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部《红楼梦》始于谈新闻庞维远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卓越的艺术技巧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出了灿烂的光彩。《红楼梦》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表现是多方面的。在下经多年对这部巨著的反复阅读发现:一部《红楼梦》,始于谈新闻。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甄士隐...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研究中,对薛宝钗其人,历来争鸣不已。堪称毁誊交加,很不一致。人们对薛宝钗的种种歧见,正说明曹雪芹在文学史上的卓越贡献。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下了许多工夫,但他既没有标上一目了然的明码,也没有勾画显而易见的脸  相似文献   

3.
《五庆堂谱》不是“曹雪芹家谱”王畅在关于曹雪芹家世、祖籍的研究中,《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以下简称《五庆堂谱》)为不少学者所重视。冯其庸先生对这部曹氏宗谱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以此谱作为主要依据,写出《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确立了他的曹雪芹祖籍"辽阳...  相似文献   

4.
评论《红楼梦》人物尤三姐的悲剧,必然要涉及两种《红楼梦》(脂本与程本)、两个尤三姐(曹雪芹的原作与高鹗的改塑)的问题。文学史家刘大杰早就比较过两个尤三姐的优劣①。近几年来,《红楼梦学刊》与《红楼梦研究集刊》等刊物上,更有不少文章从各个角度发表了许多不同的意见②。本文所论,主要以脂本中的曹雪芹笔下的尤三姐作为依据③,故不再涉及程本中的改塑情况和有关版本对照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女神》中的女性崇拜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打开中国文学史,崇拜女性,把女性尊奉到至尚至神的境地,当数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郭沫若的《女神》了。中国历史上素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主流文化传统,视女性为祸水、为贱类,因此,在文学创作中能一反传统之谬见,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尊崇女性无疑当是惊世骇俗...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学史建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文学史建构刍议陈庆元近年来,各种文学史的撰写方兴未艾,其中,区域文学史似有异军突起之势。囿于笔者所见,区域性的文学史,已经问世的至少有《东北文学史》、《山西文学史》、《台湾文学史》、《上海近代文学史》和《江苏新文学史》等。而且有迹象表明,这类文学...  相似文献   

7.
一项费神而有价值的工程──读蔡义江先生新校注《红楼梦》沈松勤曹雪芹生前并没有料到,其呕心沥血、辛苦“哭成”的“百余回大书”,居然散佚了后半部,仅止于八十回而铸成了文学史上的千古憾事;也许更没有想到,在手稿被转借抄藏、好事者续补完型、不同版本间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之我见郭树荣《红楼梦》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我则认为,不仅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也出于曹雪芹之原稿,只是前八十回是增删修改后的定稿,后四十回是高鹗在曹雪芹原稿基础上加工、整理后刊行的。让我们先...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戏曲和小说的创作,对人物、典型问题的提出具有特殊的贡献。然而,就人物之刻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及“小女微才”的金陵十二钗等以降人物,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他的创作构成划时代的唯美标志,对后人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阮籍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左思、颜延之、萧统、陈子昂等人对阮籍与《咏怀诗》的开掘、接受、内化与突破上,以及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人对阮籍与《咏怀诗》认知上的拓深,可以看到阮籍及《咏怀诗》在文学史中动态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亦是生命体延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关于曹雪芹家世、祖籍的研究中,《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以下简称《五庆堂谱》)为不少学者所重视。冯其庸先生对这部曹氏宗谱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以此谱作为主要依据,写出《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确立了他的曹雪芹祖籍“辽阳说”。1990年5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影印出版这部曹氏宗谱时,冯其庸先生还以“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名义在“出版说明”中写道:“《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俗称《曹雪芹家谱》)是清同治年间重修时的正式抄本,列举了中国伟大作家曹雪芹的始祖、祖辈和父辈的世系,是一部关于曹雪芹家世的历史文献。”并说:“此谱的历史真实性与曹雪芹的血统关系不容否认,它对于研究曹雪芹家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丛考》是吴恩裕先生逝世前亲自编定的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的论文结集。这部著作编为八卷,共约三十余万字。卷一是关于曹雪芹佚著(包括《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自题画石》诗)的研宄;卷二是关于新发现的曹雪芹传记材料的考证;卷三是对上两卷资料的诂解;卷四是关于曹雪芹生平事迹的杂考,如曹雪芹在北京西郊的居处和他同敦敏兄弟的交往关系等;卷  相似文献   

13.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功能曹金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驾驭语言的圣手,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更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曹雪芹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主要是通过《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表现出来的,而且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人物对...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第一主人公贾宝玉的最终结局,直接关系到《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终极旨归,但由于曹雪芹八十回后手稿的散佚,贾宝玉的结局客观上成为红学史上的一个"悬疑"。脂砚斋在其批语中一再透露的贾宝玉后文之"悬崖撒手",却为学界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认为贾宝玉最终结局就是了悟红尘后出家,即"悬崖撒手"。不易为人知的贾宝玉"悬崖撒手"另外两层深刻内涵:其一为《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之精神境界与艺术归宿;其二为《红楼梦》创作者曹雪芹之真实人生结局,同时也是《红楼梦》中甄、贾宝玉的各自归宿。说明"悬崖撒手"对于《红楼梦》作品之贾宝玉与创作者之曹雪芹的内在精神统一,正是曹雪芹生命故事在其意识层面的艺术演绎与潜意识层面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陶谷雨 《云梦学刊》2014,(5):158-160
目前,我国主流文学史分为两个部分,即通常以《中国文学史》命名的古代文学史部分和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命名的现当代文学史部分。前者一般叙述到晚清,以小说为例,往往以所谓的四大谴责小说代表这一时期的小说发展水平,其他作品则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后者一般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展开叙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略有变化,追述到五四以前,  相似文献   

16.
筚路蓝缕功不可没──评钟优民主编的《文学史方法论》孟蕊文学史方法论作为文学史家特有的认识工具,能够促进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多样化,从而规范文学史学科的发展方向并全面提高该学科的科学品位。钟优民等同志编著的《文学史方法论》是一部系统研...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作为人类心灵活动的语言表达历史,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长,从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这部国人自著的文学史算起,至今仅近百年。而以文学史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学研究更显得相对滞后,百年间仅有一些零……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是一个反映着曹雪芹本体观的超然的世界。在本体的理解上,曹雪芹是佛家的观点。这个本体世界的木质是空。这又是一个反映着曹雪芹主体观和价值观的具有终极绝对意味的世界。曹雪芹的主体价值论体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在个人出路问题上,他历史地找到道家,办法是逍遥。  相似文献   

19.
不寻常的模式建构——黄万机《贵州汉文学发展史》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建春 (浙江省台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浙江 台州 317000)贵州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员黄万机先生新著《贵州汉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贵文史》,为繁花似锦的古代文学园地中增添了一朵奇葩。近期通读《贵文史》,觉得这部50万字的宏构,颇有不同寻常的特色。这里着重论述其建构模式。王钟陵教授认为,文学史编撰要改旧的“复述”式为新的“叙述”式,其关键是史的研究——理论的创造。笔者以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学史本体的定位,文学史表达的创新和文学史规律的探索,是首要的着手处。《贵文史》认为:“这里的汉文学,是指以汉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人物命名的研究,探讨曹雪芹的人物命名艺术。观点有三:一暗含了中国民俗,二暗示了贾府命运,三暗喻了作者的身世,从中可以窥见曹雪芹为《红楼梦》人物命名的高超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