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老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古籍如《礼记·曾子问》、《庄子·天下》、《韩非子·内储说下》都只称老聃或老耽,不称李耳。则老聃当是以老为氏,其名为聃。《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为周守藏史。与孔子同时而年辈稍长,故史称孔子问礼于老聃。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  相似文献   

2.
“道”,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哲学范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传,但说法不一。看来,老子即是老聃,略先于孔子,春秋末期人,是没问题的。《老子》成书较晚,带有战国时代的色彩,也包含老聃的思想。其中的“道”含义较多,本文试就本体上谈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老子,相传是春秋末期的老聃,其姓名和生卒年已难详考.较早记载关于老子事迹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但《史记》的记载过于简单,甚至模糊不清.西汉时期,“黄老之学”曾经盛行,有关老子的种种神话传说,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人们对老子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象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崇尚道家,其对老子的认识,便接近韩非;象汉武帝,在信方士、学神仙的时候,也讲老子,而他心目中的老子,却是那些燕齐海上“惯于阿谀苟合之徒”所塑造出来的形象.这当然与司马迁的认识不一致.但是司马迁客观地罗列了这些传说,他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一共举出了三个老子:一个是和孔丘同时的老聃,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  相似文献   

4.
老子之谜     
老子是谁?《老子》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他的名字叫什么?他是哪里人氏?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关于老子是谁,本文列举了汪中、梁启超、罗根泽等人关于老聃不是老子的观点及其论据,并给予分析反驳,指出老子就是《史记》所肯定的老聃,亦即为秦汉儒家所承认的孔丘曾向其问礼的老聃。关于《老子》书的成书时间以及作者问题,本文列举了《老子》书成于战围中期说、荀子、韩非之间说以及秦汉说各种观点,同样予以反驳,指出《老子》中一些观点曾被《论语》、《庄子》、颜斶所引用,肯定早于孔子,本文认为老聃是宋国老氏之后,相在涡河之北,当属宋,他是宋国相人,与学术界通行观点不同。本文认为老聃生于庚寅年,小名老虎,宋陈一带称老虎为狸儿,听起来即成“李耳”。  相似文献   

5.
破译千古之谜──以民族学诠释老子的姓氏、身世与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姓氏自西汉初年以来就充满争论,迄今两千年还没有结论。本文引征先秦典籍,对老子姓氏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均认为老子就是老聃,直至战国时期都是肯定的。对老子的姓氏产生歧异,是自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开始的,从而造成了两千年的疑案。近现代以来,旧话重提,不少学者又展开了争论,这次争论虽深入牵扯到历史学、音韵学的范畴,但仍无结果。本文从民俗学、民族学的角度,探索了老子为何又称老聃、李耳。对其姓氏的变化作了说明。特别对其“莫之其所终”的归宿,也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老子春秋末期人,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记载过的。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若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周守藏之史也。”其实,司马迁在这里给老子明确地作了一个小传,肯定了老子本人就是“姓李,名耳,谥曰”的老子。后人有关老子是老莱子或太子儋之说,亦源于司氏,这只是后人对其疑笔误解。由于这种误解引起的争论达200年之久。关于老子的争论直接涉及到《老子》成书时间问题。关于《老子》成书的时间大致有五种观点:一如果承认了老子是春秋末期人,那么《老子》书的写作年代也就不言自明了。二《老子》书…  相似文献   

7.
尽管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老聃就是老子,有人认为与李耳是同一个人,也有人认为不是,但事实上却存在颇多疑问.其实,如果对司马迁的记载和各种古代文献中的引述详加辨析,我们便可以发现,老子并不是老聃,而是老阳,很可能只是因为字形相混而传讹.  相似文献   

8.
老子并非姓李名耳,《老子》其书的作者为春秋末期的老聃,老莱子、太史儋与《老子》一书并无干系。郭沂提出的楚简《老子》的作者是老聃,今本《老子》的作者是太史儋的观点是难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子家司马迁与史家司马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 ,[14 ] (《荀子·正名》) 意谓只相信自己的感官所能感觉得到的事物。我们在对《史记》抱持遗憾的同时 ,另一方面却又不能不对司马迁恪守史家原则的做法给予理解。司马迁的这一做法 ,也体现在他对于先秦诸子所作的列传中 ,从而使得这部分列传同时兼有了子家与史家的两重身份。以老庄列传为例 ,司马迁总括老子的学说大旨 ,是“修道德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又说“李耳无为自化 ,清静自正”。[13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关于老子的思想旨趣 ,学界纷纭由来已久 ,但是司马迁的这两句概括则为千古不易之论。如果从史家的一面看待司马…  相似文献   

10.
《史记·老子传》中,孔、老对话内容的来源和真实涵义一直未受置疑,但考诸史实,实为司马迁“笔补造化,代为传神”之笔。在《老子传》和《孔子世家》中,司马迁结合自己深切的人生经验,借老子之口,隐秘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和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一个个人化的批评:这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如何摆脱某种既成价值观的束缚,在一个充满暴力、危险和陷阱的世界上,如何享有一个安全和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最早记述老子的生地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两千年来,老子生地今河南省鹿邑县已为历代学者所共识。近年来,却有人又提出“老子生地涡阳”的说法。笔者翻阅史料,实地考察,特作此文,对老子的生地鹿邑进行考证,并与“涡阳说”辨论。  相似文献   

12.
《史记》所体现的司马迁生死观具有两方面内涵,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作为司马迁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该生死观的形成与司马迁特定的人生经历、命运遭际和史家雄心有密切的联系。《史记》在编辑和描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生动而形象地体现出司马迁生死观的厚重和深沉,同时也凸现了这一生死观的伟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从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来,东汉初年的班彪班固父子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所作的评论,不但出现时代较早,也较为引人注目。后来对司马迁及其《史记》进行研究和评论的人,几乎没有不受到他们的说法的影响。然而他们的评价,真是历百世而不易的吗?其中  相似文献   

14.
关于《老子》哲学,近年来我国哲学史界多侧重于探究它的本体论,即作为《老子》哲学最高范畴的“道”,是精神性的本体,还是物质性的实体的问题。至于它的认识方法论问题,则由于持论较为一致——多认为它是辩证法的,甚且有指它为先秦辩证法杰作的——而未予以充分注意。而这个问题,对于判断《老子》哲学的基本属性却是至关重要的。管见认为,《老子》哲学是道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限于题旨,本文对它的唯心主义性质不作辨论。 一、《老子》的形而上学观 《老子》成书,约在战国中期,它基本上保留了老聃的思想,这是学术界颇具倾向性的意见。《老子》甲、乙两种帛书本的出土,亦可维持此说。 《老子》的主旨有二:其一是宣扬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那些被“降在皂隶”的奴隶主贵族的全生葆真之术,其二是对“人君南面之术”作经验总结。这是长期作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老聃力所能及的。此外,《老子》中也掺杂了若于军事方略方面的论述,与战国兵书大同小异,但与老氏的恬淡无为哲学却存在明显的矛盾。而对治军的经验进行总结,却是老聃力不能企的。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尚无确据。《老子》最后成书,取材很广,前人之说已备。故书中有关军事辩证法的论述,抑或承袭他书而未及消化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15.
(一)《老子》思想的社会背景 老子及《老子》一书,在两汉以后,存在着长期的争论。有人认为《老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既非老聃所作,也不能代表他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老子》一书可能不是老聃自己的著作,但却是老子学派的人根据老子的基本思想,在战国时整理成书的,并认为就整个而言,它是反映春秋时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哲学思想的,是研究老子思想的可靠的文献资料;但是又因为它可能是战国时期成书的,因此也不排除它夹杂着战国时期的思想成份。我倾向后一种意见。综合持这种意见的人们的主要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一些学者,将老子老聃混同于太史儋,荆门郭店楚墓 竹简《老子》出土后,又有某些学者宣扬“老子太史儋同一人”论。本文详尽考证了太史儋 其人其事及其思想特征,证实他是活动于战国中期的具有历史循环论思想的东周王朝一个史 官,与主要活动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老聃绝非一人,确论他们是不同时 代、不同学术和思想特征、不同姓氏祖先、不同名字并不同身世事迹的两个人。  相似文献   

17.
《史记》研究与司马迁研究为本次会议之重点。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史记》篇章研究与《史记》全书的关系,《史记》“世家”新解,20世纪《史记》研究史为大会所注目。  相似文献   

18.
汉桓帝遣使至苦县祠老子一事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这几乎是学术界众口一词的说法.现代学者中,只有马叙伦先生对今本<史记>中这段文字提出了质疑.马叙伦先生从<史记>体例、老姓来源以及汉唐史籍中关于老子籍贯的不同说法等方面考证,认为今本<史记@老子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不是司马迁原文,而是后人增改的.  相似文献   

19.
一《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字子长,《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均无“字”,此始见扬雄《法言·寡见篇》及《君子篇》。今陕西韩城人,《自序》云:“迁生龙门。”《汉书·迁传·颜注》:“龙门山,其东则在今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与《春秋》以及《春秋》学之间的关系是《史记》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春秋》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文化范本,两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司马迁与《春秋》学的关系;其二,《史记》与“春秋三传”的关系;其三,孔子获麟一事对司马迁撰写《史记》有启示作用;其四,司马迁与“春秋笔法”的关系。上述四个方面拧结在一起,遂构成了司马迁与《春秋》以及《春秋》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