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教育组织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日益重要,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深 受其影响。研究国际教育组织与国家教育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国际教育组织来维护和扩展国家教育利益, 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是摆在每一个主权国家面前的紧迫课题。在国际教育组织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 活动范畴、活动内容与行为方式,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国家教育的规划与行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 国教育开始了和国际教育组织的交往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需要日益发展的中国在全球教育体系 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为此中国必须重新改造与丰富同国际教育组织的关系,以此来适应日益密切的全球教育 相互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构成的国际组织,作为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在现今国际关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梳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对国际组织理论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评析国际组织研究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国际机制等与国际组织研究相关的最新理论学派,还有待于后人进行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与对外开放战略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时代选择新机遇及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与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调整等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发展利益互动共赢,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对于世界经济来说,这是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利益格局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者简介:李华,杨娇娇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  冷战结束后,跨越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趋势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关系的内涵。以此为背景,作为承载主权国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形式,国际组织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和诉求,其公共外交功能和影响日益凸显。对国际组织参与度和认同度的高低是判断后发国家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程度、衡量其国际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国际组织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际组织的发展与兴盛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目前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还比较小,与我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不相称,特别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和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从中国专家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促进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国际社会,随着国际组织迅速增多,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是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行为体之一.与此同时,国际法在国际组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国际组织对国际关系中国际法方面的调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组织为其成员国提供对话与合作的场所、为国家之间的行为提供更可靠的法律依据,解决国际争端和维护国际和平.  相似文献   

7.
从"收复圣地"计划的提出,到海牙体系的建立,传统的国际间联盟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梳理国际组织的演进过程,国家间交往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日益发展是国际组织产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和欧洲著名思想家具体和平规划与设想是国际组织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理论准备。经过19世纪国际组织形成时期欧洲协调、海牙体系、国际行政联盟在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原则、会议程序等方面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现代国际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受益于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尚未完成工业化,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则已悄然发生了。与前四次低端产业从工业化国家向欠工业化国家单向、梯次转移不同,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却成了第五轮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出地,且出现了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出、高端产业向欧美发达国家回流的“双转移线路”,形成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与冲击。通过分析历次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制造业格局变迁的关系,揭示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新特征和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并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背景,结合国际发展环境与中国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系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国际投资法的转型表现在国际投资条约内容的新发展和仲裁实践的再调整.这种转型的推动力是各国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以及学者和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投资体制的批判.中国兼具资本输入国与输出国的双重身份,是国际投资法转型的代表和中坚力量.国际投资法的转型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投资法领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承认,但实质上只是对国际既有经济秩序的改良而已.中国在考虑制定新的高水平BIT范本时,应当审慎平衡投资者和国家利益,完善对二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国际组织发展迅速,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在国际法的制定活动中的地位也显著加强,对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组织造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国际组织造法的现实,对国际组织造法的未来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组织作为提供多边交流与合作平台和商议全球事务、解决国际问题、制定国际规则的重要角色,越发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高地的高校,理应更加注重推动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增强对国际组织的了解与认识,破解在信息获取、渠道开拓、平台构建和学生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当前,国内高校在生涯教育、学科资源整合、国际组织互访等方面的实践初见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组织相关制度的研究、盘活高校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系统设计全球治理人才培育的制度体系,方能够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新时代的全球治理人才,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2.
孔子学院创立9年多以来发展迅速,如今已遍布海外,汉语的国际教育初具规模。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形势下,孔子学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是推行对外文化战略的前沿阵地;它能够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它还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全面崛起和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的实施,孔子学院应承担更高层次的文化推介与研究工作;应摆脱语言文化传播的单向思路,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应配合国家的外交总体布局,致力于构筑新时期的中华文化圈;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应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师素养,加强对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的科研力度,使之成为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应借鉴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海外教学经验,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讲好当代中国故事;应将其触角从大城市拓展至乡村与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13.
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秩序化、组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其不仅是霸权国家构建和护持霸权的有效工具,也是崛起国家增强实力、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程,与中国崛起的步调高度一致,国际制度可谓中国的"崛起之翼"。但受制于当前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国际制度自身的局限性,中国参与国际制度还面临着一些挑战。进入新时代,中国应进一步处理好制度维护和制度改革、制度利用和制度供给、国内制度和国际制度、理论发展和战略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国际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理论致力于解释国家间冲突合作问题的学术任务及其"无政府国际体系-国家理性选择"概念框架,使其无法容纳国际组织进化、分化、自组织等组织特性。曾经寄生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国际组织理论需发展自己的概念框架。该理论构建需关注国际组织的本体而非成员国特征,摒弃无政府状态世界观而看到渐进有序的国际社会,将国际秩序视为核心变量并赋予其创设型秩序和自发型秩序双重内涵,并将国际组织机构设置视为对多边利益结构而非对单体国家利益诉求的回应。国际组织决策逻辑不在于国家间政治对其决策的决定性,而在于其程序规则对国家间政治的约束和塑造。  相似文献   

15.
和平共处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政治原则,它由列宁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外交交往原则。和平共处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理论作出的贡献。在国际政治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共处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大。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经过中国的外交实践和世界各国的认同,已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国际格局、中国的国际定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外交政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国际格局、中国的国际定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外交政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国际格局、中国的国际定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外交政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自奥巴马政府2009年上台以来,美国从自身实力及全球战略出发,对外交政策做了调整。奥巴马政府对武力的使用十分谨慎,主张采用外交途径,先通过谈判和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奥巴马政府重视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约以及东盟等国际组织的关系。其国际组织策略体现在试图发挥美国的重要作用,既利用国际组织又拒绝多边主义的束缚以及重视盟友的作用。针对奥巴马政府的国际组织策略和相关启示,中国应科学制定国际组织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制度和规则的创建,增加对国际组织的支持力度进而获取更多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国际经济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经济法对经济全球化已作出3方面的回应:国际商法统一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的弱化;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中彼此约束的加深。未来国际经济法的走向将受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的斗争、妥协将决定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商人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将是对未来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的3大主要力量。在国际经济法日益走向体系化、完备化的今天,更需要加强对现实中的而不是理想中的国际经济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