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在新时期建设精神文明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对宗教和封建迷信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宗教是信仰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它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恩格斯和列宁一再说过,信教不信教,这是每个人的“私事”,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他可以信教,他也可以不信教。当然,马克思主义者是最彻底的无神论者,是坚决反对一切宗教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者反对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消灭宗教,而应采取教育说服的办法,讲道理  相似文献   

2.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应有的民主权利之一。它包括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两个方面。所以,以任何借口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公民信教或不信教,剥夺公民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党组织遇到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对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少数民族地区党员信教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迷信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长期、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在宗教影响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据调查,在一些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乡、村,参加宗教活动党员的比例,一般占20%左右,有的占30%,个别地方占50%以上。他们中有的人还担  相似文献   

4.
宗教观念,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观念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产物。不过,宗教对于人们的周围世界及社会生活作了错误的虚幻的见解。有人提出,宗教既然如此,力什么直到现在还广泛存在并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些科学家也沉缅于宗教观念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为什么还要继续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人说这是“给现代人安上猴子尾巴,因而出现宗教热”)如何认识上述问题,什么是共产党人对宗教问题的态度,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 这里,首先说明的是,有神论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消失,是指这种观念、信仰在人类最终的消失,而不是讲宗教的消失,也不是指某个人宗教观念与信仰的消失。二者有其共同的方面,也有其不同的方面:有神论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维红 《晋阳学刊》2007,1(5):38-41
有的学者认为一讲"信仰"就避不开宗教问题,有引导崇拜和迷信之嫌,因此,为了避免人们可能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体系产生误解,他们建议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领域中不再使用"信仰"一词而只讲"理想信念"。而且,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就反对把共产主义当成一种"信仰"。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存在偏差,替换概念的做法也有降低马克思主义地位、放弃信仰地盘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不但不能回避,反而要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按照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精神特质的概括,现代就是"理性祛除巫魅"。祛魅作为现代处置神性信仰与公共秩序二元化方略的准确反映,长期以来被人们解读为一种反对宗教介入公共生活的现代姿态。其实,这种偏狭的"现代"忽略了信仰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并因此无法完整理解现代生活公私两个世界的互动关系。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宗教的复兴运动促使人们在祛魅之外看到由复魅象征着的人类另一种生活模式。由此人们可以认识到宗教之于人心秩序、理性之于社会秩序的高度相关性。宗教的价值就此再获肯定。而掌握世俗权力的人们,也就不再具有以无神论的方式处置有神论问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宗教和人权的冲突提出了宗教人权的基础问题.人和人性是宗教和人权的终极根据,这就预制了宗教和人权内在联系的实证根据、理论基础和主体根据.由于人权是人的普遍性道德权利,是人之为人的价值确证,所以人权也是宗教的价值基础或伦理命令,这种与宗教密切相关的人权就是宗教人权.人权神圣不可践踏,它高于一切信仰、宗教和组织,或者说,人权才是最高的普遍信仰,任何个人和组织包括国家和宗教组织都应当奉若神明,而绝对无任何权利侵犯之.  相似文献   

8.
一、民族地区宗教工作的地位 1、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就确定了做好宗教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宗教在一部分人中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既然有宗教影响存在,就必然有宗教问题。它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才能解决好。当前所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处理好许多重大问题,其中就包括宗教问题。在民族地区,信教群众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较为集中。在历史上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是全民族信奉某种宗教的,现在虽然有不少人不信教了,但信教的还是占绝大多数,他们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在这些地区,宗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做宗教工作实际上就是做群众工作。尤其是在新疆这样的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占有的比例相当大,做群众工作实质上有一大半是做信教群众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与民间信仰有关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认为价值中立的“民间信仰”与贬义色彩浓厚的“封建迷信”这两个词不能划等号,民间信仰中虽也存在着“一般的迷信”,但属于次要部分;民间信仰是一种信仰形态,从严格意义上看,民间信仰不属于宗教,但就广义而言,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宗教现象,出于研究工作的现实需要,不妨把民间信仰解释为“准宗教”.  相似文献   

10.
<正> “上帝不是在掷骰子”,这是爱因斯坦常用的一句口头禅。对此很多人感到诧异,象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难道也信奉上帝吗?这个问题也曾引起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信仰的“上帝”决非宗教徒所信仰的拟人化的上帝。诚然,这种理解是对的,但仅仅指出这一差别是不够的,因为它只回答了爱因斯坦“不信仰什么”,而没有进一步说明他“信仰什么”。爱因斯坦是一个有着深沉宇宙宗教感情的人,而且在科学史上,与爱因斯坦有着同样宗教感情的科学家也不乏其人,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如何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我们了解科学家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