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2002,(3)
国家计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13种价格行为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  相似文献   

2.
闫磊 《职业时空》2008,4(10):195-195
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2条的规定,我国立法上将商业贿赂界定为“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随着我国对商业贿赂现象打击力度的日益加大,商业贿赂行为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日趋呈现出隐秘性、多样性等特点。常见的形式有给回扣和手续费、送礼品和礼金、以购代贿、以赌博输钱代贿的行为以及提供消费项目代贿等。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第一条为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易和管理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相似文献   

4.
问:我天天与菜篮子打交道,常常遇到有的经营者短斤少两,在秤上耍花招。请问,遇到这种情况时怎么办?读者张英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计量正确,是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营者在秤、量具上作弊,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处罚。《计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和…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比较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一、模糊标价。故意用模糊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等标价,而且往往带有强买强卖性质。常见的用两种意思标价,如“原价200元,大降价80元”,既可说是降价后卖80元,也可说是降低80元,卖120元。二、两套价格。对同种商品或服务,故意既用标价签,又用价目表。以低价招伟顾客,以高价来结算销售金额。三、虚假降价。谎称降价,而实际上并没有降价。如一种进价60元一双的皮鞋,先标出销售价28O元,后称“大甩卖”──140元一双。这种打着“清仓大削价”、“季节性优惠”、“挥泪大甩卖”等幌子的促销…  相似文献   

6.
王怡然 《现代妇女》2013,(12):235-2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元素日趋多样化,最为最重要的参与者——企业来讲,其日常的经营行为对市场经济如何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经营行为通常突出表现为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即其在促进企业发展时所采取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以及所从事的具体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因此,规范经营者的在日常经济交易活动中所实施的经营行为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如何比较有效的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以促进市场竞争秩序的良性循环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混淆行为,作为被禁止的竞争行为,不但损害被侵权的经营者利益,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反不当竞争法中,被侵权的经营者可以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维护合法权利,消费者却因为不是反不正当竞争中的"经营者"无法提起诉讼,转而只能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消费者对于混淆行为是否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不足,维权意识淡薄及市场监管的缺位,是导致混淆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当前,证券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等一些经济领域秩序混乱,一些不法分子与国家公职人员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为此,一场严厉打击经济欺诈行为、重建社会信用的行动即将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惩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行为学(ethology)和生态学(ecology)是生物科学中两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分支学科,而行为生态学(behaviouralecology)则是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行为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进化意义,即研究动物的行为功能、存活值、适合度和进化过程。以行为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利益集团可以更为微观地来探究利益集团的特征,利用行为生态学的博弈形式对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成为时代潮流,互联网中的网页恶意不兼容,软件干扰,擅自植入网络链接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越来越多。针对现状,我国新增加了互联网专条,该互联网专条有较多的瑕疵,立法带有明显的偏见,主要是基于维护经营者权益的角度而制定,而兜底条款不能够有效地调整冗杂多变的互联网竞争关系等法律问题,侵权取证困难;损失结果难衡量;赔偿制度有弊端。笔者建议厘清适用主体范围,明确其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2.
12年上半年,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等10项自律制度.如何推进食品经营者建立10项自律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降低监管风险,是监管部门应该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为,监管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整合监管资源,从“教育、规范、约谈、处罚、监督”着手,多力齐发,规制经营者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引子 当前,在我国有一种狭义的市场概念,专指商品生产者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专销同类产品(主要是消费品)的场所,称之为专业市场。这种市场有利于生产者、经销商的批发和销售,有利于顾客的选择与购买。市场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以简单的装潢,或因地段偏远租金较低及税收等政策优势,降低了经营成本,使商品的价格较低,吸引了生产者、中心经营者和众多的工薪阶层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其与驰名商标具有相同的作用,即具有区别于同类或者相似的商品的作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首要选择,可以为经营者带来巨大的财富。于是其便受到了许多不法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侵害,假冒商品越来越多,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法益。然而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在我国缺少明确法律对其进行保护,笔者综合分析了国内的立法情况以及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关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法律保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2月25日经过三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最终通过。其中令法学界津津乐道的便是将近年来频发的入室盗窃、扒窃行为正式纳入刑法规范的规定。本文根据上述法条并结合我国刑法原理和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浅谈一下笔者对“扒窃”入罪的理解,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怎样做聪明的消费者?(一)凡章有的消费者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必要的购物知识,常常在市场上上当受骗。怎样避免在购买商品时上当受骗?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1、购买商品要注意商品和包装上的标志。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必须符合法定质量标准,并在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销售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占领市场、巩固市场,除产品质量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现介绍几种促销技巧,供经营者参考.○关联促销法在商店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顾客,当他(她)买了一件东西后,常常要问跟这件东西相关联的货物有没有。比如,买一件礼品有没有包装;买一条领带有没有相配套的领带夹等。有见识的经营者考虑到顾客的这种需要,为了更好地打开产品销路,常常会主…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1995,(2)
条形码:识别商品的金钥匙如今,我们常看到在许多商品的包装上有一组粗细不同的黑线条,线条下面配有阿拉伯文字,这种图案就是条形码。条形码上共有13个数字,从左至右数起,1至3位数代表着国家和地区名,凡(1—3位数是609的商品为国产货)4至7位数是出产厂...  相似文献   

19.
旧货翻新再销售行为在我国已经渐成规模,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侵权纠纷,但是商标法却没有明确的条文对该行为加以规制,导致旧货翻新再销售行为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旧货翻新再销售行为存在各种不同的形式,对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区别对待。总的来说,旧货翻新造成来源混淆和破坏商标的功能的情况应当被认定为侵权。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03,(10)
票据按照法规制定的写明有支付一定货币金额的证件。票据的形式和内容必须有效,它是行政、司法机关和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或诉讼的首要条件。票据的内容应包括经营者和客户的真实名称、购物当日的时间、商品规格、数量、价格、经营者的公章、销售单位(商店)经手人的签字或盖章。消费者应主动向商家索要票据,如果商家提供的票据不正规或没有加盖公章,应该拒收。合格证证明某种商品质量达到设计和制造标准并经过检验达标的凭证。凡非易损件的商品都应随产品附有此证,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电脑等大件的合格证,对保证其质量和使用安全特别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