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多种因素、多种关系、多种现象、多种领域构成的,错综复杂的有机整体。在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中,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区分基本关系和非基本关系,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主要领域和次要领域,这是有决定意义的。列宁指出,分不清“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是社会学中的主观主义的根源,而马克思的唯物历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场哲学论争时起时伏,聚讼纷纭,这就是经济决定论与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之争。这本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的争鸣,可是,理论上的艰难和实践上的敏感使我们离这场争论的结论还十分遥远。但不论怎么说,现在总算到了客观而冷静地评论这两种理论观点的时候了。 在我们看来,不论是经济决定论还是人道主义历史观,它们都含有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成分,然而由于持其论者都各执一端,就难免有片面之嫌。 让我们先来看看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经济决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唯物主义主体框架上的一个重大缺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苏联在30年代形成的。这个体系的主体框架是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总结性表述为依据的。在这个表述中,马克思依次叙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  相似文献   

4.
一门学科的建立,有一个从初创、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在早期它会显得庞杂一些。但是,随着实践的向前发展,学科将精确地确定自己的对象及内容,而剔去那些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就这一点说,今天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不是象早期哲学一样显得包罗万象、过于庞杂了呢?我们认为客观上就是如此。作为这门科学的基本原理与观点是由马克思开始著写第一篇章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在马、恩那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阐明,对于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大量论述,比较分散地体现在他们的著作里。以后,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学术界系统地搜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理论,更是方法论,但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本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一个由研究评价方法、科学预测方法、社会改造方法和理论建构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并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其中研究评价方法是基础,科学预测方法是核心,社会改造方法是关键,理论建构方法则是体系建设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揭示对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进一步认识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讨论几成热潮。本文拟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方法论原则作些探讨。一我国哲学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以传统的教科书为代表,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水浒》歪曲历史,诬蔑农民革命,宣扬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受招安的投降主义路线,是一部历史唯心主义的反面教材。可是,有人却说这部书“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是“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史诗”,把书中宣扬的投降主义这一中心思想,说成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而群众路线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我国的具体贯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础。执政党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切实加强党用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乌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不能不借助于“分工”这个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这个范畴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乃至于决定性的作用。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可惜是,在我们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这个范畴却被遗漏了。我认为,分工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不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各种经济哲学体系,均有自己的逻辑起点或“假定”。从这个逻辑起点或“假定”出发,按照逻辑规则顺序,可以建构出一个自圆其说的形式体系。起点的选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着选择者对有关问题的根本看法和立场,同时也从根本上表现着该体系与其它体系的区别。可以说,一个理论体系的品位和质量,首先是由其逻辑起点或“假定”选择的品位和质量决定的:错误的理论体系,往往起因于它的逻辑起点选择有错或不准确;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首要要求,是其逻辑起点选择必须正确无误。一、不能把《资本论》逻辑起点搬用于邓小…  相似文献   

12.
<正> 要揭示思维的奥秘,研究思维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必要寻找思维的起点。思维的起点不是概念,因为概念本身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起点也不是表象,因为表象的获得需要主体有记忆能力,可在具备这种能力以前就已经有思维活动。 思维的起点应当是感觉。一方面,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它作为外部事物直接刺激的结果,可以通过对相应刺激物的操作在头脑中根据主体的  相似文献   

13.
一场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的社会革命正在全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兴起,这场革命不仅冲击着各国僵化的经济模式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模式,而且冲击着各国长期以来的僵化的哲学模式,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 从三十年代末开始,我们就一直延用这个“经典”的教科书体系,作为对人们进行世界观教育的主要教材,甚至也作为评判一切思想和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其间虽经某种修改,但是从主要内容和总体结构讲,则基本上是五十年一贯制,其模式就是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中那有名的四章二节理论。五十年来,尽管中国和世界的社会实践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党的实际指导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作为反映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外在形式的教科书体系却没有一个相应的变化,维持着原有的模式,这就存在着一个形式落后于内容,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不仅捣毁了唯心主义的最后一个避难所——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使唯物主义得到了彻底贯彻,从而为哲学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从此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社会历史现象的哲学思维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列汉诺夫才宣称“唯物史观首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列宁也说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出‘唯一科学的’(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话)说明历史的方法”。但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长期以来人们虽然常常讲到,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却不多,以致对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究竟包含一些什么内容等,人们理解得并不深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试图就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特征及其体系作一初步探讨,以求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15.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一些不同意见,原因之一是在于对建立这个体系的方法有不同的见解。应该用什么方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呢? 我认为只能根据早已由马克思确定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由最简单、最一般的规定开始,从而一步步地上升到较复杂、较具体的规定,最后将复杂的具体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理论哲学,应用哲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种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究竟应该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呢?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属于理论哲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属于应用哲学。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理论哲学,也不应是应用哲学,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介牲学科。 我们认为,理论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知识领域的系统概括和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25页)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7.
<正> 任何一门科学体系都有自己严密的结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则缺乏应有的严密性,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范畴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过去那种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学风所影响的。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许多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特别是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联系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有建立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是一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科。本文仅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的、然而比较成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和解决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即物质生产的原理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上量的规定,即劳动生产率,同时,"正是它的哲学社会意义上的质的规定在资本主义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表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地位"。这就是说,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量的分析,而哲学社会意义上的生产力只是对经济学意义上生产力的质的规定。利益范畴则包含了生产力的经济学含义和社会历史观的含义。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生产力是实现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存在,即“人们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马恩全集》第3卷,第28~29页)它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是对社会生活现象最高度的概括。它应当包括: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精神生活。 社会存在首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组成。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指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