资源、相似的知识背景、话语平台和相近的问题意识;在法术家思想大行其道的秦代,《为吏之道》的思想基调与儒道思想更为接近,证明了儒道思想的生命力。考虑到这份材料只是针对基层官吏,故不能将《为吏之道》视为秦代思想世界的简单化约,专制者所奉行的还是法家思想;《为吏之道》更多技术层面上的守则,缺乏儒道创始人对于大道的关怀,这又是其思想史意义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认为《远游》非屈原之作的最坚证据之一,即韩众为秦始皇时之方士。然前贤时彦辨析韩众所指时,多未能注意到三个前提汉人所说之韩众有二等关键性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不少漏洞。对影响该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多维度的整体观照,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远游》中的韩众断非秦始皇时之方士,而必为先于屈原的得道者无疑。通过《远游》中的韩众这一被学者认为具有很强实证性的材料,无法动摇王逸提出的《远游》为屈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部之危机>是新加坡华人林文庆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发表的英文著作.该书涉及戊戌庚子年间中国的政治大事,其中的主要现点可概括为维新派辩护、谴责顽固派、驳斥"黄祸"论.本文在分析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放在当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认为此书是华人首次直接向西方世界表达中国人寻求改良和进步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2.
黄仁字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13.
《苏通之死》是鬼子少有的以知识分子为叙述主体的作品,鬼子将虚构的作家苏通与真实的苏童、陈源斌们进行对照性的设置,表达了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主体精神溃败的批判性思考。包含了鬼子自身的文学经历和体验的《苏通之死》,同时与文本之外鬼子本人的创作形成互文,为鬼子研究的创作提供了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4.
邱靖嘉 《文史哲》2020,(6):136-147+165
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三朝北盟会编》清抄本,据其题跋可知,此书经吴城、江声、朱文藻、吴玉墀、彭元瑞等诸位清代名流精校,且于乾隆五十二年覆校《四库全书》时被用为底本,弥足珍贵,然而梁太济先生撰文质疑此书并非"四库底本"。本文研究回应梁文的质疑,仔细梳理此书之校藏源流,重新论证它的四库覆校底本性质,并以《会编》为例,考察乾隆五十二年清人覆校文渊、文源、文津三阁《四库全书》的具体操办流程,希望能够对《四库全书》纂修过程的精细化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许苏民  李淼 《社会科学》2012,(9):99-107
1727年出版的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约翰·伯克哈特·门肯撰写的拉丁文本《中国哲学史》,论述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目的、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与哲学史料等内容,勾勒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该书认为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提出了中国哲学中有为求知而求知与为政治服务两种传统,其基本原理可分为"理论性的"和"实践性的"两大部分,其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和政治伦理等重要观点。作为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哲学史》,其诞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报刊研究成为不同学科的学者们追踪的领域之一,报刊史学亦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大公报》成为一大学术热点,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此前学术界对于英敛之时代(1902-1916年)的《大公报》研究却显得很不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侯杰教授一直把此一时代的《大公报》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自2000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了诸多学术成果,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他倾注几年心血研究的最新成果——《〈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从时间跨度与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是研究英敛之时代的《大公报》,填补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居于较早且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散落了许多马克思对于宗教这一内容的观点.基于目前宗教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本文拟将宗教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加以分析和确定,并将确立好的宗教经济学定义作为分析基准,来进一步发掘手稿中马克思的宗教观,以解读手稿中的宗教经济学理论.本文旨在明确宗教经济学的定义,同时给予<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一个新的解读维度,即宗教经济学解读维度.  相似文献   

18.
19.
陈希亮 《云梦学刊》2009,30(6):18-24
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公认的研究晚年胡适的必备参考书。该书现有台北联经、北京友谊和新星三个版本。各版本均有不同程度的舛误,新星版的“技术处理”问题尤多。联系是书中胡适关于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的种种论述.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十二真君传》是初唐高宗时道士胡慧超所撰的一部关于晋代道士许逊及其弟子的传记。其中的《许真君》作为一篇仙传性质的作品 ,已基本上摆脱了六朝仙传叙事模式的制约 :说教与辅道的色彩开始淡化 ,想象力、描述性和情节性大大增强 ;在素材选择与处理上也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 :作者大量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来化用其他文献中的材料 ,以集中强化自己的创作意图 ,这与后世小说通过虚构以升华主题的手法十分相似。《吴真君》篇则在素材方面完全以正史《晋书》和志怪作品集《搜神记》为渊源 ,而《吴真君》和《兰公》两篇之撰述风格与意图又共同受到《晋书》中某些篇章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